提醒:這7種學生永遠拿不到高分!高三學生家長更要看看

2019-09-18     升學無憂

2020年高考的拉鋸戰早已打響,這是一段艱辛且充滿意義的路途,上次收到幾位高三應屆生家長的私信講道:我家的孩子每天刻苦學習,熬夜、刷題,一樣沒落下,但是一考試,成績反倒沒有提升,反而有下降的趨勢。這是什麼原因呢?

今天的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講一講當代高三應屆生所存在了哪些問題,如果你的孩子也在其中,請告訴他如何改正。

1、不會閱讀的同學

常言說,「得語文者得天下」。閱讀在語文學習中舉足輕重,直接影響孩子閱讀及寫作能力。舉個例子:同樣是描寫一個人的站姿不優雅,大多數同學都會平淡地湊字數:「她的站姿很不優雅」「她的站姿很不好看」……

而那些讀過魯迅《故鄉》的同學,就知道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她站在那裡,雙手叉腰,像個細腳伶仃的圓規!」

對策:小說、名人傳記、詩歌……閱讀內容選擇你感興趣的即可。掌握最基本的閱讀方法,學會瀏覽、略讀、精讀等讀書方法。利用多種渠道擴展自己的閱讀量。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言文字,學會摘記和寫讀書心得。

2、字跡潦草的同學

現在越來越多的考試在普及「電子閱卷」,高考、中考都是這樣。而「電子閱卷」對書寫的要求則更加嚴格。如果寫字不規範、下筆力道也沒練好,那他的答題卡通過掃描儀掃進電腦時,幾乎就是一團模糊。

閱卷老師連看都看不清,咋給你分?

對策:所以,從現在起每天抽出15-30分鐘好好練字吧,一手漂亮、規範的書寫不僅僅能讓卷面整潔,還能一定能程度上加快書寫速度,讓你在各種考試中這樣書寫量極大的考試中取得相當大的優勢。

3、不會規劃學習的同學

在學習上花的時間越多,成績就越好嗎?不一定!

有些同學雖然看起來很努力,課間不出去玩,周末也窩在家裡寫作業,但他大部分時間並沒有集中精力,只是在漫無目的、心浮氣躁地「磨洋工」。

有的同學從來不熬夜,該玩的時間也在瘋玩,但他們在學習的時候,能提前做個計劃,知道總共有哪些任務,安排好先做什麼後做什麼。

決定成績的並不是你在學習上花了多長時間,而是這些時間是否「有效」,是否都能集中注意力。

對策:自己製作學習計劃並堅決完成。

先仔細想想,這段時間最想在哪方面有收穫?是單詞量的突飛猛進,還是語文素材的積累,還是數學基礎的鞏固?選一個你最想要的目標,然後進行分解。

給自己些小獎勵。當天的計劃若能執行,不妨在下周的計劃表里給自己安排看一場電影。

4、粗心、眼高手低的同學

「我竟然忘了寫單位....,粗心了粗心了……」他真是粗心嗎?

不,他就是這個知識點沒掌握好,基礎不紮實而已。所謂的「粗心」「馬虎」,更像是自我安慰的藉口。細心、沉穩、腳踏實地,是一個好學生必備的心理素質。

對策:多讀幾遍題目,尤其是幾何題,綜合題。看清題目的已經條件,轉化成自己理解的方式,同時將已知條件標註到圖上,一步一步來。

認真仔細,重視做題的步驟,重視過程,不要只關注答案,掌握方法,提高解題正確率,吸取教訓,防止一錯再錯。

5、不會管理自己情緒的同學

情緒波動是學生當中一個極為普遍的問題。他們對自己的情緒比較難以做到收放自如的平衡和控制。所以,一旦在學習上遭遇挫折,或者某一階段心情低潮,學習成績也就因此起伏不定。

這類學生興趣和情緒容易變換,考了高分後,驕傲自滿;考了低分後,焦慮不安、自卑、迷茫自怨自艾,沉浸在學習失敗中不能自拔。

對策:考試時出現緊張心理要迅速進行調節,快速進入正常應考狀態,可採用以下兩種方法調節焦慮情緒:

自我暗示法。用平時自己考試中曾有優異成績來不斷暗示自己:我是考生中的佼佼者;我一定能考得理想的成績;我雖然有困難的題目,但別人不會做的題目也很多。

決戰決勝法。視考場為考試的大敵,用過去因怯場而失敗的教訓鞭策自己決戰決勝。

平常的話,學會釋放壓力(去操場跑圈就是個很不錯的辦法),穩定情緒,積極面對學習困境把握節奏,告別學習疲勞。

6、拖延的同學

成績差的孩子,99%都是拖延症!能拖到明天做的事,絕對不會今天做;假期里能先玩的,絕對不會先寫作業。他們的常態是:作業總要拖到最後一刻才開始。寫會作業,喝口水,再休息一會……

拖延症的壞處在於,一旦養成了這種習慣,不但學習上拖拖拉拉,生活上也會變得磨磨蹭蹭。

對策:體會一下高效的習慣。你會玩得更開心,學得更開心。

從半個小時開始練習,在這段時間內,只專心做一件事情,譬如做一篇數學卷子,或者看一本書。

把所有可能造成誘惑的東西收起來,或者乾脆換個環境。舒適的家不是最適合學習的場所。

7、不注重總結的同學

很多同學在複習階段不重視錯題,做錯的題目連答案都不該,或者僅僅把標準答案寫在旁邊,不去總結錯誤的原因、總結正確的方法,導致考試中一錯再錯,成績難以提高。

對策:容易出錯的地方,就是學習的難點所在。發現規律,抓住重點,才能能有針對性地複習補救。所以,一定要整理一個「錯題集」,每次作業、測試和考試之後,將其中錯的題目都記錄下來,這些很可能就是同學的知識漏洞。

寫在最後 :

說一千道一萬,都不如你能真正地把話聽進去,親自去實踐。

父母不會教你所有,他們也不會一輩子都陪伴在你身邊,老師每天要盯著幾十個甚至是上百個學生,不會把所有的甚至是更多的精力都花費在你身上。

你的人生,最終還是要靠自己,靠自己領悟,靠自己努力,靠自己堅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dnoTG0BJleJMoPMprX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