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建築的傑作,瀋陽神秘的東陵,了解清文化的好去處

2020-09-07     旅遊之後

原標題:中國古代建築的傑作,瀋陽神秘的東陵,了解清文化的好去處

在影視作品中,很多人都看過《東陵大盜》,東陵又叫清福陵,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及孝慈高皇后葉赫那拉氏的陵墓,裡面有城堡式的方城,高聳的隆恩門樓,以及充滿神秘色彩的地宮等,堪稱中國古代建築中的精美傑作,其中因山勢而在神道上修建的一百零八級台階,是福陵建築群中的點睛之作,喜歡清文化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原創聲明:本文由旅遊之後編輯小旅原創,感謝分享,文章未經允許嚴禁轉載抄襲,發現必究!
親愛的愛旅遊的小夥伴,很高興今天給大家分享新一期的旅行趣聞,雖然你們不能跟小旅一起體驗旅行過程中激動和快樂,但是小旅會用最真實、最真情的感受,寫出更好的文章,讓你們一起來感受其中的樂趣;
在合適的時間,到合適的地方去旅行,你會收穫很多;人生太短,等不及茶涼,若是常駐,小旅願陪你走完這一場!

東陵在瀋陽渾南區東陵路210號,周圍環繞著多達一千多株的古松,烘托著這裡肅穆莊嚴的氛圍,東陵背椅天柱山,有高度,因此修建了108凳台階,代表天干地支的寓意,是清福陵的重要標誌。清東陵是中國現存規模最為宏大,體系最為完整,布局最為得體的帝王陵墓建築群;每逢清明,公園還會舉辦大型的皇家祭祀表演。

瀋陽素有一朝發源地、兩代帝王陵之稱,到了景區以後買門票然後開始爬山,這也是和其他陵墓不同的一點。真的是一座山上建造的陵墓,就是說你要一點點爬山。福陵在瀋陽的東側,一般來瀋陽去北陵的人更多,東陵相對遠一點。福陵比我想像中要更漂亮,還有那個一百單八階梯也是讓我眼前一亮的設計。

一處融滿漢民族特色於一體的皇陵建築群,是古城瀋陽的一顆璀璨明珠,更是中外遊客欣賞世界遺產精粹文化,領略歷史建築古風神韻,回歸自然,曠怡心境,福中添福,樂在其中的好去處。如果你去的比較早得話,人超少,一路上有稀奇的綠樹環繞,還有迷人的建築,所以並不無聊;裡面方城的特色是四角有角樓,方城和寶城的城牆都可以上去。

東陵公園因為東陵而出名,當你一走進東陵公園,你就像好像被四周的樹木引領入另一個世界,猶如穿越一般,是極好的天然氧吧!行走在主道上,四周林立地樹木,都能使你自然的有無限遐想,這樣一座宏偉的陵園,埋葬了一位開國皇帝,我就對其中充滿了期盼,你有這種感覺嗎?

走上108凳台階並不是很累,然後到頂端正中便是康熙於一六八八年增建的碑亭,裡面陳列著一塊大約有兩層樓高的石碑,共分三層,第一層是碑頭,刻畫著6條蛟龍盤繞,第二層是一塊高達7米的石碑,上面篆刻著清代子嗣對努爾哈赤快過建業的頌詞,第三層是龍九子中的贔屓,力大無比,所以用它來托著石碑,據說這塊石碑是從北京經過十年運來的,而且搬運過程中只能在冬天滑冰。

碑亭後是城堡式的方城。城前是三層重檐歇山式門樓,稱之為隆固門,四角設角樓。隆恩殿後面是大明樓,樓後是月牙城和寶頂,寶頂之下就是埋葬棺槨的地宮。福陵的整個建築巍峨莊嚴。紅牆黃瓦、飛檐斗拱與陵園內的華表、石牌坊、石獸群等交易相輝映,不僅增添了陵園的莊重氣氛,充分體現了古代建築藝術和勞動人民高超的智慧和技巧。

坦白地說,比起那遊客如織的地方,我更喜歡東陵這樣的古蹟。人不多,群山翠林很漂亮,建築也很有特點,皇家陵園,一派肅穆莊嚴。前臨渾河,後倚天柱山,背山面水好風水,城堡式方城和108天階有特色,盛京三陵中自然風光最美,最肅靜的一座皇陵;不過,愛新覺羅家在還沒進關的時候是很樸素的,為什麼一進了城就也像前面的王朝一樣了呢?

我是因為特別喜歡前清的歷史,喜歡烏拉那拉阿巴亥和努爾哈赤,所以去的清福陵,福陵在瀋陽城的東邊,故也稱東陵,公交旅遊1線過來。一路上都很乾凈,有好多松鼠,蠻肅穆的,整個福陵有些破敗的感覺,但是能夠感受到歷史的滄桑和痕跡。之前看了關於清福陵的幾大迷案也一一得到驗證:神聖功德碑的背面成一女子的水印造型,月牙影壁後面有11多花對應了11個皇帝,且不同年齡的故去等等。

其實也有一部分人是來看阿巴亥的,怪只怪皇太極了,為奪皇位殺了庶母,也怪順治,坐享其成還撤了多爾袞的廟享,與此同時連累了曾經的大妃;其實一直相信這段相差32歲的老夫少妻的故事,畢竟離婚之後一年還復婚在清帝中應該絕無僅有的。據說當時努爾哈赤去世的時候只準備了一份棺槨,後來大妃也被逼殉葬了,應該是被皇太極等人用弓弦勒死的。

今天小旅就給大家先分享到這裡,如果還有其他不一樣的看法請大家在評論區說出來,我會很認真的回覆你們,再次感謝那些喜歡小旅文章的小夥伴,小旅會繼續努力給大家分享更優質的旅行作品,下一期將帶大家走進更神奇的地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dHXaXQBURTf-Dn5z9w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