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模擬晶片國產替代窗口期,晶華微加速探索新領域

2022-07-29     梧桐樹下V

原標題:把握模擬晶片國產替代窗口期,晶華微加速探索新領域

數字時代,沒有一款電子設備不需要模擬晶片。相較於數字晶片,模擬晶片是實現虛擬與現實之間的橋樑,比如模數轉換晶片ADC就可以將溫度、壓力、聲音、指紋、生物阻抗或者圖像等真實的信號轉化為更容易處理的數位訊號。在全球缺芯潮持續蔓延的當下,模擬晶片作為當今諸多設備中的關鍵組件,已經成為短缺的重點。

不過在我國對集成電路產業持續的支持下,優秀的模擬晶片設計企業不斷湧現,並相繼登上資本舞台。7月29日,杭州晶華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88130 簡稱:晶華微)成功上市,科創板再度迎來一隻模擬晶片設計優質股。公司擁有紮實的技術基礎,在基本被海外企業壟斷的工控儀表晶片領域取得了技術突破,並且業務不斷滲透醫療健康、智能家居等多個領域。

十數年堅持技術創新,突破海外企業壟斷迅速崛起

自2005年成立起,晶華微就確定了自主研發高性能、長生命周期的模擬技術和產品的路線。也正是因此,公司一開始將目光投向了技術門檻高且長期被國外巨頭亞德諾(ADI)、德州儀器(TI)等壟斷的工控儀表晶片領域。

2008年,公司在國內率先推出自主研發的工控HART數據機晶片,2013年又推出了國內首款自主研發的工控16位4~20mA電流環DAC晶片。這兩款晶片不僅在整體性能指標上達到了國際巨頭同類產品的先進水平,還可兼容替代亞德諾(ADI)等國際龍頭相關係列晶片產品,成功突破國外企業的壟斷,進入到優利德、勝利儀器、華盛昌等業內知名工控終端品牌廠商的供應體系。

以此為基礎,晶華微進一步在高精度ADC的數模混合SoC技術方面深耕創新,逐步進入智能健康衡器SoC晶片及智慧健康衡器及紅外測溫SoC晶片領域,並研發出了多款國內技術領先的晶片產品,其中就包括高性能、高精準度的紅外測溫SoC晶片。該產品依靠單顆晶片即可完成溫度信號測量、模/數轉換、數據處理、通訊傳輸以及LCD/LED顯示等功能,且可以將人體紅外測溫儀的測量誤差縮小至±0.1度。

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紅外測溫槍等防疫物資需求激增,晶華微合作廠商接到上海市、廣州市、深圳市等多個省市政府海量的疫情防控專項採購訂單,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全力配合廠商需求,全員加班加點生產,在最短時間內將晶片產能提高了數十倍,以滿足疫情防控的生產需要,公司該項產品也因此被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評為「優秀支援抗疫產品」。

得益於技術創新,晶華微業務多點開花。截至目前,公司產品已進入醫療健康、工業控制及智能感知等領域,產品被廣泛應用於紅外測溫槍、體脂秤、健康秤、血壓計、血氧計、數字萬用表、壓力變送器、溫度變送器、流量計等多種產品。

2021年晶華微晶片產品總銷量突破1.5億顆,其中醫療健康SoC晶片產品銷售量超過1.3億顆,實現收入12,006.30萬元,占營業收入的69.29%,已成為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同時,工業控制及儀表晶片也表現突出,2019年至2021年公司分別銷售工業控制及儀表晶片819.49萬顆、1,119.72萬顆和2,185.49萬顆,平均銷售單價分別為1.9089元/顆、2.0874元/顆和2.2955元/顆,呈現出價量齊升的市場行情。

而研發技術不斷產業化落地為晶華微帶來了可觀的業績增長。2019年至2021年,晶華微營業收入分別為5,982.96萬元、19,740.31萬元和17,341.12萬元,最近三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達70.25%。更值得關注的是,隨著我國模擬晶片國產替代腳步的加快,廣泛的市場需求將為晶華微的成長進一步注入發展勢能。

國產替代方興未艾,模擬晶片廠商迎來發展窗口期

中國目前已成為了全球最大的電子產品生產市場,並且衍生出了巨大的集成電路器件需求。但在此前很長時間裡我國模擬晶片處於被「卡脖子」的狀態,技術難以自主,關鍵組件高度依賴進口。自2019年以來,受中美摩擦影響,下游企業積極尋求穩定貨源,國產替代已是大勢所趨。

近年來,我國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規,從產業定位、戰略目標、稅收等各方面對集成電路行業進行支持與鼓勵。本土模擬晶片設計企業實現了蓬勃發展,國內產能逐年提升。根據Frost&Sullivan統計,2020年中國模擬晶片行業市場規模約2,503.5億元,2016-2020年年復合增長率約5.8%。隨著新技術和產業政策的雙輪驅動,未來中國模擬晶片市場將持續迎來發展機遇,預計到2025年中國模擬晶片市場將增長至3,339.5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約5.9%。

另一方面,我國巨大的市場需求也為模擬晶片國產化提供了營養豐富的發展土壤。根據IDC數據,中國大陸是模擬晶片最大下游市場,占全球市場比重的36%。

模擬晶片下游應用廣泛,在消費類電子、通訊設備、工業控制、醫療儀器、汽車電子,以及物聯網、新能源、智能穿戴、人工智慧、智能家居、智能製造、5G 通訊等各類新興電子產品領域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具體到晶華微所處領域,隨著我國老齡化人口的不斷增加,以及消費者對萬物互聯的智能生活的追求,醫療設備、健康衡器以及智能家居產品近年來都表現出了較強的增長態勢。其中智能家居行業市場尤為突出,根據中國智能家居產業聯盟(CSHIA)發布的《2020中國智能家居生態發展白皮書》以及中商產業研究院統計,中國智能家居行業市場規模自2016年2,608.50億元增至2020年5,144.70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8.51%,預計2021年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將進一步達到5,800.50億元。

此外,儀器儀表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性、戰略性產業,一直是我國在資金、技術、人才方面重點投入的產業。進入21世紀以來,儀器儀表產業在促進我國工業轉型升級、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現代國防建設、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顯著,行業規模整體呈現增長態勢。晶華微作為國內率先設計出工控HART類晶片及4~20mA電流DAC晶片並進行商業化的企業之一,有望從中持續受益。

契合市場需求積極出新,募投項目有望打開增量空間

在不斷的技術創新過程中,晶華微已經在醫療健康、工業控制等領域站穩腳跟,在行業內積累了豐富的客戶資源,與樂心醫療、香山衡器、優利德等多家行業內知名企業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係,公司晶片產品已進入倍爾康、華盛昌、德國Braun、台灣Microlife等國內外知名終端品牌廠商供應體系,深受客戶的廣泛認可。

本次登陸資本市場,晶華微擬募集資金7.5億元,分別用於智慧健康醫療ASSP晶片升級及產業化項目、工控儀表晶片升級及產業化項目、高精度PGA/ADC等模擬信號鏈晶片升級及產業化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其中,除了加強醫療健康和工控等優勢應用領域的研發投入外,晶華微計劃打造出一系列面向模擬晶片市場的信號鏈類通用晶片產品,未來向汽車電子、物聯網、智能可穿戴設備等新興應用領域拓展市場。

不難看出,晶華微未來的發展方向是在深耕醫療健康、工業控制、智能家居等領域的同時,進一步擴大產品範圍,推出更為豐富的晶片產品和應用解決方案,而這些新產品的開拓也有望為公司打開增量空間,助推晶華微成為一家全面的、能夠做出多種多樣而且是高質量的集成電路設計公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d44837937e0bc4621f62e5f4abc4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