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台蘋果的百年沉澱和正在新生

2023-11-04     娛樂資本論

原標題:煙台蘋果的百年沉澱和正在新生

作者|廿四

10-11月的山東煙台,農戶們正在漫山遍野的蘋果林里忙碌著收果。

這裡的蘋果果林擁有深厚底蘊和百年品質,煙台紅富士的品牌價值連續14年位居中國果業品牌第一位,達到152.94億元。

上世紀80年代初,煙台培育出皮薄、汁多、色紅的「紅富士」,一舉開啟「開掛」生涯,奠定了煙台蘋果此後長達30年的輝煌。在煙台本地鄉村,農民大部分的收入都來源於蘋果的種植與銷售。

一顆蘋果從開花、結果到採摘,需要經歷多重精細照料。在田間地頭,隨處可見果農們抬著重達80餘斤的果筐,滿載而歸。然而,如何把豐收的蘋果變成切實的收益,一度是一件不確定的事。

決定果農收益的不單單是蘋果的數量、品質,更多還需依賴當年的行情,市場價格「看天也看運」。

這些年,忙碌的果農人群中出現了一批年輕人:他們既是「果二代」,也是「電商一代」。他們依靠電商開起了水果網店,讓煙台蘋果不再單純依賴出口和傳統線下大批發的方式出售,而是搭上了短視頻和直播電商的快車,直連消費者,賣向全國。

90後楊薈彤是土生土長的煙台人,僅用兩個月的時間做抖音電商,便一舉追平了父親通過做出口、保持多年的紅富士最高銷售記錄,頻頻迎來在家鄉創業的「高光時刻」。

於本誠比楊薈彤小8歲,大學剛畢業就遭遇家中部分業務的突然中斷,傳統渠道也缺乏好的銷售門路。作為家中獨子,他通過在抖音電商開店的方式,挽救了家裡二十多年的水果生意,單煙台蘋果的訂單量就提高了10倍以上。

這樣的年輕人還有很多,他們回到家鄉順利接棒祖輩產業的同時,還在全域興趣電商賣爆了「奶油富士」等新品種,也不斷新塑著煙台蘋果的行業面貌。

這群「果二代」的命運通過抖音匯聚在一起,擁有百年種植歷史的區域品牌,也通過電商完成了產業疊代,煥發出全新的生機。

打藥除草、套袋摘袋、放地膜、摘蘋果、選蘋果……在於本誠、楊薈彤從小到大的記憶中,煙台人為了蘋果,一年四季根本閒不下一刻,這也是果農們養家餬口的根本。

「果二代」對蘋果的感情很複雜。一方面,在他們心中,由於山東物產的豐富,在萊陽梨、煙台櫻桃等夾擊下,從小吃到大的蘋果並不算特別,幼年時甚至還會對專程花錢來收果的外地人感到十分新奇。

「那會兒一到收果的季節,漫山遍野都是紅富士。大街小巷擠滿了來收果的外地人,果農們推著車問完這家問那家,只要收價能高個5分錢,寧願開著三輪車多跑二三十里地去賣。」

另一方面,每次聽到別人說「蘋果不都差不多」時,他們又忍不住誇耀,「那是你沒吃過我們煙台的紅富士,又大又脆又甜,保證和別地兒的不一樣」。

2021年,煙台籍航天員王亞平登上太空時,還特地帶著煙台紅富士。宣傳本地果對煙台孩子而言,已經成了深入骨髓的習慣,帶著一股自豪。

幾乎每一個對話的果農,都能對煙台蘋果的歷史信手拈來。富士這個品種,是日本在1939年以國光為母本,元帥為父本雜交出的,特點是大、紅、圓、甜、脆。中國於1966年開始引進富士蘋果,之後通過嫁接培植,培育出屬於中國的紅富士蘋果,成功在山東生根。取得成功經驗後,農業大省山東就開始了造福全國之路,陸續向甘肅、河北、山西等地輸送專業技術人員,推動紅富士遍布全國。

「煙台蘋果」這個響噹噹的品牌,更是山東的龍頭,以一己之力,承包了山東蘋果的大半壁江山,2021年種植面積達232.2萬畝,產量可達到500萬噸。過往,其中一半用於出口,三分之一走國內線下渠道銷售,剩下的做罐頭。

一顆「紅富士」蘋果往往從亞洲最大的蘋果交易中心——煙台棲霞蘋果批發市場被打包發走,乘著輛輛貨車,飛往千家萬戶。

於本誠的父親於基東就是當地知名的出口水果供貨商,水果主要發往俄羅斯遠東地區。高峰時,家裡每年銷售超過100萬斤。2019年,於家一直在做的出口業務陷入困境,因合作夥伴原因主要銷路中斷,於基東努力尋找線下渠道,四處奔波拓展銷售門路。

但面對下游分散、多元且龐雜的消費市場,在這組小農戶VS大市場的流通關係中,供應方和需求方一直是多對多。「做線下主打需求穩定,看誰渠道資源多,過年過節多和他們喝喝酒,勤維護客戶關係,生意就成了。」在於本誠的回憶中,上大學時,他也常跟著父親到處跑線下,和人拉關係,家中生意也一度好轉。但不久後又遭遇疫情,線下銷路再次面臨受阻。

這正是傳統農業模式會遇到的難題:高度依賴中間渠道商,農戶在這其中十分被動。

楊薈彤也有類似的感受,在她的記憶中,從二零零幾年起,父親便開始做紅富士出口東南亞的生意,但由於煙台蘋果在產品端的高度同質化,缺乏門檻,最終陷入價格戰的泥沼。隨著競爭對手的不斷增多,父親的出口生意利潤也越來越薄。

兩位愛折騰的「果二代」,在家裡生意面臨危機的時刻,不約而同進行了轉型:他們並沒有選擇繼續老一輩的經營模式,而是瞄向電商、發力做起了抖音。

質疑自然存在。

父輩們這樣的外貿大佬,站在商業角度,都在最初認為電商賣農產品並不划算,一部蘋果手機的GMV,需要賣出1000斤蘋果,成單量要求太高,更何況「出口一下子都是三五十斤的大箱子,走貨裝貨利索,電商一單賣三斤、五斤的,包裝基數大不說,運輸成本高,品質還難把控。」

直到「果二代」用數據和實績向父輩證明:被植入電商基因的蘋果,蘊含著無限的爆發力。

家中出口生意折戟後,楊薈彤2021年開始布局做抖音,僅用兩個月,直播帶貨的銷量就超過了外銷渠道,單場爆發最高能達到8000單,「我父親做出口一周發一個整車(2-3萬斤),現在我們一天就能發一個整車。」

於本誠則清晰記得2022年3月20日那天,他一下「賣爆單了」。

「父親存了一批貨沒有消化完,過年期間線下市場又很飽和,我好說歹說了半天終於同意讓我拿到電商上試試。」於本誠回憶,當時藉助平台活動帶動的流量,兩天就賣爆了六七萬斤,甚至是周邊村民庫存的水果也被消費者們一搶而空。他和父親花了兩個通宵,才把貨發完。

這也意味著,中小散戶有了一條握在自己手中、直接面向消費者的銷售渠道。

「長輩們一下子全意識到了,現在不用靠別人了,抖音是公平的,根本不用求誰給流量,我的直播間發貨量大,物流、包裝廠的老闆都會主動來找我。」於本誠感慨。

同時,銷售方式疊代帶來的訂單持續爆發,也促使農戶們團結在一起,自發提高生產能力。到現在,於本誠的店鋪固定對接4個合作社,涉及果農200多人,公司規模化種植達713畝,提供客服、泡沫廠打包等40餘個零工就業崗位,帶動600餘戶果農增收。

更可貴的是,直播間的發展,也助推整個地方產業跳出了惡性競爭的泥潭。

由於品種特性,「煙台紅富士」這個「蘋果屆老大哥」每年往往是最後一波下樹,在它真正上市前,陝西、山西、甘肅等新果區打提前量,以「低價內卷」方式先搶一波市場,待煙台蘋果上市後,面對已經「賣過一輪」的市場,只得深陷價格戰,面臨更深的同質化競爭壓力。

直到去年,「奶油蘋果」這一新品種在抖音電商爆火出圈,不僅帶火煙台這一地標,也讓本地蘋果擁有了獨特的護城河。果二代們紛紛調侃,這是煙台蘋果最後的倔強。

「來自山東的奶油富士,比普通的紅富士更晚熟,更脆、更甜、口口爆汁。」主播們拿著奶黃色的蘋果,花式介紹,新鮮好記的名字,新奇特的外觀,天然適合短視頻內的生動呈現,直接在直播間形成流量漩渦。

事實上,奶油富士指的是「沒有染色」的紅富士,正常種植紅富士,需要在果子成形後摘下果袋,讓蘋果接受陽光照耀,最終成熟變成紅色,並依靠色澤賣出好價錢。而奶油富士,就是將摘袋環節延遲到果子成熟後。

這對於果農來說更為省力。「作為量產最大的普及水果,摘袋的過程是難工業化的,全靠人工,生產一個蘋果的成本三四毛錢,光套袋摘袋就占了蘋果生產成本的一半。」 楊薈彤說,「現在果農們不怕無法及時摘袋了,紅了才不好賣,不摘就可以獲得奶油富士,人工成本大大降低」。

成本的下降也給消費者帶來更多實惠,最顯而易見的是,網友們體感:可以花比紅富士更少的錢,買到比紅富士更好吃的奶油蘋果。自然也帶動這樣的新品種「持續長紅」。

一種新的爆款成功案例也因此在蘋果產業帶里迅速傳播,直接帶動線下渠道奶油富士收購量變大。「之前奶油富士根本不在線下市場上賣,現在在抖音電商上爆了,線下市場的客商也認可奶油富士這一品種了,會給果農更高的價格。」於本誠感慨,這樣一來,中小果農也擁有了更多的渠道選擇權。

得到實惠的消費者滿意了,就願意在果農們的直播間買更多產品,當地果農也獲得更多收益;新品種出現,農戶利潤增加,更願意把資金投入生產,促進產品品質的提高;水果更好吃,消費者更滿意,進一步提升購買興趣……

周而復始,一個蘋果產銷的正向循環由此誕生,也帶動煙台本地的田間地頭煥發新的生機。

之前,在村子裡種植蘋果園的大多是老人,年紀最小的50齣頭,年紀最大的已近70歲,鄉鎮的年輕人都在市裡工作,不願回來種蘋果,覺得「沒出息」。現在,全域興趣電商之路吸引著越來越多年輕人返鄉創業,投入循環中。他們時不時發著短視頻吆喝,也常常走進直播間推廣自家產品,從「果農二代」,逐步變身為「電商一代」。

對於年輕的「電商一代」,抖音電商的可玩性很高,可以敏銳地抓住當下熱點,但也容易做得複雜。

「要不說抖音給普通人機會呢,我做再酷炫、高級的短視頻,還不如拍一條真實、質樸的拆箱短視頻自然流量高。」

於本誠說,2021年,剛做抖音電商的他,專門找在MCN工作的同學寫爆款文案,買了兩萬多塊的燈光、攝影設備,僱傭月薪六千的主播,拍攝精美的蘋果原產地宣傳視頻,投入了近五萬的宣傳成本,數據卻一直不溫不火。

轉折發生在2021年底,團隊快要解散時,他隨手拍攝了一條「發貨前拆快遞」的短視頻,卻意想不到的「爆了」。連續兩個晚上帶來了8000多單的轉化。也正因此,他有了抖音電商可以帶來高銷量的認知後,在這裡開啟了直播間矩陣。

隨著越來越多果農加入電商,蘋果直播在抖音電商不斷疊代出新的趨勢,越來越多果農也嘗試摸索越來越明確的內容玩法和用戶運營經驗。

在抖音直播了兩年半的楊薈彤便告訴我們,現在的客群已經出現了明顯的分層,一部分用戶的蘋果消費向中高端演變,「尤其是奶油富士,很多客戶都是一線城市的寶媽買給孩子吃的,針對他們,我們會著重推薦一二級的品質蘋果」。現在,楊薈彤小店奶油富士的銷量已累積幾十萬單。

玩法上,不少商家將直播拍攝回歸到生動自然的產品展示。於本誠談道,「現在大家更願意簡單粗暴展示蘋果的脆感、汁水,不需要故事和小作文,用戶也自然而然會買單。」

在年輕的果農二代們看來,低價不是唯一的賣點,價格的背後,蘋果的品質、物流效率、售後環節用戶體驗,都是一家店能否吸引復購、留住回頭客的重中之重。

尤其是細緻的消費者體驗。「一位深圳大姨在我這裡買的蘋果有兩個壞果,客服小姐姐直接退了全款,大姨很激動,說之前遇到的商家遇到類似情況,會因為賠付在兩三塊錢的事兒上來回扯皮,沒想到我們家這麼爽快。」於本誠回憶,後來大姨經常來店鋪直播間當場控,安利大家購買,不但成了回頭客,還成了他的朋友。

平台也會督促商家保證蘋果品質。「店鋪用戶體驗分80分以下,會限制推廣。」楊薈彤說,「這也是督促大家注重用戶體驗,把生意做得更長遠」。

最近雙11,兩位果二代又迎來了新機遇。去年以來,在平台的重點扶持下,抖音貨架電商成為一個全新的機會。他們在抖音商城裡,將認知度高的奶油蘋果推送給商城用戶,每天不僅有源源不斷的穩定訂單,從商城來的用戶還會自然而然進入他們的主頁和直播間,產生更多交易。目前,於本誠直播間中 20% 到 30% 的回購率都從貨架場景(搜索和商城)而來

更關鍵的是,對於農戶而言,開店、運營的門檻也在不斷降低,「舉個例子,大促期間,我們用平台的全域智能推廣,可以說是傻瓜式操作,以前直播間推廣工具需要一條一條建,現在只需要設置ROI,後台就可以自動幫助我們完成了,非常省心」。

「越來越好,越來越好。」在和剁椒交流時,於本誠不停感嘆,「大家都是普通人,只不過剛好走在時代發展上,幫助家鄉的蘋果產業邁向新的高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c169b13098719cfef28a27fd080c2f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