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宇輝拒絕一億廣告費:果然背後有高人!

2023-09-06     尹建莉父母學堂

原標題:董宇輝拒絕一億廣告費:果然背後有高人!

董宇輝拒絕一億廣告費:果然背後有高人!

要掙錢早就掙了,早就財富自由了!」

自打東方甄選發布公告,獎勵員工7,75億之後,大家都很關注當家主播董宇輝的個人經濟狀況。

有的粉絲在直播間問他,會不會被虧待了、現金收入有沒有變少等問題。

董宇輝也做了回應,不過內容出乎意料:

「不用擔心我沒錢花,我要真想掙錢呢,也不難。

前一段時間抖音還收到了一個人給我發的,如果我願意的話,我發一條視頻他給我1000萬呢。」

邊說邊拿著手機調出信息介面給大家看。

然後接著說:

「我到現在都沒有接受他這個,我是覺得沒有必要,不能只爭多論少,只論錢我都看不起我自己。

咱又不是干兩三天就不幹了,想要掙錢早就掙了,早就財富自由了。」

這可不是他誇大其詞。

董宇輝在新東方工作的第二年,就當上了教研主管,年薪差不多50萬。

那一年,他班上出了一名文科狀元,名聲大噪。當即有人給他開出了稅後200萬的年薪,他想了想,沒去。

雙減後,董宇輝轉做了主播。

剛剛爆火時,很多綜藝找上他,出手闊綽,條件優厚,他也拒絕了。

很多人不解:「既然掙錢這麼容易,為什麼不去掙?」

還有很多人嘲諷:「假清高什麼!嘴上說不掙錢,還不是拿了高薪!」

但在我看來,這是一份難得的,對自己的清醒認知。

就像董宇輝自己說的:

「我現在手上都沒有1000萬,但你無法想像,我從去年到現在拒絕的廣告不止10個1000萬,我說這些的目的不是為了展示高風亮節,這無所謂高不高尚,純粹就是個人習慣。

請大家理解,在一場巨大的關注襲來時,就像一場暴風雨,一個農村出生的孩子憑藉自己樸素的價值觀,就像一個紮根地上的小草一樣,做出的是本能反應。

人沒有辦法預見未來。人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拼盡你所有的努力去創造未來,得到了是你的運氣,失去了是你的命運。得失不要看得太重,看太重,你就會哭,你就難受。

爆紅不但沒讓他迷失自己,反而更加沉穩、內斂。

這背後,不僅僅是運氣,更是數年學識、閱歷、能力、認知的淬鍊和沉澱。

讓自己成為自己的導師

是人生中最能受益的事

我對董宇輝印象最為深刻的事是:他要求把直播間的打賞功能關了。

他解釋說:

「咱這個直播間裡有很多的小孩,如果說你來一次,幾萬塊錢就這樣刷出去了,然後評論區一眾人就開始說『大哥牛』。

你想一想,我們現在直播間裡有19萬人,螢幕前哪怕只有一萬個孩子。你給一個孩子從小樹立的價值觀是什麼?是不是只要你拿著很多的錢,去菜市場這些努力買菜掙毛錢的人面前撒錢,大家就說『大哥真牛』?

這是一個錯誤的價值觀引導。

他為什麼會有如此正的三觀?

看了他從小到大的經歷就知道,他背後有「高人」指點。

這高人,就是藉助書籍,獲得清晰的思考能力、敏銳的洞察力、變得更有力量的他自己。

在眾人眼裡,董宇輝好像很有天分,去過很多地方,從小受過良好的教育,家庭條件應該很好。

可他真正的樣子是:家境貧苦,從小學習普通,甚至稱得上「笨」。

按他自己的話說:「我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不是最優秀的」。

上初中的時候背英語單詞,一個單詞寫在胳膊上反覆背了一星期才背下來。

後來回家,媽媽給他洗校服,問:「你手怎麼了?」

董宇輝回答:「我學單詞呢。」

媽媽一聽當場就氣哭了,說:「你咋這麼笨呢?」

董宇輝說:「曾國藩其實也挺笨的,曾國藩背課文背了一晚上,房樑上等著他睡著了去偷他的賊都受不了,賊說我都背過了,你睡吧,我給你背一遍,你睡吧。然後賊生氣地走了。」

董宇輝為什麼能說出這番話?

因為他總是抓住各種機會看書,看各種各樣的書。看得越多,他的見識、格局、眼界就越開闊。

這種反覆的錘鍊,讓這個普通家庭出來的普通孩子有了改變命運的機會。

有位網友說的好:「董宇輝最大的價值在於讓人相信讀書有用!」

是啊,喜歡閱讀的人,永遠都在提升自己。

他們擁有獨屬於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不管何時何地都能找到自己的生存方式。

身段柔軟,卻能堅定前行。

堅持閱讀的人

總有機會驚艷世界

還記得「北大保安高考第一人」張俊成嗎?

28年前,來自山西長治農村的他,通過自學考上了北大法律系專科。

那可是1995年,別說本科生,大專生都不是很多。

一個沒讀過幾天書的保安考上北大的專科,在當時立刻引起軒然大波。

努力的人多了,怎麼就他考上了?是他聰明?還是底子好?

都不是。

我覺得,除了日復一日的努力,跟他堅持閱讀分不開。

這麼說,是有依據的。

別看各門功課看似獨立,其實內在都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在所有這些聯繫中,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它們都是由語言和文字來陳述和表達的。

試想,經常閱讀的張俊成,隨著語言文字能力的提高,對理解掌握其他功課就有了很大的助推作用。

再加上閱讀的同時,還會擁有豐富的知識面,邏輯思維能力和智力水平都相應提高,這些都有助於提高他的學習成績。

最重要的是,閱讀開拓了他的視野,為他建立了一種正向能量的吸收方式,讓他始終向上、向善。

他的目光,不再局限於眼前的苟且。

拿到畢業證後,張俊成離開了北大,回到了家鄉。

他創辦了一所中職學校,給許多孩子提供學習機會,給獎助學金,鼓勵孩子們掌握一門技術。

是的,一張文憑,不能確保讓人站上頂峰,但被拓寬的眼界,卻能影響人的一生。

如今事業有成的張俊成,依舊保持著良好的閱讀習慣,只要有時間,就會閱讀各類書籍。

只有經歷過,並且因閱讀受益的人,才能真正明白: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也不會有白讀的書。

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誰不知道閱讀對孩子的好處啊?關鍵是孩子不喜歡閱讀啊!

我想一定有家長說出這番話。

確實,如今的網際網路,恨不得一切文化產品都用「直給」的方式塞給你,孩子們不太願意花時間去讀一本書了,他們更願意追求那些高刺激、短平快的東西。

那怎麼辦?

閱讀,是一種習慣。

而培養一個習慣最難的階段,其實就是剛開始。

我們「兒童閱讀習慣訓練營」的一位學員菜菜表示,給6歲兒子建立閱讀習慣,太難了。

看著群里其他媽媽寫的孩子各種喜歡閱讀的反饋,她感覺壓力很大:

「晚上我閱讀一小時,他對我的有聲閱讀毫無興趣,過來我旁邊坐一會兒,眼裡也是毫無波瀾,一會兒就走開了,走來走去說好無聊啊,他就算無事可做也不願聽我讀書。」

不光是孩子,就連她自己對閱讀都產生了挫敗感。

但是,訓練營里教給她很多引導孩子的方法,輔導員也給了她及時的幫助。

她總結說:

「千萬不要跟其他孩子比較,只關注自家孩子的進度,關注孩子每一個小的進步,鼓勵自己堅持下去。

閱讀的時候先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如果吸引不了孩子,自己就先享受閱讀的狀態。你是不是真心享受閱讀,孩子能感受到。」

她按照訓練營教的方法一點點地引導孩子,再配合著輔導員給的一些建議,終於堅持了下來。

事情就是這樣,一旦攻克了最開始的階段,後面就容易了。

慢慢地,菜菜和孩子可以從閱讀中找到樂趣了。

菜菜說:「有一天,孩子突然自己拿起《父與子》看了20多分鐘,邊看變笑,然後跟我說,媽媽,我要認字。」

你看,培養閱讀的習慣,雖然過程很難,但習慣一旦養成,將會給孩子帶去無與倫比的神奇力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b207f0a443aa3b98ee96d115ab68a8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