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源•地理視野|上海的填海造地中國,又少了一個千萬人口城市

2023-11-08     譚老師地理工作室

原標題:課程資源•地理視野|上海的填海造地中國,又少了一個千萬人口城市

上海的填海造地

經濟發達的長三角,吸收著海量的資金、人才、企業......但是這裡最缺的是土地。而長江帶來的泥沙,就是解決土地缺乏的最佳來源。

上海市的土地,60%都是最近2000年靠泥沙淤積形成的,而且還在擴大,當泥沙淤積到一定程度的時候, 就可以吹填造陸地。浦東機場靠填海獲得20平方公里的土地,目前還在繼續,填海造新跑道。崇明島由建國初期600平方公里增加到現在的1200平方公里。臨港新區通過填海憑空獲得133平方公里的土地,相當於4個澳門。

目前正在進行中的橫沙海洋新城造地規模遠超前者。50年代橫沙島面積40平方公里, 2006年長江口深水航道三期工程開工。要在長江口100公里的航道上,疏浚出400米寬、-12.5米深以上的通道,該工程產生海量的泥沙被用於橫沙島的吹填,橫山島由此迅速漲大。這個工程下一期還會繼續挖江底的泥砂往島上吹填, 預計最終可以增加480平方公里土地, 面積和目前的浦東新區差不多大。

而且從江底挖泥砂還會進一步拓寬、加深航道,形成一條100公里長的深水岸線,為進出長江口的船隻提供更優越的航道。按照海洋等深線,橫沙島再向東填海20多公里,就到達-30米左右的深水。可以建造一個擁有30米深水航道的巨型港口, 從而擺脫深水大港靠租賃的尷尬局面。現在2.4萬箱的超大貨櫃船越造越多,也對港口深水航道提出更高要求, 洋山港已經有些力不從心。

泥沙淤積的生態效應也是非常顯著, 以前零零散散的九段沙的陸地面積也在增大,逐漸連成了片,現在已經建成了濕地保護區, 未來隨著泥沙的淤積,也可以輔以人工吹填,也將成為新的島。完全可以升級成為國家公園,既是野生動物的樂園,也給長三角人增加了一個觀光旅遊的去處。

萬億GDP、千萬人口,是中國城市能級的關鍵指標。

近日,一條消息引發了人們對中國城市發展的思考。根據最新發布的統計公報,哈爾濱常住人口在2021年跌破了千萬大關,減少了11.6萬人。這也意味著,東北地區再無千萬人口大市。

這個消息讓人想起了中國城市能級的關鍵指標——萬億GDP和千萬人口。在中國,這兩個指標往往是城市發展的重要標誌。千萬人口大市不僅意味著龐大的人口基數,也代表了城市經濟、社會、文化的繁榮。

根據統計數據,中國目前只有17個千萬人口城市,其中包括上海、北京、重慶、成都、廣州、深圳等一線及主要強二線省會城市。這些城市無疑是中國最有活力和競爭力的地區。

其中,重慶以3212萬人的人口總量位居全國第一。重慶雖然是一個直轄市,但其面積和人口規模都相當於一個中等省份。上海、北京、成都的人口也超過了2000萬人,位居第二梯隊。廣州、深圳則超過了1700萬人,位居第三梯隊。這兩個城市近十年來人口增長迅猛,每年人口增量超過60萬,在全國可謂獨一無二。

除了一線及主要二線城市,山東臨沂作為一個三四線城市也躋身了千萬人口大市的行列。臨沂是山東人口第一大市,人口總量超過了省會濟南和計劃單列市青島。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千萬人口大市是以行政區人口統計為準,而不包括城區以外的鎮區和鄉村人口。所以,臨沂雖然人口超千萬,但城區人口規模相對較小,難以躋身超大特大城市之列。

而與千萬人口大市相反的是東北地區。近年來,東北地區一直面臨人口流失的問題,人口形勢嚴峻。黑龍江是東北三省中人口流失最嚴重的省份,2021年常住人口減少了45.9萬。而且,黑龍江是少數連續11年人口規模持續萎縮的省份之一,人口減少近1/5。黑龍江的人口問題主要來自於自然人口負增長和人口外流。自然人口減少了16.11萬,人口外流數量高達29.82萬。黑龍江是全國人口出生率最低和老齡化率最高的省份之一,導致了自然增長率僅為-5.11‰。

與此相反的是,有些省會城市卻能保持逆勢增長。鄭州和長沙就是這樣的典型代表。儘管河南、湖南的人口都減少了,但鄭州和長沙卻分別增加了12.5萬和17.8萬。這是因為這些省會城市能夠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口回流,穩定人口基本盤。省會的強大虹吸力對於全省的人口具有穩定的作用。對於面臨人口流出壓力的省市來說,通過打造強省會,吸引年輕人口回流是穩定人口基本盤的最佳舉措之一。但是,省會本身的經濟實力相對較弱,缺乏核心競爭力的產業,難以成為全省經濟和人口的壓艙石。

回到哈爾濱這個例子,可以發現其經濟總量只有5351億元,在27個省會中排名第17位,是黑龍江省唯一的百強城市。哈爾濱的經濟實力不及其他省會城市,甚至還不如一些普通地級市。雖然黑龍江是中國糧食安全的重要支撐,但是傳統產業對勞動力吸引力不強,缺乏高新技術產業的支撐。這也導致了哈爾濱難以留住年輕人和高學歷人才,許多畢業生選擇去其他地方就業。比如,哈爾濱工業大學的畢業生中,有高達19.5%的人去了廣東,17.1%去了北京,只有11.9%留在黑龍江就業。哈爾濱留不住年輕人,留不住大學生,也無法吸引外地的高學歷人才。這也是東北地區許多城市都面臨的問題。

東北地區目前看來,短期內恐怕無法再誕生千萬人口大市。東北三省人口整體都在負增長,無法抵擋住這一大勢。以瀋陽為例,儘管其常住人口在過去一年中增加了4.5萬人,但按照目前的增長速度,破千萬人口至少還需要10-20年的時間。其他東北城市面臨的壓力只會更大。所以,東北地區亟需一個國家中心城市,以及一個強增長極,來穩住經濟和人口大盤。

城市發展不僅僅依靠GDP和人口數量,還需要擁有核心競爭力的產業、高質量的公共服務、優越的生態環境等綜合條件。未來,希望能夠看到更多的中國城市脫穎而出,成為繁榮富強的現代化城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a43c1c084faf6678144158a8f33f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