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態崩了,領導年紀比我還小」,網友吐槽揭露殘酷的職場真相

2020-08-26   港港有趣事

原標題:心態崩了,領導年紀比我還小」,網友吐槽揭露殘酷的職場真相

物以稀為貴,在職場,這一點同樣如此。

建立你的職場競爭力,擁有不可複製的屬性,這才是唯一的「職場成功學」。

01

網上衝浪時,小e看到一位網友吐槽:「領導都比我(年紀)小,心態快崩了。」

據這位網友描述,她屬於悶頭做事的「老黃牛型」,很不擅長去表現自己,於是在升職時,老闆繞開了她,反而去提拔比她年齡小、資歷淺、能力差的員工。

最後她無奈表示:「心裡只能幹著急,年齡焦慮一年比一年嚴重。」

場景過於真實。

我們職場生活中,經常面臨年齡與自己雷同、或更年輕的領導,尤其在網際網路行業,還時常有人叫屈,自己兢兢業業多年老員工,結果難升職或下屬薪水超過自己。

為什麼在如今職場裡,資歷、職位這些因素越來越模糊化了?

02

這些倒掛現象的根源,只在於一點:職場靠熬資歷的方法,早就不好使了。

從發帖人的自述來看,她不擅長表現自己,是默默做事的勤奮員工類型。但試問如果是銷售崗位、需要維繫客戶,那麼恰恰與人溝通才是關鍵競爭力。

職場分很多種能力,業務能力僅是其一,一些難以具象化的東西,例如情商、抗壓力、交往能力等也很重要。

也許你自認挑不出錯,但無功無過卻是職場大忌,因為它的近義詞就是「平庸」。

作為領導層,時間精力有限,誰有大把時間來挨著研究下屬的性格?但凡能力不懸殊,誰都更樂意選擇出彩的人,而非不出錯的人。

03

曾看到這樣一個問題:「如果員工幾乎每天遲到,但能力非常強,工作也很少出紕漏,有積極性做事主動,思維也很開闊,這樣該開除嗎?」

小e列舉幾個熱門回答,畫風出奇一致:

「如果真的很有能力,我會願意給他彈性工作時間。」

「一線公司抓績效,二線公司抓紀律。」

「工作積極主動還沒出紕漏,為什麼要開除啊,上班去工作又不是去打卡。」

對於這種人,人們似乎報以極大的「寬容」。

道理很簡單,中規中矩上班不遲到的人很多,旁逸斜出卻能力超群的人,機率卻很小。站在公司立場來說,首要目的是盈利,誰能帶去利潤,誰就是難以複製的、擁有競爭力的。

有的人熬資歷,熬了幾十年修成正果。但更多人,只熬得兩手空空。

「年齡最大還沒升職」「下屬薪水比我還高」……種種倒掛現象,都為我們敲響警鐘:

與其總是感慨自己「懷才不遇」「明珠暗投」,不妨認真自省,你真的有想像中那麼優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