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愛,是舍小家為大家;有一份責任,是甘於平凡勇于堅守。在泰安市岱嶽區角峪鎮亓家莊村,王明華 26 年如一日,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奉獻給了村裡的幼兒教育事業。幼兒園從條件簡陋的混班教學到設施完善市級規範化標準幼兒園,一路走來,都留下了她默默耕耘的腳步。26 年間,她經歷過生活的起伏跌宕,但她依然堅守在農村幼兒教育的一線,只因孩子們的一聲 " 老師媽媽 "。
初出茅廬,勇挑重擔
1993 年,18 歲的王明華幼師畢業走出校園,滿心歡喜的她沒想到,迎接自己的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彼時,她被分配到角峪鎮最邊遠的亓家莊幼兒園擔任園長工作,艱苦的環境、簡陋的校舍與王明華想像中的教學場景大相逕庭。
" 幼兒園只有兩間破房子和十幾個衣衫簡陋的孩子。" 王明華回憶道," 剛開始我為此哭過、也苦惱過,但想到自己也是農村孩子,自己當初選擇幼師,就是想讓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我要盡我所能讓孩子們享受和城裡一樣的幼兒教學。" 王明華說,剛開始由於教學條件有限,幼兒園的孩子們沒有分班,大的孩子和小的孩子都在一起,在她工作半年後,經過多方努力,終於讓孩子們搬進了新教室,並按年齡進行了分班。
教室的問題解決了,王明華開始著手抓教育內容。沒有教具,王明華就帶領老師從頭開始,就地取材,使用泥巴等材料製作教具;沒有遊樂設施,王明華就帶領老師在丟沙包、踢毽子、老鷹捉小雞等傳統遊戲的基礎上添加促進幼兒身心發展的相關鍛鍊,讓孩子們在玩的同時不僅鍛鍊了身體,更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身心發育。此外,在遵循課程設計基本理念的前提下,王明華還特別鼓勵在園教師設計切實可行的課程計劃,創造性地實施課程。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王明華和老師們的共同努力,亓家莊幼兒園終於由一個只有一個班的 " 簡陋 " 幼兒園,變成了一所設備齊全、管理規範的市級規範化幼兒園。
面對誘惑,堅守初心
王明華回憶,幼兒園在區級規範化達標驗收的時候,她正在休產假,為了不影響工作,出了月子她就回到了工作崗位上。而當時王明華的公公生病,正需要人照顧,而剛剛滿月的女兒更是在家哇哇直哭。現在回想起來,王明華說都有些虧欠女兒。她至今都記得有一次女兒發燒,當她深夜回到家時,睡著的女兒臉上還掛著淚,看到這一幕,王明華自責不已。而由於長期不規律的吃飯,王明華身體也落下了胃病的毛病。
時光如白駒過隙。今天王明華的女兒已經成為一名大學生,而不變的是王明華一直是村子裡孩子的 " 老師媽媽 "。工作的 26 年間,王明華的同學、同事都選擇去大城市發展,有的目前已是多家連鎖幼兒園的園長。
" 她們好幾次來我家找我,想請我去給她們『扛扛擔子』,並且給的薪酬也十分誘人,但我總有一種逃兵的感覺,感覺對不住這裡的孩子們。" 王明華說,20 年前,就有人開出高於她當時工資 8 倍的條件 " 挖 " 她,但她最終還是拒絕了,因為在她看來,村裡的孩子更需要她。
愛是無限的,有了付出就有回報。26 年間,王明華迎來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孩子,尤其是孩子們從幼兒園踏進小學、中學、大學大門的時候,是她最開心的時刻。
" 幼兒園的孩子就像剛出土的嫩苗,需要我們每一位幼教人去辛勤澆灌,每個孩子都是家人的心肝寶貝。我也是一名母親,所以在工作中,我就像媽媽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去關心、呵護他們。" 王明華說,對天資聰穎的孩子,她有意識地培養他們的品格意志;對性格內向的孩子,她用愛心、耐心去尋找他們的自信,打開他們心靈的窗戶。
" 原先班上有個性格非常內向的孩子,剛來幼兒園時,跟他說話,他總是點頭或搖頭,也不願與人接觸交流。我就鼓勵他和同伴合作搭積木、做遊戲,帶著他和其他小朋友談心、聊天 …… 時間一天天過去,他開始講話了,變得活潑開朗了。"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多年來,王明華深耕細耘,用愛為孩子成長保駕護航。
" 你看,這是愛心人士為我們安裝的空調,這樣孩子們冬天就不冷了。" 採訪即將結束時,王明華指著教室里的空調說,幼兒園的發展更離不開鎮教委、村領導班子與愛心人士的幫助:" 今年暑假村領導班子多方籌資,利用國慶節假期,為幼兒園修繕了房屋,維修粉刷了大中型玩具;在老支書的帶動下,村裡的愛心人士王德祿投資近七萬餘元,為幼兒園安裝了空調、硬化了路面;鎮教委給幼兒園更換了鋁合金門,安上了不鏽鋼防盜窗 ……"
26 年的時光在平凡和平靜中悄然流逝,王明華沒有留下什麼驕人的成績,也沒有做出什麼驚人的壯舉,但她依然堅守在那裡,守護者村裡的每一位孩子,在平凡和樸實的工作中,用教師的職業道德,詮釋著一名普通幼兒教師存在的價值。
" 雖然我的工作有太多的苦累與疲憊、太多的心酸與痛楚,但風雨過後是彩虹。每一位孩子的成長都讓我真正體會到作為一名幼兒教師的榮耀與驕傲,我將為我們的孩子付出我所有的愛,讓他們在愛的海洋里自由遨遊,健康茁壯地成長。" 王明華說。
【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劉小敏 王新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