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教育大會精神 助推教育強市建設

2019-11-26     閩西日報

創「教育強縣」 辦人民滿意教育

漳平市教育局

漳平市以辦人民滿意教育為目標,以創建「教育強縣」為載體,在健全保障機制、加大教育投入、優化教師隊伍、深化教育改革、提升教育質量等方面精準發力,促進教育優質均衡、快速發展。

——健全機制,優先發展教育。漳平市堅持教育發展規劃、教育經費保障、招聘補充教師、教育工作部署、教師評先評優等「五個優先」。 2017年以來,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議共50多次涉及教育議題,及時協調解決教育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加大投入,改善辦學條件。一方面托高農村教育底部,投入6.28億元實施校安、全面改薄、增班擴容等教育建設項目36個;另一方面,做大城區教育優質資源,投入10億多元實施新建、遷建、擴建中小學、幼兒園項目15個,新增校園面積470多畝,新增學位8300個,充分滿足適齡學兒入學需求。

——多措並舉,優化教師隊伍。市財政每年安排3000多萬元用於各項教師績效獎勵;加大教師招聘力度,近四年共招考新教師455名,初步緩解隊伍年齡老化和學科結構不平衡的問題;定向委培中小學教師39名,通過「菁華英才」和「引才回鄉」計劃優秀教師10名,提高新聘教師層次;提升隊伍素質,以41個「名師工作室」為依託,積極開展課題研究、課堂教學研討、送教下鄉等活動。

——改革引領,激發教育活力。先後實施一系列教育管理改革,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實行「一校多區」管理,參與學校達到13所;實施農村薄弱初中委託管理,將吾祠、靈地、官田、拱橋等四所農村薄弱初中整體委託二中、三中管理;實施集團化辦學,組建實小教育集團和附小教育集團;啟動省級教科研基地實驗研究,組建小學「教研共同體」、中學「教研協作片」等課堂教學模式改革,構建高效課堂;在新橋、溪南、雙洋三所農村初中試行封閉(半封閉)管理;免費提供城區及附城小學園區務工人員子女午間託管和課後延時服務。

——優化管理,提升教育質量。對各級各類學校、幼兒園全面實行目標管理,開展大德育、大閱讀、大課間、大社團活動和開展書香校園、墨香校園、精美校園、智慧校園的創建活動,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教育質量逐年提高,幼兒教育繼續保持全省領先水平;小學在龍岩市四年級教學抽考中,連續三年居龍岩市前列,初中「五率」連續三年位居龍岩市第二名。高考成績接連攀升,上重點本科人數年年創新高,錄取清華、北大年年不落空。

精準幫扶促提升補齊短板謀發展

連城縣教育局

教育是廣大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和民生事業,為落實全市教育大會精神,連城縣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著力為老百姓解決教育上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

精準施策,推進學前教育普惠發展。縣教育局採取局領導掛鉤項目的方式,掛牌作戰,攻堅克難,推進擴容建設。冠豸幼兒園項目進入裝修階段,預計2020年春季投入使用;城西幼兒園進展順利。實施「硬體改善+軟體提升」工程,以點帶面,創建8個縣級示範點和若干校級示範點,組建精準幫扶工作小組,實現全縣小學附設幼兒園(班)精準幫扶覆蓋面達到100%;強化籌措資金,統籌鄉鎮小學幼兒園教育經費,健全政府購買普惠性民辦園教育服務機制,提升普惠性學前教育覆蓋面和保教質量。

補齊短板,促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制定城區學校布局調整及建設規劃方案,加強城區和朋口鎮教育補短板項目建設,冠豸小學預計於2020年秋季投入使用,新增加36個班級1620個學位;規模36個班1620個學位的北部新區第一中心小學和朋口中心小學北部校區項目進入前期準備階段。著眼鄉村學校,辦好老百姓身邊的好學校,著力改善辦學條件,開展鄉村小規模學校、義務教育管理標準化學校建設,26所學校辦學條件達到省定標準並通過市級認定,7所農村中小、4所農村中學通過「義務教育管理標準化學校」市級評估,提升了鄉村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水平均衡發展。

深化改革,完善教師隊伍管理機制。持續推進基礎教育十條措施落實,完善以教績、師德為導向的考評制度,設立高考、中考和小學質量考評獎金,實施課後服務政府補助政策,對班主任和學校管理幹部進行學年考評並發放獎金。落實鄉鎮工作補貼和鄉村教師生活補助,努力推進鄉村教師補助擴大覆蓋面,提高教師積極性。推進校長職級制,提高校長隊伍專業化水平。持續進行教師學年度量化考評,並將考核結果作為崗位調整、評先評優、職稱評聘、工資分配以及續訂合同等工作的重要依據。

點燃新夢想 創立新品牌

龍岩市實驗學校 廖茂奎

龍岩市實驗學校是今年新創辦的唯一一所市屬九年一貫制學校,學校全面貫徹市教育大會精神,著力抓好教師隊伍建設,通過舉辦教師入校宣誓儀式,增強教書育人責任感和使命感;舉辦專家講座,與組團校龍高、附小總校開展「師徒青藍結對」、「聯合教研」活動,開展「崗位練兵」、「讀書興校」等活動,提高教師思想素質和專業素養。堅持立德樹人,「五育」並舉,開展「每天進步一點點,良好習慣伴成長」的養成教育;開設「七彩童年夢想社團」活動,學生人人參加;堅持家校合作,形成育人合力。

(嚴民 整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QlUqW4BMH2_cNUg8RS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