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臣不再,難道是宿命如此嗎?徹底失去他才懂有些人無可替代

2020-06-23     衛星說娛樂

原標題:忠臣不再,難道是宿命如此嗎?徹底失去他才懂有些人無可替代

趙王看著大破趙軍的王翦向自己走來,他知道自己的君王生涯,甚至是生命,都面臨結束了。

一、宿命如此,忠臣不再

看著破敗的王宮,曾經殷勤諂媚的宮人與官僚都早已逃得無影無蹤,趙王此刻欲哭無淚。他走下高階,不僅會想起自己的那些忠臣,他們倒是都很對得起自己,可自己呢?自己是否有對得起他們為自己,為趙國的付出?難道有些付出真的是不求回報,或甚是甘於冤屈的嗎?

"李牧"他不由得脫口而出一個人的名字,他突然很想念這個有些沉悶,又有些倔強的人。李牧實是位難得的將才,他曾披荊斬棘,利用自己的才華,在與燕國及秦國交戰時竟如摧枯拉朽一般!

若他在,自己或許不會落得如此下場吧?趙王僥倖的這麼想,就算會落得如此下場,李牧也一定能讓這一天遲些到來,到那時,他會不會守在自己身邊,拼到最後一刻,就算是死,君臣倆也能死成一段佳話?

可惜這只能是趙王的空想了。此時的李牧已經被趙王的人殺了!當初趙王輕信王翦的離間計,腦子壞了居然相信為他征戰沙場的李牧會謀反!

二、危急時刻,看他初試鋒芒

李牧初露鋒芒還是因為匈奴常常進入趙國邊境搶掠財物,還很過分的俘虜趙國百姓去做他們的奴隸。趙王為此事十分苦惱,可又毫無對策,於是派了李牧前去應對。

李牧的辦法很簡單,他私自將邊關的稅收拿來補貼將士們以及籌備戰略物資,儘自己所能不虧待一兵一卒,與此同時派人不斷刺探軍情,一旦敵軍來襲,他就採用僅有的一種方法:關閉城門!把匈奴關在門外,他們總不能再燒殺搶掠了吧?

久而久之,軍隊里的熱血男兒們開始質疑這位大領導,來了這麼久也不敢讓我們打仗是個什麼意思?這不是自己都覺得自己贏不了嗎?空有一腔熱血的漢子們開始躁動不安,說起領導的小話。

這一說不要緊,消息竟然傳到了京城,逐漸的,京城也開始有人議論紛紛。趙王從側面也打聽不出李牧是否有何深意,只好召來李牧當面問他,沒想李牧見君王質疑自己,居然一臉不爽,他側過頭去,仰起下巴,連看都不看趙王一眼,說道:"這是我能想到的最好的辦法,您覺得不行就換別人去想辦法吧!"

李牧語氣強硬,聽得趙王心中六七分火大,心想:怎麼滴,我趙國沒了你還不行了?於是真的換了人。

三、原來他竟如此不可替代

新到的將軍一看李牧是因為不敢開城門被降罪,自己一定要跟李牧反著來!於是,每次匈奴進攻他都大開城門,積極應戰。這樣一來,趙軍的確不敵,不但傷亡慘重,而且又恢復了以前被搶的狀態。

趙王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終於明白了李牧的辦法真的是最好的辦法了,既沒有傷亡,也保護了邊境百姓,耗費軍資也是最少的。趙王拉下臉來找李牧,邀請他重回邊關。

他一看趙王來了,這次聰明了,事先說好"我還是按照以前的辦法施行,您看可以的話我就去,不行的話,我也不白跑一趟了。"趙王趕忙一連聲答應,這才算把李牧請回去了。

趙王想到這些過往,嘴角竟不自覺有些上揚,這些小事在如今都變的不值一提,又如此刻骨銘心,他嘴角逐漸變成苦笑,如今,他已然什麼都沒有了,唯一擁有的,只有不得不向秦低下的一顆頭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QSq4HIBnkjnB-0zj-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