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人性的弱點》中有一句極具深度的話,說:「年輕人應該從實用的角度看待婚姻。」
所以接下來的內容,可能會刷新許多理性主義者的三觀,甚至還可能包括了結婚幾十年的人。因為真正的婚姻,與愛情、靈魂、精神完全無關。
本質上,就是一場經濟和生存需要的合作。
可能有人見過,那些真的很有靈性的夫妻,就比如絕對的默契、敬愛、赤城的靈性。於是會憑此來反駁。那有沒有可能,你看到的,只是你看到的,而非全面的真相。
即使是全面的真相,與大多數普通人也無關。或者,他們夫妻之間的靈性,只是恰巧發生,性質上屬於錦上添花,並不能改變和影響婚姻的本質。
接下來進入正題。
首先什麼是實用的角度?說白了就是有實際使用價值的東西。代入到婚姻里,就是可以提供看得見、摸得著的合作價值。
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他能賺錢回家,他能陪你吃飯,他能在你生病時端茶遞藥,他也能滿足你的生理需求,這就是實際的價值提供。
你不要管他心裡是不是情願,更不要管他的這些行為是否真心,只要他做了,只要你能享受到,這就夠了。因為他心裡是否情願,是否真心,這也是你根本就管不了的事情,更是你永遠都看不見的。
所以你把自己的重心,過於放在這些事情上,往好聽了說,是有伴侶配合的自欺欺人,但往直接了說,是蠢人的自我安慰。
02
夫妻只是一種關係,從此要共同面對、承擔生活的一種關係。不是結為夫妻,便等於你屬於我,我屬於你;更不等於,互相之間會有100分的情感和真誠。
比如,在我們發生利益衝突的時候,我會有自己的私心,儘管我的行為沒有表現出來,或者把私心克制了,但不能掩飾我有私心的事實。
然後就像開文提到的。
我有私心,連我自己都控制不了,又能被你管得了嗎?又是你要求,就有用的嗎?
你知道了,事情還是這個事情,你不知道,事情依舊是這個事情。既然這些東西,根本不被你的希望和要求所改變,那乾脆,就不在乎、不關注這些。
包括你愛不愛我,精神移位,這都是一樣的。
只要你行為上,依然把家庭利益放在首位,依然顧全我們的這份事業,那就沒有喪失合作的價值,實際的使用價值。
如果你總是透過對方的行為,非得要求伴侶對你有百分百的純粹與情感,才覺得自己的婚姻是幸福的,那無論你跟誰結婚,這種美好的願望,都難以實現。因為甭說夫妻之間做不到,親子之間,也做不到。
在生活中,這也是許多夫妻,情緒發生的種子。
比如在某件小事上,察覺到伴侶不信任自己,儘管行為上並不過分,可自己的心裡還是受不了,於是大失所望,甚至對這段感情都發生了質疑。
又比如,自己在某件事上發現了伴侶有什么小心思,同樣的,行為上並不過分,自己心裡也是難以接受,最後質疑感情不純粹了。
這就是明顯的拎不清,本末倒置。
真正的婚姻,是一場看得見、摸得著的合作。只要合作的價值不喪失,還能繼續提供實際的使用價值,那你們的婚姻就是成功的,要允許心思上、情感上的問題。
反過來你問自己,你又能做到自己理想中的那樣嗎?忘我式的投入。
許多在婚姻上失敗的人,往往並不是真的選錯了伴侶,而是對成功的婚姻、幸福的婚姻,有嚴重的定義錯誤問題。
比如靈魂伴侶的感覺,或者一輩子不減溫度的浪漫愛情,才是他們對幸福的定義,對成功的定義。實際上就是從根本上違背了婚姻的本質,對婚姻,也從來沒有正確的認識和態度。
03
婚姻就是婚姻,你不要將它與愛情捆綁,更不要放大它的意義,覺得只要選擇了婚姻,人生中的所有幸福,自然都能得到滿足。
好比一個常見的情況。
許多夫妻,互相之間既具有合作的價值,也能進行相對愉快的合作。從實際出發,這就已經是成功的婚姻了,但他們可能依然認為自己的這段婚姻是失敗的,因為沒有愛情,所以感覺上並不幸福。
其實這個問題很好回答,就一句話。
你的婚姻是成功的,但你人生中的幸福,不是只要婚姻成功,就能全部得到滿足。本質上,你還是缺少自我幸福的能力,或者已經把人生中的幸福,全部與婚姻捆綁在一起了。
換句話說,婚姻的成功,就只是你婚姻的成功,不能代表其他什麼。
把婚姻單獨拎出來,看成一種獨立的存在。再牽強一點來說,婚姻的成功,只是你幸福感中的其中一項,而非全部。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選擇離婚,那接下來哪怕你選到一個再好的伴侶,他也無法滿足你人生中全部的幸福感。哪怕選到一個再好的伴侶,最大意義上,也只能代表婚姻上的經營成功。
其他的幸福,還是需要靠自己,自己給自己幸福,自己讓自己幸福。反過來,你沒有自我幸福的能力,這才是問題的本質。
再反過來說,你的人生該有多可悲,才會想著通過婚姻上的成功,來填補一切的不安與穩定。所以,婚姻就是婚姻,婚姻只是婚姻,它不與,也不應該和任何東西捆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