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看點:
1、限電政策下餐飲行業現狀
2、火鍋老闆如何應對
2022,火鍋人的「苦夏」
今年夏天,高溫熱浪席捲中國,據說60年一遇,地球都要熱冒煙了。
溫度最高的地域,要數川渝地區,像8月23日,成都氣溫高達41度;重慶多日來溫度更是高達45度,太陽底下煎雞蛋、豬中暑也都登上熱搜;樂山連續七天高溫紅色預警,江水水位下降,樂山大佛也露出了佛腳。
更嚴重的是,高溫讓水電廠水位持續下降,甚至見底,這讓水力發電的大省四川,幾乎陷入了黑暗之中。
四川部分水電廠
8月份以來,四川的各大公共區域地鐵、商場、景區、地標建築等紛紛限電,政府也號召居民空調開26℃以上。
除了川渝,中國多地城市也拉響了限電警報,浙江、江蘇、安徽、山東……都下達了限電通告,號召居民節電節水,共渡難關。
高溫、缺水、限電,對餐飲影響巨大,有做海鮮火鍋的老闆告訴餐見君,「因為太熱,生鮮常常變『熟鮮』,一天要損失好幾萬」。
也有老闆說,「高溫、限電讓很多食材快速腐爛,不得不成筐成筐倒掉,看著心疼!」
由於商場限電,很多火鍋店幾乎無法正常運行。
限電下的四川
有人說,今年是過去十年最熱的一年,也可能是未來十年最涼快的一年。
持續的溫室效應,將會使得極端的高溫天氣越來越頻繁,限電、省電、節電,也將成為人們生活的常態。
行業一旦進入「限電時代」,火鍋人該如何應對?
智能廚具的應用,或將成為下一個趨勢
對於餐飲店而言,尤其是火鍋店,對電的依賴度很高,除了冰櫃、空調、抽油煙機、電磁爐等等,特別是開新店,施工進程和廚電定製化匹配是最大難點。
廚電該如何更好地匹配品牌定位、如何更好地提升餐廳效率、如何更好地適應「限電時代」,一系列問題亟待解決。
餐廳後廚
如果聚焦到當下的廚電行業,不難發現,廚電的智慧化進程還需加快,多數廚電尚存在「功能單一、自動化程度低、不夠節電」等問題。
舉個例子,一台普通的電磁爐煮火鍋,如果不手動調節,電磁爐就會一直保持原功率運轉,這其實是一種浪費,因為有些時候,無需讓電磁爐保持一直煮的狀態;而一些老舊的電磁爐,「吃電」更厲害,無形中,白白損失電費。
上的智能廚業創始人吳俊雄介紹,火鍋店在經營過程中,前廳後廚有「五耗」,包括人耗、坪耗、貨耗、時耗和能耗,只有解決「五耗」,才能提升營運效率,保障餐廳收入,而能耗,是關鍵點。
實際上,「前四耗」基本可以通過完善、優化制度來解決,能耗卻只能通過新技術來解決。
深耕智能廚具16年的廣東上的智能廚業,針對餐飲行業的諸多痛點,創新研發出多類智能產品。
在「限電節電」的當下,依據時代需求,上的智能廚業在今年研發出一款節能電磁爐。
上的節能電磁爐
>>一款可以自動調節火候的電磁爐
上的節能電磁爐的功率在800瓦到3000瓦不等,適用於大小火鍋店,與普通電磁爐最大的不同點在於,節能電磁爐多了一個「高敏傳感器」。
這個傳感器存在的意義,是「自動調節火候」。
當湯底沸騰後,節能電磁爐會自動調節功率下降;當顧客下入菜品後,節能電磁爐又能快速升溫,煮沸食材後,再自動減小使用功率,進而達到省電的目的。
節能電磁爐像個識別器,能準確識別「鍋底何時開、菜品何時下、何時該大火轉小火和小火轉大火」,進而執行節能的指令。
>>一款電磁爐,為你節省12—18萬
一般說來,餐飲企業會將收入的6%用於廚電採購,但能耗這一塊,火鍋老闆們很少考慮在廚電採購的預算中。
「像節能電磁爐,能夠自我調節溫控,最大程度地利用使用功率,100台2000瓦的節能電磁爐,一年下來,平均能為火鍋店節省12—18萬元。」吳俊雄說。
>>節能電磁爐,解放服務員,提升餐廳運營效率
除了省錢,節能電磁爐還能提高餐廳運營效率——服務員們不用再四處忙著為顧客調節火候了。
這就使得服務員們能從瑣碎的小事中解放出來,去做好其他服務。
理想的廚房
寫到最後
當下,火鍋行業正處於疫情重創後的恢復期,隨著產品、運營和商業模式的創新,業態也逐漸迎來新的發展活力,標準化、自動化、智能化、環保化,將成為火鍋行業的新趨勢。
未來的餐飲行業,將會因為智能廚電而實現高效增長,在管理運營和人員效率上,也會大幅提升。
廚具,只是工具,美食之美,還在於人之初心,智能廚具改變的是傳統後廚的形式與流程,卻不會改變食材的味道與匠人的情懷。
從這個角度講,智能廚具更像是為廚師打通了任督二脈,讓中華菜肴進入一個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