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面孔郭若天被重用,專業能力出色,搭檔朱廣權不落下風

2022-06-28     卡卡西里門小哥哥

原標題:央視新面孔郭若天被重用,專業能力出色,搭檔朱廣權不落下風

快節奏的生活和網際網路的發展讓人們的生活進入碎片化信息時代,同時接受的信息來源於四面八方,在「自媒體、多媒體、多渠道」的時代,從品類、質量等方面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近年來,大家在央視頻頻見到新面孔的出現,這種現象既有她們自身的因素,也有來自於大眾需求的變化與提高。

搭檔朱廣權不落下風

郭若天搭檔朱廣權開啟了央視的又一場直播活動。相信這兩位大家一定不陌生,一位是後起之秀,一位是近年來憑藉押韻段子出圈的老主播。

有觀看直播的人疑問,郭若天這樣一位年輕且「資歷尚淺」的新人為什麼能夠被央視這麼看重?

首先,體現在網絡時代觀眾對主持人的認同變化。

新媒體環境下,受眾的口味發生重大改變,不再過於追求過於板正的形象,只靠字正腔圓的播報已經難以吸引年輕群體。

隨著新技術、多渠道的媒體發展,傳統媒體出現滑落趨勢,越來越少有人願意等待準點去觀看一場完完整整的新聞。因為碎片化信息的接收,更多的人是有選擇性的,即使不看新聞節目,也能獲取到新聞消息及內容。

因此,在這種前提下,所謂的「人氣」就逐漸變得很重要。

除了完成本職主持工作之外,主持人不斷累積自己的市場熱度以及觀眾認可度同樣是一份特殊的目標。

最典型的主播就是「王冰冰」。以甜美可愛的形象出現在觀眾視野內,一傳十,十傳百後,擁有了較高的人氣與熱度,觀眾願意為了她、奔著她而去觀看可能原本根本就不會在意的新聞節目。

有人調侃道:因為她們的存在,節目的收視率會暴漲。

與王冰冰相比,同樣是記者轉型的郭若天,面容姣好、溫婉大氣且端莊。在專業主持之餘又透露出年輕人喜愛的「幽默風趣有梗」。

在直播中與朱廣權的段子層出不窮,令原本衝著朱廣權的觀眾們同樣眼前一亮,吸引了一眾「流量」。

專業能力出色

其次,新媒體時代對央視主持人邏輯思維、專業知識能力的考驗很強。

郭若天小時候多次參加過省級的演講比賽,並且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理論上她是接受過系統的學習的。

在畢業之後,郭若天通過層層篩選進入了央視工作。

最初她的工作其實是一名記者。她出現在觀眾面前時,並沒有職場新人以及年輕人身上的那種浮躁,相反,人們對於她的評價都是「成熟穩重」這樣的詞眼。

無論是採訪對象的選擇還是採訪場地的選擇,郭若天沒有任何怨言,總是以「做好現場報道,才能為公眾提供更加鮮活生動的信息」作為她的責任與使命。

在記者轉型主播的這段時間裡,郭若天僅僅用了兩年。已經算得上是「麻利得很」,也可謂是她自身出色的表現所帶來的「必然結果」。

之後,觀眾們發現,在央視頻道《第一時間》欄目組,多出了郭若天這個人,要知道在一檔老牌節目中,優秀的主播比比皆是。她雖然在這些主播中年輕且「資歷尚淺」,業務能力卻一點都不差。

在《第一時間》欄目,郭若天通過播報積累了大量關於做一名主播的經驗,能力與水平都有了質的飛躍,同時觀眾們也對她逐漸熟悉起來。

市場需求下的創新

俗話說:是金子在哪兒都會發光的。郭若天自身獨具特色的閃光點無論在記者行業亦或是主播領域,都令觀眾不排斥、甚至欣然接受。

另外,最主要的一點是在時代發展變化的大環境下,央視選擇推陳出新,給予了這些優秀主播和新面孔們一個展示的舞台。

如果沒有時隔多年又舉辦的《主持人大賽》,觀眾們可能不會知道那個在蘇州電視台活潑的女主播王嘉寧(現擔任今日說法主播)是誰;不會知道充滿詩情畫意的李七月是誰;如果沒有《中國詩詞大會》,觀眾們可能不會知道龍洋是誰。

新面孔的重用,「郭若天們」的出現,正是市場的需求所在。

由於有了更好的主持機會,如果新的主持人一次又一次呈現出良好的主持效果,觀眾們有與以往老主播不同的視覺體驗感,就會對她們讚許,被她們所吸引、為節目內容所吸引,從而是對整個節目的肯定。

在央視的某些節目得到肯定後,央視就會有更大的動力製作與推出更好的欄目作品,同時又給這些主持人們更大的主持舞台去發揮,從而形成良性循環。

當然,從節目製作方的角度出發,自然也需要有能力的年輕主持人來填補主持陣容的空白。

努力與實力並存,腳踏實地前進

郭若天入職央視財經頻道之後,其實《第一時間》的亮相併沒有給她帶來巨大的知名度,受限於工作時間以及頻道自身的收視率。

即使後來又在《天下財經》這個午間檔的欄目中主持,在年輕主持人中也不算特別突出。

真正讓她被關注的契機是在同年《央young之夏》的舞台上。

她在一眾主持人中顯得尤為突出,而後央視也開始給予這位年輕人更多不同的工作機會,與孟湛東搭檔中央電視台財經頻道的晚間財經資訊節目《經濟信息聯播》。

另外,這次機會讓她的舞台也不再僅僅局限於新聞節目。

郭若天開始與任魯豫搭檔音樂節目《唱出我的心聲》。二人主持配合默契,她在與老前輩合作絲毫未見膽怯之色。後來又參與了22年網絡春晚的錄製。

這些都是央視給予郭若天的工作機會,但是更準確來說是郭若天通過自己的努力爭取到這些主持機會。

結語

屬於郭若天的路還有很長,她仍然需要一步一個腳印、扎紮實實走好每一步,通過量變形成質變。

青年主持人需要機會,更加需要把握機會,郭若天做到了這一點,相信她的主持之路今後會充滿光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576e3a995d22e5464b74ed97c08c1c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