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億產業」劇本殺納入監管

2022-08-12     民生周刊

原標題:「百億產業」劇本殺納入監管

《民生周刊》全媒體記者郭鵬

全文2247字,閱讀約需2.2分鐘

劇本殺的根本在於劇本,經營者只有選擇健康、高品質的劇本,才能讓這個行業持續發展。

劇本殺的根本在於劇本,經營者只有選擇健康、高品質的劇本,才能讓這個行業持續發展。

近日,文旅部、公安部等五部門聯合出台《關於加強劇本娛樂經營場所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首次將劇本殺、密室逃脫等近年來發展快速的劇本娛樂經營場所新業態納入管理,在強調實行告知性備案、嚴格內容管理的同時,也對未成年人保護、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等此前經營過程中備受關注的問題進行了規範。

《通知》的出台,對行業有何影響?

「好事,絕對是好事!」在北京開了5年劇本殺門店的崔凱告訴《民生周刊》記者,目前的劇本殺市場,確實存在一些店家為了引流,打著暴力、恐怖甚至色情的擦邊球,導致整個行業受到指責。

崔凱認為,劇本殺的根本在於劇本,經營者只有選擇健康、高品質的劇本,才能讓這個行業持續發展。「經過快速的粗放發展,劇本殺納入監管範圍、規範化發展將成為行業必經之路。」

「刺激」不是暴力和黃色

劇本殺,即劇本推理,是玩家到實景場館,體驗推理性質的項目。劇本殺的大概規則是,玩家選擇人物,閱讀劇本,搜集線索後揭開秘密或者找出故事裡隱藏的真兇。

劇本殺正是靠著新穎的娛樂方式和社交屬性,近幾年迅速占領青年群體的娛樂消費市場。

據《2021年中國「劇本殺」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全國劇本殺門店數量由2400家飆升至1.2萬家,到2020年底增長至超3萬家,2021年中國實體劇本殺市場規模已經超過了120億元。

2021年中國消費者偏好的線下潮流娛樂方式中,劇本殺以36.1%排名第三,僅次於看電影和運動健身。

35歲的林維,算是一個劇本殺的資深玩家,已經玩過50多個劇本。

林維向《民生周刊》記者表示,自己之所以喜歡玩劇本殺,就是為了體驗超現實的刺激。他說,劇本殺的熱點劇本,不外乎古裝、懸疑、命案等,現在出現的一些空間裝修、燈光音效都很逼真的沉浸式場館,更是讓玩家有了更好的體驗。

「所以說,刺激並不代表就一定要有暴力和黃色。」林維說。

但是,正如劇本殺店主崔凱所說,總有一些店家會以黃色、暴力的內容來當噱頭。這樣的劇本,受影響最大的,無疑是未成年人。而此次《通知》就專門提出,要加強對未成年人的保護。

《通知》要求,劇本腳本應當設置適齡提示,標明適齡範圍;設置的場景不適宜未成年人的,應當在顯著位置予以提示,不得允許未成年人進入;明確除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外,劇本娛樂經營場所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劇本娛樂活動。

崔凱說,玩劇本殺的未成年人大多以高中生居多,但是未成年人在全部玩家中的占比僅是少數。

儘管如此,崔凱依然支持《通知》中提及的對未成年人保護的要求。在得知《通知》的相關內容後,崔凱就第一時間在門店門口掛出「未成年人非節假日不得入內」的提示。

而對於劇本殺的「靈魂」,也就是劇本的管理,《通知》要求實行告知性備案。店家必須將所使用的劇本腳本名稱、作者、簡介、適齡範圍等信息,通過全國文化市場技術監管與服務平台,報當地文旅部門備案。同時還強調,新增劇本腳本,或者劇本腳本的故事背景、劇情等主要內容發生實質性變化的,也應及時備案。

開在河北廊坊燕郊鬧市區的劇本殺門店。圖/郭鵬

劇本殺,即劇本推理,是玩家到實景場館,體驗推理性質的項目。劇本殺的大概規則是,玩家選擇人物,閱讀劇本,搜集線索後揭開秘密或者找出故事裡隱藏的真兇。

劇本殺正是靠著新穎的娛樂方式和社交屬性,近幾年迅速占領青年群體的娛樂消費市場。

據《2021年中國「劇本殺」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全國劇本殺門店數量由2400家飆升至1.2萬家,到2020年底增長至超3萬家,2021年中國實體劇本殺市場規模已經超過了120億元。

2021年中國消費者偏好的線下潮流娛樂方式中,劇本殺以36.1%排名第三,僅次於看電影和運動健身。

35歲的林維,算是一個劇本殺的資深玩家,已經玩過50多個劇本。

林維向《民生周刊》記者表示,自己之所以喜歡玩劇本殺,就是為了體驗超現實的刺激。他說,劇本殺的熱點劇本,不外乎古裝、懸疑、命案等,現在出現的一些空間裝修、燈光音效都很逼真的沉浸式場館,更是讓玩家有了更好的體驗。

「所以說,刺激並不代表就一定要有暴力和黃色。」林維說。

但是,正如劇本殺店主崔凱所說,總有一些店家會以黃色、暴力的內容來當噱頭。這樣的劇本,受影響最大的,無疑是未成年人。而此次《通知》就專門提出,要加強對未成年人的保護。

《通知》要求,劇本腳本應當設置適齡提示,標明適齡範圍;設置的場景不適宜未成年人的,應當在顯著位置予以提示,不得允許未成年人進入;明確除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外,劇本娛樂經營場所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劇本娛樂活動。

崔凱說,玩劇本殺的未成年人大多以高中生居多,但是未成年人在全部玩家中的占比僅是少數。

儘管如此,崔凱依然支持《通知》中提及的對未成年人保護的要求。在得知《通知》的相關內容後,崔凱就第一時間在門店門口掛出「未成年人非節假日不得入內」的提示。

而對於劇本殺的「靈魂」,也就是劇本的管理,《通知》要求實行告知性備案。店家必須將所使用的劇本腳本名稱、作者、簡介、適齡範圍等信息,通過全國文化市場技術監管與服務平台,報當地文旅部門備案。同時還強調,新增劇本腳本,或者劇本腳本的故事背景、劇情等主要內容發生實質性變化的,也應及時備案。

開在河北廊坊燕郊鬧市區的劇本殺門店。圖/郭鵬

「包容審慎」式管理

店家崔凱說經營劇本殺的門檻很低,最簡單的只要幾間屋子就可以,而為了節省投入開支,一些劇本殺門店會開在居民樓或者地下室里。

記者注意到,本次《通知》中就提到「劇本娛樂經營場所不得設在居民樓內、建築物地下一層以下(不含地下一層)等地」。

崔凱表示,這條規定一旦落地,那些店鋪位置不合規的,要麼閉店,要麼搬家。「好在《通知》明確,給了一年的過渡期,可以讓已經入局的商家有充足的時間作出調整。」

有網絡信息顯示,不少從業者在表達對監管支持的同時,也擔心監管趨緊後會影響行業的活力。他們希望政府加強監管,在守住底線的情況下,能給予行業較為自由的發展空間。

業內知名劇本殺品牌環球魔力創始人李詠認為,《通知》的要求和實際落地之間,一定有很多差異化因素或是各個城市實際情況不同,「希望能在落地的時候,不要『一刀切』,多和本地從業者溝通,了解落地的一些難題,給予配套和支持。這樣行業的參與者,也會更積極高效地配合。」

對此,中國文化娛樂行業協會秘書長孔明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通知》採用了與傳統文娛行業不同的管理理念和方式,通過備案、設置過渡期等要求將「包容審慎」思想貫穿始終;強調通過行業組織,用自審、培訓等自律的方式,在產業前端建立防火牆,提升行業自我管理意識和能力,以此作為行政管理的有效補充。他認為,這些內容充分反映出相關部門管理思路和能力的進一步優化,管理目標和方式更貼近市場。

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法律系主任鄭寧認為,本次《通知》有一大亮點,創新監管方式,監管重點從傳統的事前審批轉向事中事後監管,建立協同監管機制,形成監管合力。

崔凱表示,將會在《通知》規定的一年政策緩衝期內做好合規手續的備案辦理,並根據《通知》內容比照自己的店鋪進行合規化改進。崔凱堅信,只要劇本殺行業的廣大從業者把合規工作做到位,劇本殺產業必定會贏得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

店家崔凱說經營劇本殺的門檻很低,最簡單的只要幾間屋子就可以,而為了節省投入開支,一些劇本殺門店會開在居民樓或者地下室里。

記者注意到,本次《通知》中就提到「劇本娛樂經營場所不得設在居民樓內、建築物地下一層以下(不含地下一層)等地」。

崔凱表示,這條規定一旦落地,那些店鋪位置不合規的,要麼閉店,要麼搬家。「好在《通知》明確,給了一年的過渡期,可以讓已經入局的商家有充足的時間作出調整。」

有網絡信息顯示,不少從業者在表達對監管支持的同時,也擔心監管趨緊後會影響行業的活力。他們希望政府加強監管,在守住底線的情況下,能給予行業較為自由的發展空間。

業內知名劇本殺品牌環球魔力創始人李詠認為,《通知》的要求和實際落地之間,一定有很多差異化因素或是各個城市實際情況不同,「希望能在落地的時候,不要『一刀切』,多和本地從業者溝通,了解落地的一些難題,給予配套和支持。這樣行業的參與者,也會更積極高效地配合。」

對此,中國文化娛樂行業協會秘書長孔明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通知》採用了與傳統文娛行業不同的管理理念和方式,通過備案、設置過渡期等要求將「包容審慎」思想貫穿始終;強調通過行業組織,用自審、培訓等自律的方式,在產業前端建立防火牆,提升行業自我管理意識和能力,以此作為行政管理的有效補充。他認為,這些內容充分反映出相關部門管理思路和能力的進一步優化,管理目標和方式更貼近市場。

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法律系主任鄭寧認為,本次《通知》有一大亮點,創新監管方式,監管重點從傳統的事前審批轉向事中事後監管,建立協同監管機制,形成監管合力。

崔凱表示,將會在《通知》規定的一年政策緩衝期內做好合規手續的備案辦理,並根據《通知》內容比照自己的店鋪進行合規化改進。崔凱堅信,只要劇本殺行業的廣大從業者把合規工作做到位,劇本殺產業必定會贏得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體編輯部

原文刊載於2022年第16期《民生周刊》雜誌

原標題:《「百億產業」劇本殺納入監管》

《民生周刊》記者 郭鵬

編輯:姜玉函、覃琳娜(實習生)

責任編輯:劉燁燁

主編:崔靖芳

「人民名品」

了解不一樣的「人民」國貨,打造非凡的民生「名品」。

「人民旅遊」

分享你的遊記與攻略,展示你的美景與美食,代你體驗不一樣的風景與風情。

「民生周刊」

人民日報社主管主辦 ,中國唯一專注民生的新聞周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4d186fb994e4175b4b39126c9013f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