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人的奧運故事|無緣巴黎奧運會 楊倩講述背後的經歷

2024-07-29     甬派

寧網編前語

百餘年中國奧運史,漫天星斗燦爛,寧波人的身影輝映其中。

巴黎奧運會即將開始,中國寧波網帶您在回憶中感受奧運精神的力量,在故事裡追憶拼搏奮戰的瞬間,探尋奧運史上寧波兒女的英姿風采。

每一個故事都是一位寧波人與奧運之間的珍貴記憶,為當下帶來更多的感動和啟示,展現「奧運冠軍之城」的風采與底蘊。

楊倩在射擊訓練中。圖源受訪者

中國寧波網見習記者 龔旭琪 實習生 楊羽 王潤澤

7月27日,盛李豪、黃雨婷成為巴黎奧運會首金獲得者。而在上一屆東京奧運會上,射落第一枚金牌的是寧波運動員楊倩。

「坦然、不留遺憾」,在接受記者專訪時,楊倩如此形容東京和巴黎中間的時光。

射落首金

東京奧運會女子10米氣步槍決賽,最後一輪,楊倩落後加拉什娜0.2環。

加拉什娜率先擊發,8.9環;楊倩緊隨其後,9.8環,逆轉奪冠。

回顧東京之旅,楊倩其實對決勝局的表現並不滿意,「我聽到對手先擊發了,加上我的想法比較多,所以自己可能受到了影響,導致最後打得不是特別好。」

楊倩在東京奧運會上。圖源新華社

真實的氣步槍靶子,直徑4.55厘米,靶心直徑只有0.5毫米。首金競爭,壓力從靶傳遞到人。

「打之前肯定想做到最好,抱著這樣的想法,我當時的瞄扣配合不自然,都沒有到10環。」楊倩回憶,打完後她並不知道對手的成績,心裡有一點失落,「扣完扳機扭頭,發現教練們在歡呼,我才看了一眼顯示成績的螢幕,反應過來拿到了金牌。」

楊倩表示,女子10米氣步槍項目結束後,還有10米氣步槍混合團體比賽的爭奪,所以沒有機會接觸社交媒體,最初意識不到大家對首金的重視。「兩場比賽結束後,一下子得到了非常多的關注,那時挺開心的。」

楊倩在東京奧運會上。圖源新華社

無緣巴黎

從東京到巴黎,楊倩的名字沒能出現在巴黎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大名單當中。

早在2022年,楊倩在當年的全國射擊錦標賽(步、手槍項目)暨國家步、手槍射擊隊開羅世錦賽選拔賽中,落選世錦賽名單,總體選拔賽成績未能進入前三。

「巴黎周期前兩年,自己思想和心態上跟備戰東京奧運會前的情況有些不一樣。可能受到各個方面的影響,包括自己對自己的要求也變得更加苛刻,射擊的時候不再像以前一般自如,狀態沒能達到預期。」楊倩慢慢地說。

回顧那段時光,楊倩的語氣顯得坦然自若。在她的描述里,這種坦然是在逐步接受失敗的過程中產生的。

楊倩在訓練中。圖源受訪者

「競技體育,意味著有能力者居上。我們國家現在的整體射擊水平居於世界一流,國內比賽可能會超越世界比賽前八名的水平。」楊倩說,整個選拔周期非常長,採取積分累積制,其實她在中間某個時間點就知道不能去奧運會了。

楊倩淡淡地說:「我覺得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有當下來說對自己最重要的事情,把現階段應該去做的,想要去做的事情完成好,也不會有過多的遺憾。」

事實上,從2010年接觸射擊至今,楊倩一直身體力行貫徹著這句話。

訓練、學習

10歲那年,楊倩與射擊結緣。「我練射擊一年多的時候,有一陣不想繼續練下去。」楊倩說,當時還在打基礎的階段,練得更多的是耐性。

日復一日枯燥地訓練,楊倩一時心生厭煩,「射擊過程中,需要用手把槍給支起來,尤其是50米三姿這個項目,特別在跪姿和臥姿訓練中,時間一久槍皮帶就會勒得手出血,練的過程非常疼。」

後來父母來做她的思想工作。楊倩告訴記者,媽媽來了之後告訴她,射擊是自己選的路,要為自己做的決定負責。「媽媽走的時候不帶我回去,我也沒有能力離開,只剩下訓練一條路可以走。」

慢慢地,楊倩的成績打破浙江省青少年紀錄;接著,她又打破世界青年紀錄;再從清華大學射擊隊,到東京奧運會參賽名單。堅持成為一件順理成章的事情。

楊倩從清華大學畢業。圖源受訪者

除了運動員這個身份之外,楊倩還是清華大學的學生。

「大學裡訓練有個固定的安排,學校把我們的課程都安排在上午,下午有時間進行訓練。」楊倩說,不管是學習還是訓練,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都要儘可能地投入,以期高質量地完成。

今年6月,楊倩順利完成清華大學本科階段的學習,即將開啟研究生生活。「從9月開始,我會在清華大學社科學院攻讀體育學;訓練方面也將盡力做好,會繼續參加國內外的各種比賽。」楊倩說。

楊倩透露,寒暑假隊里會放假一周,她經常選這個時間回寧波看看。

採訪最後,楊倩寄語寧波的射擊小將們,「儘自己所能去努力,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不管結果如何,如果自己對過程滿意,那樣就可以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2e5124df588fb1f6a783a38a59f4d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