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僅5.5分,《時空畫師》被質疑「內定」,中國科幻匪淺?

2023-12-05     娛樂資本論

原標題:豆瓣僅5.5分,《時空畫師》被質疑「內定」,中國科幻匪淺?

作者 | 葦箋

昨日,2023年雨果獎投票結果公開,此時距離頒獎日10月21日已經過去一個多月。

今年在成都舉辦的世界科幻大會吸引了眾多目光,雨果獎的頒布更是讓關注度達到頂峰。本次中國科幻創作者共獲得三個雨果獎獎項,創辦於2020年的《零重力報》獲得最佳粉絲雜誌,趙恩哲獲得最佳職業藝術家,其中獲得關注最多的,是海漄創作的《時空畫師》獲得最佳短中篇小說獎,其90後銀行職員的身份還引發了一陣「月亮與六便士」的討論。

但在頒獎高光過後,《時空畫師》引發了不小爭議。一些科幻讀者認為這部作品質量不高,無法代表「中國科幻」,也有人發現作者海漄是簽約八光分的作家,而八光分與成都世界科幻大會關係匪淺。

更重要的是,與一直以來宣傳的「科幻文學諾貝爾獎」定位不同,雨果獎並不是由專業評審機構選出,而是花錢成為世界科幻協會會員後就具有提名和投票資格。這種評選機制導致雨果獎的評選結果很不穩定,劉慈欣憑藉《三體》獲得雨果獎的2015年,就曾受到與刷票相關的「小狗門」事件影響。

娛樂資本論嘗試聯繫八光分詢問《時空畫師》獲獎的程序問題,但對方表示不再回應。

或許我們應該對一個花錢就能投票、僅有小部分人參與的獎項祛魅,真正關注中國科幻文學創作與產業鏈完善。

豆瓣僅5.5分,《時空畫師》被質疑「內定」

《時空畫師》以《千里江山圖》為線索,講述了北宋畫師趙希孟在死後進入高維世界,意識附身於調查員周寧身上,帶其在異度空間裡回顧自己一生的故事。據公開報道,《時空畫師》屬於系列作品,以警察周寧、野生歷史學家胡炎、文物修復師陳雯為主要人物。他們加入「異常事件局」,以現代科學破解一些離奇怪異的事件。

《時空畫師》獲獎後,刊載這篇小說的《銀河邊緣009:時空畫師》在豆瓣上的評分就一路下跌,如今只有5.5分。目前這本書在微信讀書上的推薦值也只有15.7%,屬於「爛書一本」。負面評價主要認為這部作品文筆一般,敘事斷裂,比起科幻更接近「玄幻」,更像是起點網的網文文風,難以代表中國科幻文學的真正水平。

今年雨果獎的投票結果公布時間晚於往年也加劇了質疑聲。一般世界科幻大會在結束後很快就能發出投票明細,但這次的投票結果發布延遲了一個多月,且目前發出的是最終決選的結果,入圍作品的投票明細還需要延後公布。

另一質疑點在於,《時空畫師》作者海漄是八光分文化的簽約作者,在獲獎前知名度並不高。而八光分與成都科幻大會關係緊密。2021年,成都市科幻協會成立,八光分為主要發起單位之一,這一協會也成為成都「申幻」的主力。

在投票階段,八光分也曾在公眾號「拉票」

《時空畫師》編輯田興海回應作品獲獎原因時提到,可能與今年首次引入了非英語作品可直接參與評獎的規則有關,「和《時空畫師》同組別的其他幾篇作品都是英語作品,而且少見譯本,所以國內讀者能最方便讀到的就是《時空畫師》,這算是占據了一點主場優勢。」在獲獎後,《時空畫師》迅速接到了十幾家影視改編邀約,也被質疑「評獎是為了方便影視化」。

質量褒貶不一、投票明細延後公布,以及八光分的複雜背景,讓《時空畫師》在獲獎後頻遭質疑。除此之外,雨果獎本身的評選機制也讓結果操縱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雨果獎祛魅:獎捧人還是人捧獎?

《時空畫師》獲雨果獎遭質疑的前提,是大眾認為這一獎項含金量高,《時空畫師》德不配位,但事實果真如此嗎?

雨果獎正式名稱是「科幻成就獎」,其設立是為了紀念「科幻雜誌之父」雨果·根斯巴克,自1953年開始在每年的世界科幻大會期間頒發。

一直以來,雨果獎被譽為「科幻文學屆的諾貝爾獎」,但比起諾貝爾獎的專業評審機制,雨果獎是由世界科幻大會的會員評選,任何人只要交會員費並填寫個人信息就能成為會員並擁有投票資格。2023年成都科幻大會官網顯示,今年的會員費是320元。

因此,「雨果獎」是由當下關心雨果獎並為之投票的一小部分讀者選出,並不一定能選出當年最好的作品。因為花錢買會員就能擁有投票資格,這種投票也極有可能受到刷票影響。

2015年,「悲傷小狗(SadPuppies)」和「狂暴小狗(RabidPuppies)」兩個組織就通過刷票操縱雨果獎提名和獲獎名單,讓雨果獎的投票數從往年1000多票飆升至5653票,甚至有作家宣布退出雨果獎的評選。

昨日2023年雨果獎投票明細公布後,有網友發現,今年的雨果獎獲獎項目的偏向性特別明顯,19個類別中只有3項走到第6輪投票決出最終結果,最佳短篇、最佳相關作品、最佳專業雜誌三個獎項更是在第一輪投票時決出勝負,也就是超過50%的選票都集中在一部作品上。而2022年的雨果獎19個獎項都需要到第6輪才決出勝負。

值得注意的是,雨果獎的投票程序是對入圍作品進行喜愛程度投票。這一獎項往年投票總額並不算多,今年參與提名的僅有1847個有效投票,最終決選也只有1674個最終投票,2022年芝加哥世界科幻大會也只收到2235張有效投票。在總票數數量較少的情況下,拉票甚至刷票能影響投票結果的可能性也更大。

雨果獎的百度搜索指數在劉慈欣獲獎後達到第一個巔峰

回到最初,從劉慈欣憑藉《三體》獲得雨果獎開始,這一獎項在國內引起廣泛關注。有網友認為,其實是《三體》讓人們抬高了對雨果獎含金量的判斷,並非是雨果獎讓《三體》聲名大噪。JK·羅琳的《哈利波特與火焰杯》也曾獲得過2001年的「雨果獎」,當時哈利波特系列作品已獲成功,很難說是獎項捧出了作者。

儘管雨果獎和星雲獎仍然是目前科幻文學屆最重要的兩個獎項,但我們需要對獎項本身「祛魅」,中國科幻產業的發展,需要更多IP開發百花齊放,需要產業鏈的完善與升級,也需要科幻生長的氛圍與土壤,而不是僅僅關注一部作品、一個獎項、尤其是海外獎項的興衰與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0abf0a09949a04e8715c3ce3cd579e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