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有千年歷史的江南古鎮,不少遊客千里迢迢來這「割肉」、「打醬油」

2023-05-26   三姐姐

原標題:一座有千年歷史的江南古鎮,不少遊客千里迢迢來這「割肉」、「打醬油」

這是一座有千年歷史的江南古鎮,非常低調,不少遊客千里迢迢來到這裡只為了「割肉」、「打醬油」。

說實話,對於這座江南古鎮,我也是前兩年才知道,而且是從一張攝影作品中看到的,那張圖片中記錄了江南水鄉臨近春節時到處掛滿臘腸、臘肉、臘鴨的場景,有一種暖暖的生活氣息。

沒錯,這就是紹興的安昌古鎮,許多人和我一樣,來這裡就是衝著江南的腊味來的;但只有真正走進安昌,才能了解它的歷史和獨特的味道。

很慶幸我這次紹興之行沒有錯過這座千年古鎮,其實那天上午我先去了柯岩景區,走了很多路,中午又到魯鎮看社戲,已經非常疲憊了,要不是咬咬牙堅持下來,差一點就放棄了安昌古鎮的行程。

昨天,我說道了安昌自古盛產師爺,今天想再講講安昌的腊味,而且要先從安昌的醬油說起。

紹興醬油的歷史,堪比黃酒的歷史。安昌自古就是「醬缸」的匯聚之地,特別是創建於1892年的中華老字號——仁昌醬園,一百多年來,仍原汁原味地保持著傳統曬制醬品的工藝,仁昌生產的每一瓶醬油,都要在大曬場裡曬夠180天。

優質的醬油,造就了安昌獨有的醬臘。所以安昌的腊味,有別於其他地區,是要先用醬油和紹興黃酒腌過再晾曬,每年冬至之後,安昌家家戶戶的屋檐下懸掛著醬鴨、醬排骨、魚乾、醬鵪鶉、臘腸等,遠遠望去,油光閃閃,蔚為可觀。

雖然我這次來的時間不是腌制醬臘的季節,但漫步安昌古鎮,臨河街市的檐廊下,依然懸掛著各種腊味,構成了江南水鄉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作者簡介】三姐姐: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專欄作家、旅行家。

【版權聲明】圖文版權歸三姐姐所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