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凡四世的改革:他讓俄國遠離了西方,駛向了專制主義的東方

2020-04-20     北斗維斟

從15世紀到16世紀,在伊凡三世和瓦里西三世的努力下,俄國已經基本實現了國家的統一,全國的經濟文化也處於恢復和發展之中。1533年,瓦西里去世,他留下了一個面積達到280萬平方公里的龐大國家,以及種種的社會矛盾。當伊凡四世繼位後,國家內部的矛盾已經上升為了社會的主要矛盾。在艱苦卓絕的政治鬥爭中,伊凡四世通過鐵血、恐怖的手腕來為俄國的命令掌舵,最終讓俄國這艘古老的大船駛向了東方。

一,伊凡四世:一個性格扭曲的沙皇

瓦里西三世期間,俄國基本實現了統一,但是俄國內部的社會矛盾開始暴露了出來。這些矛盾主要有:一,農民、農奴和土地占有者(貴族、教會)的矛盾。當時有三分之一的土地被教會占據了,還有大部分被大貴族占據;二,君權和大貴族的矛盾。俄國的貴族分為大貴族(波雅爾)和小貴族兩類,大貴族也就是血緣貴族,他們的權力是世襲的,包括原來各羅斯公國的王公。小貴族是封地貴族,類似地主。俄國統一後,貴族勢力強大,處處限制君權的擴大;三是教會和君權的矛盾。教會占有大量的地產,控制了俄國的經濟命脈,同時也反對君主專制的建立。

1533年,瓦西里去世前立下遺囑,指定只有三歲的兒子伊凡為繼承人,格林斯基和別列斯基成為輔政者。瓦西里剛一去世,各大貴族就陷入了權力鬥爭之中。伊凡的童年時代就一直生活在政治鬥爭的陰影下。

最初是伊凡的母親葉蓮娜攝政5年,她繼續推行了瓦里西三世的中央集權措施,限制貴族和教會,修建防禦工事抵禦外侵。攝政期間鎮壓了安德烈等貴族的叛亂。1538年,她突然去世,據說是被大貴族毒害的。此後,俄國朝政由叔伊斯基控制,他大肆剪除政敵,殺害了眾多大臣。叔伊斯基還經常到皇宮中威脅恐嚇伊凡。1543年,格林斯基開始掌權,他唆使伊凡放狗咬死了叔伊斯基。

在這種險惡的政治環境下長大的伊凡有了扭曲、變態、冷漠無情、孤傲多疑的性格。最喜歡的「遊戲」就是爬山克林姆林宮的塔樓,將貓從塔樓上扔下,看著貓被活活摔死。

1547年1月,17歲的伊凡正式加冕為伊凡四世,並成為了俄國歷史上第一位正式稱沙皇的君主。沙皇的本義就是古羅馬的獨裁者——凱撒,在羅馬帝國時代,凱撒這個稱號就是皇帝的意思。伊凡稱帝,標誌俄國從貴族政體轉為君主專制政體


二,前期的政治改革:以溫和手段加強了中央集權

伊凡繼位那一年,莫斯科很不安定。當年6月,莫斯科出現一場火災,導致2.5萬所房屋被燒毀,8萬人流離失所。人們認為大火是格林斯基家族引發的,於是攻入了克林姆林宮。在這場起義中,格林斯基家族的勢力從此衰落,他本人最後被伊凡四世處死。從此,伊凡真正掌握了俄國的最高權力,開始了加強集權的政治改革。

伊凡四世

首先,伊凡四世組建了最新的國家最高權力機構。1549年,他將擁護改革和沙皇專制的貴族和教會上層人士集中在自己的周邊,形成了「重臣會議」,也被稱為「近臣杜馬」。當年2月,伊凡四世又召開了俄國歷史上第一次縉紳會議,會議主要是俄國的大貴族、小貴族、教會、市民等階級的代表參與。從此之後,縉紳會議成為了俄國最高的決策機構,俄國的等級君主制建立。



第二,就是編撰新的國家法典。1550年,新的法典編撰完成,因此被稱為《1550年法典》。法典總體上是對伊凡三世時期的《1497年法典》的繼承和發展,並且對農民和農奴的控制更加嚴格。新法典最大的特色是削弱貴族的權力,如加強了沙皇政府的權力,削弱貴族總督的權力;將司法權集中於中央,廢除了王公在領地的司法權;廢除了地方食邑制度,推行官僚制度,地方官員由地方選舉產生,對沙皇負責。

第三,中央政府機關的改革。他廢除了伊凡三世時代龐雜的機構,設置新的政事廳為具體行政部分,類似於中國的「部」,如軍事政廳、封地政廳(管理地產)、外交政廳、財政政廳、治安政廳、刑事政廳,在新建並的地區設立中央政府代表的綜合政廳,如喀山政廳、西伯利亞政廳。這些政廳的長官基本都是中小貴族擔任,這就防止了大貴族勢力的膨脹。

第四,經濟方面的改革。伊凡四世的經濟改革主要是削弱教會和貴族的經濟勢力,在經濟上增強中央集權。主要的措施有:廢除了教會、修道院不納稅的特權;重新丈量土地,重新確立稅收的標準;給中小貴族特殊照顧,使得他們勢力提升,有利於限大貴族。但是伊凡四世的經濟改革嚴重加強了農民的經濟負擔,使得俄國農奴問題越來越嚴重。

伊凡四世


第五,軍事方面的改革。首先,伊凡三世撤銷了軍隊中的腐敗無能的大貴族將領,提高了中小貴族的地位;頒布兵役法,規定大貴族和中小貴族在統一標準下服役;組建3000人的射擊軍(火槍兵),這是俄國第一支常備步兵軍隊,專門保衛莫斯科和沙皇,類似於中國古代的禁軍;建立了第一次炮兵部隊,讓炮兵成為了獨立的兵種。火槍兵和炮兵的建立,增加了沙皇的軍事實力,為沙皇的權力擴張提供軍事保障。

第六,宗教方面的改革。宗教方面的改革主要是限制宗教的經濟實力。1551年,伊凡四世提出取消教會的地產,沒收其土地,結果遭到了教會的拒絕。後來教會和伊凡四世達成了妥協,允許將瓦里西三世捐贈給教會的土地收回,並且之後任何捐贈土地必須經過沙皇的同意。

三,伊凡的恐怖政策:讓俄國走向深淵

伊凡四世的改革在當時是符合俄國的歷史發展的,他主要是通過提高中小貴族權勢的方式來抑制大貴族和教會的勢力,最終加強中央集權。伊凡四世親政的前期,國家總體比較穩定,改革能夠得以推行。然而在後期,由於對外戰爭頻繁,國家處於多事之秋,大貴族企圖恢復過去的權力,伊凡四世的改革陷入了僵局。在這樣的局面下,伊凡四世開始推行了恐怖政策,人們也因此將伊凡四世稱為「伊凡雷帝」、「恐怖的伊凡」

恐怖政策的起因是立沃尼亞戰爭引發的。1558年,伊凡四世為了打開波羅的海的出海口,控制西歐出海口,於是挑起了立沃尼亞戰爭。戰爭之初,俄國軍隊節節勝利,很快占領了立沃尼亞。但是瑞典、立陶宛、丹麥等歐洲強國不願意看到俄國崛起,於是紛紛對俄宣戰,這場戰爭變成一場國際大戰。俄國陷入了僵局,難以取勝。於是大臣阿達舍夫和西西維斯特便和立沃尼亞簽訂了停戰協議。伊凡四世聽聞後大怒,認為兩位大臣背叛了自己。1560年,伊凡四世藉口兩位大臣毒死了皇后,於是將他們關押在獄中折磨而死,還有多人受到牽連。

采西斯城堡曾經是立沃尼亞騎士團最堅固的堡壘

此後,伊凡四世親自率領軍隊進攻立陶宛,但是戰爭再次陷入僵局。許多前線將領選擇投降、叛逃。伊凡四世懷疑這些都是大貴族的陰謀。於是他迅速回到國內,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處死了一批大貴族。伊凡的這種不講理的政策導致更多的貴族叛逃。一些有識之士上書伊凡,希望他恢復理智,停止屠殺活動。但是伊凡四世看了這些信件後,對貴族更加懷恨,更大的大屠殺正在醞釀。

1564年,伊凡四世在衛隊的護送下轉移到了莫斯科郊外的亞歷山大羅夫村,朝政委任給了大主教阿法納西。他給莫斯科寫了兩封信,一封寄給阿法納西,主要內容是譴責大貴族的叛國行為;另外一封信是寫給莫斯科的市民,主要目的是為了安撫他們,希望他們不要驚慌混亂。在信中,他宣稱自己要退位。伊凡四世的行為在莫斯科引發巨大的轟動,市民們要求伊凡回來執政,並且支持他實行獨裁。而大貴族們則陷入了恐慌,因為他們感到一場更大的屠殺即將到來。

果然,第二年年初,在市民的支持下,伊凡回到莫斯科。他已經擁有了討伐叛亂的最高權力,任何人都不能干預。他回到莫斯科後,立即命令在全國建立沙皇特轄區。特轄區位於俄國中部,占據俄國面積的一半,囊括了俄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在特轄區,沙皇擁有絕對的權威。而大貴族則被規定,必須限期遷徙到特轄區之外的普通區。很顯然,伊凡四世向徹底消滅大貴族階級。

為了執行這個政策,伊凡四世又成立了一支沙皇特轄軍。這支軍隊主要由中小貴族組成,他們最初只有1000人,後來擴張到了6000人。特轄軍的主要任務就是幫助沙皇剷除政敵,甚至連和沙皇意見不同的貴族都被殺害。著名的羅斯托夫家族和雅羅斯拉夫家族在恐怖期間基本被屠殺殆盡。在七年的恐怖政策期間,全國大約有4000名大貴族遭到殺害,受牽連的無辜群眾超過萬人。

列賓筆下的嗜血暴君伊凡四世殺子圖

不過這些貴族的屠殺和對諾夫哥羅德的屠殺比起來都不算什麼。諾夫哥羅德是俄國最大、最繁榮的城市。在分裂時代,這裡建立了共和國。因此,諾夫哥羅德反對沙皇的專制,甚至希望獨立。1570年,伊凡四世為了消滅諾夫哥羅德的分裂勢力,在這裡進行了連續6個周的大屠殺,距離城市300公里內的地區都被洗劫一空。從此之後,諾夫哥羅德衰落了,成為了一座極不起眼的小城市。

諾夫哥羅德的索菲亞大教堂

伊凡四世的恐怖政策,使得貴族對君權的威脅基本被剷除,從此俄國開始向絕對的君主專制時代過渡。但是伊凡四世的大屠殺也帶來了嚴重的代價。大屠殺造成了經濟嚴重破壞,而農民的賦稅被提高了10倍。最終導致糧食種植面積大量減少,饑荒到處發生,瘟疫橫行。伊凡四世去世後,俄國很快陷入了內亂,農民戰爭蜂起,外國的入侵從四面八方湧入。不久之後,莫斯科大公國的統治就被羅曼諾夫王朝取代了。


結語:

在伊凡四世恐怖政策之前,俄羅斯雖然受到了拜占庭和蒙古帶來的專制思想影響,但是還並未建立專制體制。當時的各羅斯城市都是因為商業而興起,商業文明在羅斯文明中占據重要地位。伊凡四世的改革,使得拜占庭東方式的制度得以推行,蒙古恐怖式的統治得以建立。從此俄羅斯的文明發展出現了一個巨大的轉向,它脫離了西方,迅速走向了東方

此時的西方正在發生劇烈的社會變革,但是俄國對這一切並不關心。此後的100年中,羅曼諾夫王朝繼續朝著東方前進,他們將疆域推進到了太平洋沿岸,將伊凡的專制模式法制化了。當彼得大帝在100年後回看西方時,才發現俄國的西方的差距已經是一個時代差距了。儘管後來俄國試圖趕上西方的發展,但是始終無法填補這個時代形成的巨大鴻溝。

如今,俄羅斯依然無法融合西方,除了拜占庭和蒙古對俄羅斯的影響深刻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伊凡四世改革帶來的影響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vlymXEBiuFnsJQVKDc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