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個「世界溫泉之都」,95%的中國人卻不知道

2019-12-30     商界雜誌

山山有熱水,峽峽有溫泉。重慶這個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世界溫泉之都」,該如何在風雲際會、競爭日益激烈的國內外獲客市場上實現快速突圍,真正立起一塊溫泉旅遊的「大品牌」?

作者/ 戴熙春

編輯/ 譚 亞

重慶火鍋、洪崖洞、李子壩……圍繞重慶的名片很多,但「世界溫泉之都」卻鮮有人知道。

提起溫泉之都,人們更容易聯想到日本,而不是它本來的擁有者,重慶。每到黃金節假日,外地遊客前往重慶打卡,除了洪崖洞和李子壩輕軌站之外,大多數人會與天然湯池的滋潤擦肩而過。重慶在「霧都、橋都、陪都」的光環輻射下,「世界溫泉之都」有些散光。

早在2012年10月,世界溫泉及氣候養生聯合會第65屆年會暨國際科學大會上,經過來自歐、亞、非洲16個國家和地區的70多名全球頂級專家的評審,重慶成為了全球首個「世界溫泉之都」。

獲得「世界溫泉之都」的名號是喜事,意味著它給巴山蜀水之地的旅遊業多了份加持。與此同時,溫泉旅遊已從單一休閒娛樂向休閒娛樂+康養度假復合型轉變,成為大健康產業的「熱門」。但是重慶這塊吸引外地遊客的金字招牌,顯然擦得還不夠亮。

這個響徹本土的「大」品牌該如何突圍,像其他網紅景點一樣,一「泡」而紅?

世界「大品牌」的憂傷

近些年,重慶旅遊不乏亮眼的數據。以今年國慶黃金周為例,重慶市共接待境內外遊客3859.61萬人次,同比增長10.6%;實現旅遊總收入187.62億元,同比增長32.8%。這些數據,實實在在地反映了當地旅遊市場的熱度。

但我們看到,華麗的數據背後,旅遊收入卻很低。

有人認為,要想改變熱度高、收入低的囧態,從品牌升級和營銷創新著手,實現品牌突圍,是重慶當下十分迫切的任務。況且,有相當一部分人甚至不知道,重慶還有一個「世界溫泉之都」的大品牌。以此來看,這個大品牌,突然多了一份憂傷。

世界溫泉之都的光環有了,外力助燃是溫泉發光發熱的充分條件。

溫泉協會的會長單位融匯溫泉負責人向記者坦言,「我們也在向政府抱大腿。」 顯然,政府發力對本土旅遊特色產品的推廣起著關鍵作用。

重慶溫泉2012年取得「世界溫泉之都」名號至今,從初期開發建設、完善溫泉「硬裝備」,到近兩年注重品質提升和運營規範,溫泉旅遊業態不停發生著變化。但據不少溫泉企業統計,在重慶泡溫泉的消費者仍以重慶本地人為主。

對此,重慶各大溫泉無不試圖開拓溫泉營銷新通路。重慶市沙坪壩區泉里小鎮,重慶首座露天溫泉博物館也位於此。記者採訪時看到,傍晚6點左右,不同年齡段的人們圍坐在浴足體驗區,免費享受40度左右的露天溫泉。一位中年男子告訴記者,周末時,也會邀約朋友共同來享受溫泉帶來的舒適。溫泉引流的展台也實實在在讓人們了解到溫泉產出的全過程。

在開拓新通路這件事上,如果說重慶溫泉占據了資源優勢,那麼流量則是拓寬一個更大市場的關鍵因素。在眾多優勢和光環的疊加中,這些溫泉品牌想要突圍,突破口在哪裡?

眾所周知,很多知名護膚品牌、護理品牌都誕生於法國的四大溫泉小鎮。法國人利用溫泉水開發出了化妝品;也有被做成世界頂級的礦泉水等。

研發關聯產品和打造優質服務,恰恰是溫泉產業鏈上附加值最高的縱深潛力,也可以稱之為有效的營銷載體之一。對比重慶溫泉來看,溫泉產業鏈的探索稍遜色了一些。

溫泉品牌突圍之路

封王容易運營難。溫泉商家爭奪流量,連打組合拳。

OTA(在線旅遊平台)線上渠道是溫泉商家探索的一個方向。重慶市慶隆易湯南山溫泉負責人近日告訴《商界》記者,溫泉產品需要隨著消費者的年輕化進行轉型升級。以他們為例,除了推出「深度睡」產品,打破消費者對溫泉「一洗了之」的概念,還聯合平台對OTA(在線旅遊平台)等線上渠道進行了產品打包。

無論本地遊客還是外地遊客,在線上渠道挑選酒店時,會同步收到溫泉產品推薦,從而拓寬溫泉品牌的知名度。

通過線下活動來引流,無疑是商家們最為熱捧的方式。慶隆易湯南山溫泉還聯合大型商場推出會員服務,通過贈送溫泉票等活動來引流。

重慶雖然已經成為網紅旅遊城市,但前來泡溫泉的外地遊客卻量小力微。以重慶融匯溫泉為例,數據統計,該溫泉周末日接待量約4000人左右,且幾乎80%都是本地遊客。而這種狀況,不只融匯溫泉一家。

「世界溫泉之都」這塊金字招牌掛在重慶,只招徠本地遊客顯然不夠。從接待量來看,很大一部分消費者是通過線上OTA(在線旅遊平台)渠道購買溫泉票,價格優惠是一方面,但往往吸引的還是本地遊客。

商家該如何突圍?

溫泉作為本地特色旅遊產品,融匯溫泉也試圖與景點合作。通過培育景點鏈,借勢旅遊景點,聯合旅行社推出溫泉相關產品。

事實上,旅行社是把旅遊各要素貫穿在一起的協調者。通過旅行社,能最大限度地調動產業內的資源,激活溫泉產業鏈周邊服務,對外地遊客的引流有直接作用。

互聯時代,溫泉行業也同樣遵循得流量者得天下的法則。不管是溫泉資深玩家還是效仿者,都在加足馬力搶奪新流量和渠道。

儘管有的本土溫泉品牌還停留在產品品牌階段,但還有一部分溫泉企業已經聯合醫院等做溫泉課題研究,研發新產品。不論是品牌借勢還是品牌突圍,對於重慶溫泉這張名片走出去還有更多挑戰。

在更廣闊的市場面前,商家拳法有了,但還需要在世界溫泉領域來個「王炸」。

突出「重」圍

重慶已經成為世界溫泉之都,溫泉旅遊產業發展的戰略思考是否要跳出重慶,不僅要在全國範圍內保持聚焦,還要考慮如何實現「全球約泡」。

只有旅遊形象沒有旅遊品牌,城市特色很難成為商品進入到全球旅遊的競爭中。

對於重慶本土溫泉品牌而言,一個缺乏溫泉小鎮的「溫泉之都」,它的魅力就會大打折扣。

從世界溫泉旅遊產業的發展歷史、現狀及趨勢來看,溫泉小鎮是最能聚集溫泉旅遊產業產品、溫泉文化等的載體。

一個典型的例子,德國巴德克羅欽根療養地,它屬於礦物溫泉療養地。除當地特有的溫泉資源外,還在於國際一流的醫療與康復產品及服務。不僅如此,溫泉小鎮還開發了近郊自然活動項目,比如:健行、自行車、徒步等,利用整個萊茵河地區強大醫療健康資源的整體優勢,引入專業的預防和康復以及相關教育培訓機構,形成療養區內小健康集群。

因此,重慶打造「世界溫泉之都」,也可以拓寬溫泉小鎮的包容性,以溫泉小鎮為圓心,產業鏈為半徑,用品牌力湧進國際賽道。

另外,重慶之外,同樣作為網紅城市的西安,因為「一個人」甚至讓兵馬俑、大雁塔都「黯然失色」,無數人跨越秦嶺,翻過明城牆,就為與大唐不夜城「不倒翁美女」牽個手。這個90後姑娘的視頻總播放量高達15.9億次。從地方媒體到央視媒體都忍不住將她「推」上頭條和微博熱搜。

不難發現,這種接地氣、鮮活形象的宣傳力度,讓千年古都西安,不再塵封在博物館和史書里,而是變得有溫度,易親近。

試想,重慶作為旅遊目的地城市,結合溫泉產品打造旅遊形象代言人,是否也可以讓更多的外地遊客感受重慶溫泉水的溫度。

火鍋文化已經是重慶的一張名片,它成為重慶人骨子裡的最愛,也是重慶人生活的一部分,陽春白雪、下里巴人,高中低檔一應俱全。

重慶溫泉這張牌又能否像火鍋一樣,蒸蒸日上?

行業從業者在努力著,作為消費者的我們也在期待著,溫泉之都,最終實至名歸,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kKKZ28BMH2_cNUgzHK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