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基因組「暗物質」,談轉錄本的四種命運

2019-08-29     顧建文教授醫學科普

在生命科學研究領域存在大量如同「黑洞」般的「暗物質」,他們存在於基因組中非編碼區域,因此也被稱為基因組 「暗物質」。尤其是面對人類基因組中大量存在的暗物質非編碼區域時,我們對其知之甚少!

來自中國科學院的陳潤生院士是非編碼核酸研究領域的權威專家,其研究團隊已經發現和解析了大量的非編碼基因。陳潤生院士認為,自上世紀90年代組學大數據出現後,整個生命醫學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但這個變化才剛剛開始。以下是陳潤生院士的精彩解讀。

轉錄本的四種命運

在漫長的生命科學研究中,我們根深蒂固相信的中心法則:由DNA轉錄成RNA,最後翻譯成蛋白質。隨著基因大數據的積累,人們發現不僅僅是中心法則中的信使RNA,絕大部分的遺傳密碼,幾乎都可以產生多種類型的轉錄本。由此也引發了一些問題:到底有哪些轉錄本?這些轉錄本到哪裡去了?這是大數據給我們的第一個宏觀問題,就是「轉錄本的命運」。

目前還沒有關於轉錄本「暗物質」命運的綜合研究。從目前的研究來看,轉錄本的命運可以歸為四類,簡單來說即:不翻譯、部分翻譯,從頭翻譯,以及過度翻譯。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轉錄本的命運,我們過去關注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即從頭翻譯,很少關注不翻譯、部分翻譯和過度翻譯的情況。

1. 不翻譯

什麼是不翻譯?DNA轉錄出的RNA,除了mRNA還有non-coding RNA(ncRNA)等RNA。翻譯機制需要在細胞質中進行,這些轉錄本如果只停留在細胞核中是無法翻譯的。不翻譯的RNA存在四種情況:(1)部分RNA始終以非翻譯的RNA形式行使功能;(2)部分RNA雖然到了細胞核外,如果沒有辦法接觸核糖體仍然不能翻譯;(3)部分RNA接觸了核糖體,但是無法完成翻譯過程,也就沒有翻譯產物;(4)翻譯產物一出現就立刻被降解了。

從以上的四點情況可以看出,有相當多的轉錄本是與中心法則沒有任何關係的。整個基因組DNA轉錄出來的轉錄本,到底有多少進入細胞質?又有多少保留在細胞核中呢?希望大家能夠關注這些方面的研究。根據我們團隊做的基本統計和實驗,發現大約有90% 的RNA會留在細胞核中,進入細胞質的大約只有11%。所以目前大多數針對RNA的分析,實際上不超過總RNA的11%。細胞核中90%左右的RNA作用是什麼?命運又是怎樣的?

此外,進入細胞質的11%的RNA中有一部分是mRNA以及非編碼RNA。如果有機會接觸到核糖體,這些非編碼RNA約有1%的機率發生翻譯。但大部分非編碼RNA是不翻譯的。mRNA在接觸到核糖體後,會以比較高(28%~30%)的機率翻譯成蛋白質。所以核糖體的翻譯過程是一個動態過程,有一定的機率,並不是大家普遍認為的一成不變。

從不翻譯RNA的研究結果我們可以總結兩點:(1)迄今為止,大部分轉錄本我們尚未研究,所以相關信息分析還有很多工作要做;(2)非編碼RNA和信使RNA的結構相似。但為什麼翻譯的機率相差幾十倍?這是非常重要的基礎問題,還需要信息分析來解決。此外,以上問題也從側面說明,目前我們對生物醫學大數據的利用率不高。未來,大數據分析和基因測序將成為常規研究手段,同時,轉錄本研究已經受到眾多企業的關注。然而,各家企業面臨的挑戰是如何運用測序得到的轉錄本,並了解其生物學意義,這將為健康、疾病、生長、發育等研究帶來極大的幫助。

2. 部分翻譯

除了不翻譯的轉錄本之外,還有部分翻譯的轉錄本。以往大家認為非編碼RNA是不翻譯成多肽和蛋白質的。但已有試驗證明,某些長非編碼RNA有可能翻譯出一段短肽。這種短肽翻譯自RNA的一部分信息,因此被稱為部分翻譯。

在中心法則中,mRNA是從起始密碼子翻譯到終止密碼子。那麼在非編碼RNA中,又是從哪一點開始到哪一點結束呢?對此,我們的研究結果是,這種翻譯依然遵從經典起始密碼子甲硫氨酸,但只占不到50%。另外有六、七種三聯體密碼子也可以作為起始密碼。

因此,長非編碼RNA就有可能翻譯成各種各樣的短肽,它們是保守的還是可變的?又是如何調控的?我們的研究結果發現,非編碼RNA的翻譯產物是恆定的,不會隨意變動。對於調控,研究發現調控元件是不固定的,也就是說不一定從起始密碼子開始,也不一定是以終止密碼子結束。但如何實現翻譯產物的恆定呢?目前這個問題尚未解決。

3. 從頭翻譯

從頭翻譯也就是中心法則,這已經形成了非常根深蒂固的認知。但研究已經證實,非編碼RNA也能翻譯。相信隨著研究的深入,這個概念會慢慢被大家理解。

4. 過度翻譯

過度翻譯多發生在環狀RNA身上。環狀RNA模板在翻譯完一遍後,還可以繼續翻譯。但環狀RNA有很多終止密碼子,所以產物是隨機的嗎?我們發現,研究中某環狀RNA有三種特定的過度翻譯產物,包括16KD、18KD和23KD的多肽。

最後,我們仍需要關心的是,遺傳物質的信息我們掌握了多少?它們變成了什麼?例如轉錄本,目前我們只是了解了約10%。90%的轉錄本迄今為止我們並不了解,這並不是因為我們的技術、分析、工具不夠先進,而是知識還沒有達到。從整個轉錄本研究來看,我們離真正了解、掌握這些知識和運作規律還差得很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fDF3mwBJleJMoPMNrQ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