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白勞喝鹽滷自殺,怎麼能給他救回來?

2019-06-04     博物雜誌

在之前幾周的古菜菜譜中,我們接連介紹了幾種做法非常簡單的菜肴,基本都是炒肉片級別的。雖然方便了大家復原古菜,但可難壞了寫稿的老信。

四方敷衍終於算是寫完了,本周,又迎來了更加簡單的素炒豆腐……

老信極度抓狂中。

我們在之前的「蔣侍郎豆腐」和「八寶豆腐」中,已經介紹了很多很多關於豆腐的知識了。

這周又雙叒叕要說豆腐,那我們......乾脆來說說豆腐的分類吧。

南北豆腐,口味最地道

簡單地說,豆腐都是豆漿加凝固劑製成的,本質沒有什麼不同。可是市場上的豆腐不止一種,口感和味道都有很大的差異。

究其原因,是豆腐的凝固劑、含水量和製作過程的區別。我們華夏民族對吃從來是兢兢業業的,那麼好吃的豆腐怎麼能一概而論,當然要吃出點花樣才行!

豆腐作坊

原來中國的豆腐基本只分兩類——南豆腐和北豆腐,說學術一點就是石膏豆腐和鹽滷豆腐。兩大流派形成了豆腐菜的基本格局。

石膏豆腐,顧名思義,凝固劑選用的是石膏,也就是硫酸鈣。石膏豆腐非常軟嫩,口感也細膩。

南豆腐(石膏豆腐)

南方做豆腐的方法主要是燉煮,做湯,這也和石膏豆腐的性質息息相關,因為太軟嫩,根本沒法炒,一炒就碎還下湯,吃起來比較敗興。

蟹黃豆腐,用的就是南豆腐

圖片來自:全景網

北方的物資不豐富,像筍子、臘肉、雪菜這些適合燉豆腐的東西都不多,一般人家更捨不得用肉來燒豆腐菜,所以豆腐大多是炒食或者涼拌,這就要求豆腐有一定的韌度和硬度。

鹽滷豆腐就是適合北方烹飪方法的類型。鹽滷主要是氯化鎂,這種凝固劑本身有一定的甜味,所以鹽滷豆腐含有特殊的滷水香,一炒就尤其明顯。

北豆腐(鹽滷豆腐)

圖片來自:全景網

另外,鹽滷豆腐的含水量比較高,結構不如石膏豆腐來的緻密,說俗話就是不禁煮,故而北方比較少用豆腐做湯。

麻婆豆腐

圖片來自:全景網

其實無論是石膏豆腐還是鹽滷豆腐,都可以做成不同含水量的產品。

經過實驗,含水量過高,豆腐的豆腥味比較大,口感也不好;含水量太低,口感粗糙,做出的豆腐表面也不好看。一般1:6的石膏豆腐最為平衡,鹽滷豆腐則含水稍高。另外,鹽滷豆腐因為成品率低,所以它的民間價格通常比石膏豆腐高一點點。

特別指出的是,鹽滷雖然有點清甜的滋味,但是如果過量食用則會中毒,嚴重者還會喪命。《白毛女》里的楊白勞就是喝鹽滷死的。

楊白勞,好慘一男的

圖片來自:電影《白毛女》

所以如果沒有足夠的經驗或者指導,不建議大家自製鹽滷豆腐,還是買成品比較放心。

對了,給大家出一道題:

如果發現身邊的人鹽滷中毒,除了送醫院之外,還有什麼急救辦法嗎?

(其實答案特別簡單,不妨想一想。在本文的結尾公布正確答案。)

現在超市裡還有一種豆腐,叫內酯豆腐,這是用葡萄糖內酯作為固定劑做的豆腐——這種材料便於用溫度控制豆腐的固化,質量較為穩定,所以特別適合工業化生產。

內酯豆腐特別細膩,拌涼菜的時候沒有渣渣的口感,也是深受歡迎的。

唯一可惜的是內酯豆腐有微微的酸澀感,即使目前的工業生產已經在最大化地避免了,但風味仍然不如傳統的南北豆腐。

涼拌內酯豆腐

圖片來自:123rf.com.cn

叫豆腐,不一定是豆腐

在南方,還有一種「甜樹葉子豆腐」,也叫鬼豆腐。和豆腐長得一樣,還有點像果凍,顏色深綠。

這種豆腐並不是用「甜樹葉子」做凝固劑,而是根本用樹葉作為主料,完全沒用豆子成分。這種甜樹葉子,民間稱為斑鳩樹,或者豆腐樹,大名叫交讓木,是交讓木科(《中國植物志》稱虎皮楠科)的一種植物。

豆腐樹

這種植物的果膠含量比較高,汁液很容易凝結成塊,不過質感就和真正的豆腐差得比較多了,它口感更像是果凍或者涼粉。

這種樹葉豆腐蛋白質含量不低,有一定營養價值,原來是山民的代食品,現在逐漸又成了雲貴一帶農家菜的明星了。

甜樹葉子豆腐的製作過程

還有一種大家一定吃過的豆腐,就是日本豆腐。

這也是一種不是用豆子製作的豆腐。日本豆腐還有個別名,叫「玉子豆腐」,玉子是日本對雞蛋的叫法。

沒錯,日本豆腐其實是種雞蛋製品,模仿豆腐的形狀和質感。工業生產的日本豆腐里也添加有植物蛋白的成分,所以也不能說它一定不含豆子成分。

日本豆腐

圖片來自:123rf.com.cn

市場上其他常見豆腐

最近幾年,市場上還出現了兩種新的豆腐,一種是很多層的「千頁豆腐」,一種是很多眼兒的「脆豆腐」。這兩種本質上都是豆腐,不過做法是完全工業化的。

千頁豆腐是用現成的大豆蛋白粉做的,並非用豆子,所以營養成分和豆腐不完全一樣,也許理解成一種「蛋白薯片」更合適;

素炒千葉豆腐

圖片來自:123rf.com.cn

脆豆腐是用油炸過的豆腐乾加氫氧化鈉等材料使其膨化,然後再中和酸鹼形成的特製豆腐,口感上比較獨特,適合做涼菜。

脆豆腐

還有一種和脆豆腐口感類似的食品,叫烤麩,有些人也以為它是豆腐。

其實烤麩的主料是生麵筋,也就是麩質。我們之前有文章詳述過,這裡就不多說了(點這裡複習)

上海名菜 四喜烤麩

圖片來自:全景網

還有名字類似的魚豆腐,是用魚肉和植物蛋白為主材製作的;奶豆腐其實就是奶酪,和豆腐無關;臭豆腐是腌制或發酵的豆腐,我們去年講過,亦不贅述。

市場上常見的豆腐就是這些了,以後你在家做豆腐菜的時候,請打開這篇文章認真閱讀,然後再選擇你需要的豆腐品種。

至於本周這道「荷葉豆腐」,還是用鹽滷豆腐最為適合。

荷葉豆腐,還是我們領導做的

圖片來自:《祖宗的食譜》2019年周曆

對了,文章第一部分我還出了道題呢!鹽滷中毒有什麼急救辦法?

其實很簡單,反向思維就好了,就是灌下大量的豆漿,讓豆漿在胃裡和鹽滷反應成豆腐,降低鹽滷本身的化學活性。估計感覺會很撐,不過也比毒死強。

當然,這是千百年來的民間智慧,雖然非常有效,但還是建議您一旦發生中毒,先送醫院。活體實驗可不是鬧著玩的!

來做荷葉豆腐吧

原料:

滷水豆腐200克,春筍50克,口蘑50克,黃酒20毫升,白糖10克,鹽5克

步驟:

1.豆腐切成厚圓片,控水後備用,口蘑、筍切片備用

2. 鍋中做油,6成熱(120℃)時,下豆腐片炸至兩面焦黃,撈出備用

3.鍋中放少許底油,將炸豆腐與春筍、口蘑、黃酒、糖、鹽一同下鍋

4.略微翻動豆腐後加100毫升水,大火燒開後轉中火

5.待湯汁殆盡時,關火即成

相關古菜菜譜

帶凍姜醋魚蘿蔔湯圓芙蓉肉剝殼蒸蟹

鰻面炙排骨生炮雞羊肉膏

蝦腐山海兜空心肉圓法制牛肉

八寶豆腐松黃餅山家三脆蘑菇煨雞

酥黃獨蔣侍郎豆腐爨豬肉假煎肉荔枝肉

你們那兒還有什麼特色豆腐嗎

歡迎來留言跟大家分享

撰文 | 信浮沉

微信編輯 | 高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f6ILGwBmyVoG_1ZCMd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