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鳳:毛主席的貼身秘書,陪伴他14年之久,後來怎麼樣?

2024-08-11     郭哥文化

如果沒有遇見毛主席,張玉鳳很可能會和普羅大眾一樣,終其一生過著平凡的生活。

但毛主席出現在她的人生里,改變了她的一生。

眾所周知,毛主席是一個影響力很大的人物,他在很多人心中是近乎神明一樣的存在,他帶領中國建立新的政權,走向輝煌又光明的未來,數以萬計的中國百姓的人生軌跡被他影響。

作為他的貼身秘書,張玉鳳受到的影響更加深遠,兩人朝夕相處的14年間,張玉鳳受主席影響,逐漸改變自己,慢慢擺脫平庸,逐漸成長為優秀的人。

主席也因為有她的陪伴,暮年生活不再孤單。可以說,兩個人均在彼此身上得到慰藉與救贖。

張玉鳳是怎麼成為主席的秘書的?兩人之間是如何相處的?他們雙方又是如何互相影響的?

命運的轉折點——得到主席賞識

遇見主席,得到他的賞識,成為他的貼身秘書,仿佛用盡張玉鳳前半生所有的運氣。

年少時的張玉鳳吃了許多苦頭。1944年,她出生在黑龍江的一個貧困家庭里,除她之外,家裡還有好幾個兄弟姐妹。

彼時,戰事還未平息,時局動盪不安。張玉鳳的父母根本沒法養活那麼多孩子,只能讓稍大一點的孩子輟學打工補貼家裡。

14歲的張玉鳳便這樣放棄學業,尋找工作,謀求生計。

一個小女孩兒,文化程度又不高,怎麼能夠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呢?張玉鳳多次求職未果,心裡早就萬念俱灰,卻正好碰見鐵路局在招乘車員。

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她填寫了表格,然後帶著惴惴不安的心情等待他們公布結果,當公告欄上出現「張玉鳳」三個字時,她幾乎不敢相信那是自己。

張玉鳳下定決心,自己一定要好好對待這份幸運,乘車員的工作簡單但尤為繁瑣,需要人一直保持耐心,認真仔細。巧合的是,這些她都具備。

剛入職沒多久,她的認真與赤誠,給她帶來第一份禮物——被上級分配到毛主席的專列上擔任車廂管理員。

毛主席作為國家領導人物,他所坐專列上的人背景必須乾淨,為人要踏實肯干。鐵路局的領導看到這些要求,立刻聯想到張玉鳳,便將她推了過去。

得到機會的張玉鳳驚喜欲狂,她從小就聽過毛主席的故事,知道他是人民的英雄,對他神往已久。

在她心中,毛主席是最偉大的人。這樣一個遠在天邊的人物,經過這一推選,直接近在眼前。這是多麼大的幸運啊!

不過,張玉鳳很快便發覺自己想得太多,她和毛主席雖然在同一列火車上,卻根本沒怎麼見過面。

毛主席專列上有十幾節車廂,但他經常待的只有固定的幾節。主要是怕麻煩,也不願意給別人造成困擾,因此他們一直沒有見過面。

張玉鳳雖然有些遺憾,可她並沒有利用職務之便,偷偷摸摸地去看過,對待工作她向來較真。

直到有一次,她剛打掃完自己負責的那節車廂出來,正好碰到在車廂邊閒逛的主席,他倚在窗前,似乎在思索什麼事情。

第一次近距離看到毛主席,

她是第一次近距離見到毛主席真人,以往見到的多是他的畫像、照片,或是在他上車時,遠遠的一個背影,張玉鳳緊張得手都不知道往哪裡放。

還是毛主席看她在一邊呆愣許久,半天沒反應,開口同她搭話。毛主席問她叫什麼名字?

張玉鳳一時間緊張得說不出話來,還是旁邊經過的少將汪東興替他她回答:「張玉鳳,人小姑娘叫張玉鳳。」

毛主席又問她是哪幾個字?想讓她拿紙筆寫下來,可張玉鳳覺得自己的字不好看,不敢在偉人面前獻醜,所以她直接口述:「弓長張,玉石的玉,鳳凰的鳳。」

這次交談讓主席對這個怯生生的小姑娘印象深刻。

1966年6月,原本負責主席車廂的乘務員辭職,正當中南海和鐵路局的人在苦惱該派誰擔下重任時,汪東興突然想起之前與主席說過話的張玉鳳,於是力薦她來做主席車廂的乘務員。

事實證明,汪東興的眼光不錯,成為專職乘務員後,張玉鳳一直踏踏實實幹活,比在其他車廂工作穩重了十幾倍,主席對他的印象也從怯生生的小姑娘變成成熟穩重的大人。

轉眼間,便到了1970年,張玉鳳突然接到通知,讓她去中南海一趟,第一次踏入國家領導人休息的地方,張玉鳳甚為驚喜,但隨之而來的是讓另一個更大的驚喜——上級領導問她想不想去做毛主席的生活秘書,專職照顧毛主席?

14年的相處——雙向治癒

聽到領導的問話時,張玉鳳還以為自己在做夢呢。那可是主席啊!自己一個普普通通的乘務員,何德何能能做主席的秘書啊!

領導看出她的震驚,解釋道,因為她辦事認真,在工作上從不馬虎,一直仔細用心,主席對她印象很好。

最近主席的身體不太好,所以他們想找個主席信得過的人去照顧他。張玉鳳聽到這兒,立即表示自己很願意擔任主席秘書的這一職務。

此時的張玉鳳還不知道她現在答應的這件事情,會給她之後的人生造成多麼大的影響。

張玉鳳只是主席身邊一個小小的秘書,日常處理的事情並不麻煩,再加上她是個細心、體貼又謹慎的人,因此,她在工作過程中基本上沒出過什麼岔子,主席反而經常因為她的用心知趣體會到溫暖。

張玉鳳不僅照顧著主席的衣食起居,對主席身邊的人也多有指導照顧。

比如1975年被調到主席身邊照顧他的護士孟錦雲,孟錦雲是個開朗大方又有些咋咋呼呼的女孩。

她剛到主席身邊時,主席很喜歡她活潑機靈的性子,經常讓她唱些戲曲一起解悶兒。但慢慢地,孟錦雲發現主席逐漸疏遠她,不再讓她唱戲,也不經常讓她去貼身照顧,這究竟是怎麼了?

孟錦雲比較敏銳,感受到主席的疏離特別難受,晚上偷偷一個人在被窩裡哭。張玉鳳首先發現她的不對勁,立刻找她談心。

原來是孟錦雲性子太過歡脫,在出入主席的屋子時,經常莽莽撞撞的,門也不敲,上了年紀的老人,最忌諱突然出現的聲響和人影,這對心臟實在不好。

主席看孟錦雲是個小姑娘,也不好與她說些什麼,又怕自己說些什麼讓她誤會,所以只能忍著,慢慢疏遠她。

聽完張玉鳳的解釋,孟錦雲才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立刻改掉了自己的毛病,她聽從張玉鳳的建議,每次出現在主席屋子之前,先輕輕咳嗽一聲,或者是敲敲門提醒主席一下。

沒過多久,主席對她的態度又回到從前。這件事後來被主席知曉,他對張玉鳳的細心更為滿意。但主席和她的相處並不是經常這樣像水一樣柔軟,他們之間也曾經爆發過烈火般的爭吵。

在主席身邊貼身照顧的人都知道,他是個典型的工作狂,一旦投入到工作中,就會異常地認真,甚至到廢寢忘食的地步。

張玉鳳是他的貼身秘書,主要任務就是照顧好主席的日常生活,兩人經常為睡覺和吃飯這種事情發生爭吵。

一天,主席正在看一份重要的文件,思索該如何回復,早已錯過吃飯的時間,眼看著廚房做的飯菜熱了一遍又一遍,張玉鳳實在忍不住,便勸他休息一下,結果將他的思維打亂。

主席當場沖她吼道:「你沒看見我在忙工作嗎?不吃!」然後直接把她給趕出門去,張玉鳳有些委屈,不再理會主席。

還是主席事後意識到自己說的話太過傷人,他主動找到張玉鳳,同她道歉,兩人之間的這點小矛盾瞬間被化解。

隨著張玉鳳在主席身邊的時間越來越長,她和主席的關係越來越親密,有時她會不由自主地在主席面前暴露自己的不成熟、不認真的地方。

就比如有一次,毛主席在中南海招待一位客人,這次的客人正好是張玉鳳不太喜歡的人,所以她在接待的時候很是怠慢。

她異常的態度被主席意識到,等到送走這位客人,主席生氣地與張玉鳳大吵一架,甚至說,讓她快滾出去。

相處這麼長時間,張玉鳳還是第一次聽到主席用這麼嚴厲的話趕自己走,賭氣之下她收拾好東西,直接離開中南海,這一走,就是20多天。

在此期間,張玉鳳的領導和父母全在勸她趕緊回去對主席認個錯,張玉鳳感覺難受極了,不肯低頭。後來又有些害怕,她怕自己向主席認錯,得不到原諒,到時候主席會真的讓自己離開東南海。

兩人就這樣僵持許久,直到有一天,張玉鳳接到中南海的一個電話,電話里說一會兒會有車去接她。

車是主席派去的,兩人相伴多年,他早習慣身邊有張玉鳳的陪伴,這麼長時間沒見她,主席覺得彆扭,只得派人把她找回來。

他們見面後,二人一時間相顧無言,最終還是主席先開口笑罵道:

「你可真是張飛的後代,一觸即跳,以後做事還是要穩妥些。」

張玉鳳聽到這句話,眼淚直接掉了下來。她感到愧疚,深覺自己實在太不理智,不成熟,居然和主席鬧彆扭,最後還讓他向自己低頭,她越想越難受,哭著向主席道歉,向主席保證自己再也不會在工作上摻雜自己的私人感情,兩人之間的關係就此緩和。

其實毛主席晚年時,他的親人忙於工作和學習,很少陪伴在他身邊。

身處高處的人,總會感受到雲端的寒冷。

雖然貴為國家領導人,但主席的內心還是比較孤單的。

張玉鳳的出現和陪伴,讓他久違地感受到溫暖與慰藉,她對主席來說,不是親人更似親人,他又怎麼會忍心真的把同自己賭氣的張玉鳳趕走?

主席離世後,張玉鳳的晚年生活

回到主席身邊的張玉鳳,更加賣力地工作,也開始學著收斂自己的脾氣,不再在客人面前展露自己的情緒,認認真真地履行一個秘書的職責。

主席看到她的改變,很是欣慰,越來越器重她,一些重要的傳話全派她去進行。

可惜好景不長,1972年,主席病重休克,等他恢復過來,醫生多次叮囑他要好好休息,一定要減少工作量。

但國家事務,不論大事小事,都是重要之事,很多工作離不了他的把關,主席很難遵從醫囑,仍舊熬夜處理公務。

張玉鳳自己勸不住他,只能儘可能地為他提供一個舒適的辦公環境,避免主席太過疲乏。

到底是年紀大了,熬夜工作沒多久,主席的病情再次加重,醫生經過診斷髮現,主席長期用眼過度,導致雙眼暫時性的失明。

失明這件事讓主席極度苦惱,不管是公文還是書籍,都需要用眼睛去看,現在他暫時眼盲,就很難處理公務、閱讀書籍。

診斷結束後的幾個小時,主席一直看不見東西,他很難過,還試圖將檯燈開到最亮來刺激眼睛,幸好張玉鳳發現的及時。

看著主席這麼難受,張玉鳳也不好過,只能抽出一本書給他念,希望可以就此緩解他的焦慮。

不得不說,這辦法不錯。主席果真放下書本。不過可苦了張玉鳳,主席愛書,只要她有空,主席就要聽她念書,張玉鳳早年輟學,雖然這些年,和主席學過不少字,可在閱讀一些古籍時,還是有些磕巴。

為給主席提供良好的聽感,張玉鳳找準時機便翻字典認字,提前預習自己要讀的章節,爭取給主席念好。

長此以往,張玉鳳積累到不少知識,再與旁人說起話時,也頗有幾分文雅氣質,主席對她的變化記在心裡,越來越覺得她是個不錯的秘書。

一天,張玉鳳剛剛結束今天的閱讀,主席突然開口問她想不想擔任自己的機要秘書,為他讀機密文件。

這讓張玉鳳受寵若驚,與此同時,又有些不自信,自己不過是一個普通人,怎麼能接觸到如此重要的文件?

但主席信任她,說工作上的事和以往沒什麼區別,只是讀的東西特殊些。他相信張玉鳳的人品,知道她不會做出盜取國家機密的事,也不擔心她的性格會因為這份工作而變得狂傲、目中無人。

面對主席的全然信任,張玉鳳感動不已,她不再猶豫不決,直接接下這項重要的任務,以這種特殊的方式幫助主席處理國家大事,等主席的眼睛漸漸好轉,她的這份工作依然在進行。

醫生再三叮囑主席不能用眼過度,所以大多時候,一些重要的文件還是由張玉鳳念給他聽,這一念,便一直念到1976年。

1976年毛主席逝世,張玉鳳悲痛欲絕,主席把她當成家人,她又何嘗不是把主席當成最親近、最敬重的長輩呢?

他的離世對張玉鳳的打擊很大,主席逝世,她也沒有理由再留在中南海,不久便被調去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進行工作,幫助一些為毛主席著書的作者提供他日常生活的素材。

張玉鳳還專門編著一本《毛主席藏書》,將主席曾經讀過的書羅列下來供後人參考。作為毛主席晚年時的眼睛,沒有人比她更適合這項工作。

等這些工作陸陸續續做完,張玉鳳回到鐵路局繼續工作,這裡是她人生轉折的地方,她想在這裡度過最後的餘生。

閒暇時,張玉鳳最喜歡做的事就是練習書法。她還是個十幾歲的小女孩兒時,因為字跡不好,一直羞於在他人面前展示自己的字,後來有幸得到毛主席的指導,一直在練習書法。

有見過她書法的人說她的字很有當年毛主席的風采,她練字除了興趣愛好,更多的也是在緬懷主席。

對於張玉鳳來說,主席不只是自己的領導,更是自己的親人。陪伴毛主席的那14年讓她從內而外煥然一新,因為他的教導和指引,自己才能成為更好的人,那段改變她命運的歲月她永遠不會忘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d72c3200b3a83a8c23b3f2e9c4ed04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