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部新韓劇火了。
首先出圈的,是女主劣跡斑斑的人設。
不僅學歷造假,還盜竊、騙婚,如此毀三觀的行徑,卻引得一群觀眾直呼「好喜歡」,甚至全程擔心她被拆穿。
出圈的除了人設,還有顏值。
韓國「國民初戀」裴秀智一改往日的青春俏皮,首次挑戰陰鬱腹黑角色,表現令人驚艷。
層層謊言與美麗皮囊之下,是過著雙面人生的——
《安娜》
故事從女主李誘墨的童年講起。
為了排解在異鄉的寂寞,一位美國駐韓軍官的妻子將年幼的誘墨接到家中,教會她鋼琴和英語,帶她體驗精緻優雅的事物。
也在她心中埋下了一絲對「上流」生活的嚮往。
誘墨回歸自家後,身為普通裁縫的父親曾表示過憂慮——
「這孩子想做的多,想吃的也多,
但我們一無所有。」
父親的擔憂不無道理,誘墨的虛榮與野心早在少年時代已經展露。
當家裡無力負擔昂貴的芭蕾舞學費,被同學瞧不起時,
她用一哭二鬧的方式向父母施壓,得到參加舞蹈比賽的機會;
高考在即,缺乏美術天賦卻執意要學習繪畫報考藝術類大學,
只因為「藝術很美麗」,而自己「喜歡美麗的東西」。
受夠了家境貧寒的苦,誘墨渴望改變命運,
因此加倍努力好勝,無論是學習還是舞蹈,樣樣爭第一。
堅信只要是自己下定決心要做的事,就一定能夠實現。
然而,接下來的一場變故卻徹底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
高考前,誘墨與同校的音樂老師偷偷談起戀愛。
情竇初開的少女一面沉浸在浪漫的粉紅泡泡里,
一面享受著老師提供的「車接車送」、「午餐開小灶」等小小特權,
以及周圍同學「一邊談戀愛,一邊考全校第一」的誇讚艷羨。
可好景不長,這段師生戀很快被學校發現。
為了保住工作,老師將責任全部推給誘墨。
自己只受到不痛不癢的停職處分,誘墨卻被迫退學,不得不在凌晨逃離家鄉,隻身搬去首爾準備高考。
憤怒和屈辱的淚水,直到坐進小貨車的一刻才爆發出來——
「那混蛋為什麼不被辭掉,只受到停職處分,
而我憑什麼凌晨溜走?」
離高考僅剩四個月,誘墨的精力卻不再能集中在學習上。
都市的繁華迷亂了她的雙眼。
琳琅滿目的飾品,美味可口的小吃,櫥窗里的精美鞋子,一切在她看來都新鮮誘人。
四個月很快過去,誘墨沒能考上心儀大學,也不願將就,決定復讀。
情緒正低落時,父親一通來電,告知了母親確診早期痴呆症的消息,隨後小心翼翼地問起錄取結果。
桌子上來回摩挲的手指,是誘墨內心掙扎的外化。
在震驚與糾結中,她鬼使神差地開口,平靜地說:「我考上了。」
父親提著的心放了下來,大聲招呼母親分享喜訊。
誘墨藉故掛了電話,偷偷去報了復讀班。
謊言就像潘多拉魔盒,一旦開啟,就再也無法停下。
同住的學姐聽說誘墨和自己同一所大學,便邀她加入社團。
她也沒有拒絕,硬著頭皮前去。
將自己包裝成美學系新生,謊稱自己在國外長大,周轉於復讀班與大學之間。
甜美的長相,加上編造的國外背景,讓誘墨在大學裡頗有人緣。
雖然不停圓謊的壓力如影隨形。
但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被人群簇擁的感覺,這些謊言帶來的虛假泡沫,又讓誘墨沉迷其中,難以自拔。
在一次社團活動中,她結識了家境優渥的學長,兩人火速相戀。
這期間,誘墨意料之中的再次落榜。
但眼前有一個立刻改變命運的機會——男友決定去國外留學,她可以同去進修語言,畢業後兩人就結婚。
她拚命想抓住機會,騙爸爸說自己被選為了優秀學生,懇求他資助自己出國讀語言班。
好不容易湊足出國的費用,然而就在出發當天,兩人在機場候機時,男友接到母親的電話,得知學校根本沒有叫李誘墨的學生,她的一切都是假的……
通往國外幸福生活的班機從頭頂飛過,
誘墨一個人推著笨重的行李,一身狼狽地回到逼仄的出租屋。
把自己關在在房間裡一個星期,
為了假裝有時差,自作聰明地選擇在夜裡與父母通話,
卻在電話里得知父親去世的消息。
因為謊言,誘墨錯過了清醒的母親,錯過了在世的父親。
她像灰姑娘在舞會上跳得太過盡興而忘了時間。
十二點一過,魔法消失,惡果只能自己吞下。
家中斷了經濟來源、母親的身體也每況愈下,誘墨只好開始四處打零工賺錢。
沒背景沒學歷,經過幾年的奔波也難有起色。
某天,誘墨通過招聘啟事,找到一份家族企業的長工。
工作內容名為家具店經理,實為照料社長女兒李安娜的工作和起居。
身為財閥千金,李安娜從小被嬌生慣養,舉手投足透著從容與貴氣。
手握耶魯、紐大兩所頂級學府的美術學位,周身被精緻美麗的奢侈品包裹,遊走於各個豪門公子哥之間……
與誘墨年齡相仿的她,毫不費力地擁有著誘墨想得到的一切。
一切對於她來說都是理所當然。
理所當然地支使,理所當然地施捨,理所當然地消費別人的苦難來完成自己「人美心善」的人設。
誘墨忍受著自尊的煎熬與僱主的偽善,全年無休地工作,卻並未換來一絲體諒。
一日,她想回家探望母親,向社長請假卻遭到一頓劈頭蓋臉的臭罵。
低聲下氣地道歉離開,還來不及收拾情緒,
姍姍來遲的安娜一進門就火急火燎地要求誘墨給她訂一張去歐洲的機票。
只是因為日子太悶,想去國外散心。
說完還扭捏作態地問誘墨:「我很可憐吧?」
這讓疲憊不堪、窘迫難耐的誘墨再也無法笑臉相迎地附和她,甚至還忍不住揶揄了兩句。
當安娜察覺到誘墨不再順從與討好,便一改「平易近人」的形象,開始有意刁難誘墨。
比如故意把文件推到地上,等對方撿;
再陰陽怪氣地內涵抱怨,殺傷力不大侮辱性極強,一步步把誘墨的自尊心按在地上摩擦——
上等人想踐踏下等人,太容易了。
安娜的羞辱成為壓倒誘墨的最後一根稻草。
於是,在一個雪夜,誘墨一口氣捲走了收銀台的錢、安娜的護照與學位證書,逃離了低聲下氣的「女傭」生活。
更名換姓,以「安娜」的身份開啟了一段全新的人生……
當她頭頂大小姐安娜的光環,一切都突然變得容易起來。
她很快成為了「教授」,很快開始出入高檔餐廳,很快從陰暗的出租屋搬進了有落地窗的公寓,很快嫁給了白手起家的科技新貴,實現了階級的跨越……
這一過程,雖然三觀不正,卻相當勵志——
為了不露出破綻,誘墨通過有樣學樣、現學現賣,倒也實實在在地提升了自我。
缺乏留學知識,便偽裝成學生家長,去各大機構套話,後來果真幫學生申到了名校;
夜裡讀書,白天講課,結果竟然讓自己任教的那門選修大受歡迎……
深諳偽裝之道的誘墨,直言「心態是否從容,從髮絲和鞋子判斷」。
劇集也通過這一獨特視角,不斷展現著誘墨的變化。
從學生氣的平底鞋到各式華貴的高跟鞋,
從不同的色彩、站位、步伐中,
觀眾得以讀出誘墨或妒忌、或得意、或惶恐的心理狀態。
渴望金錢、名牌,和他人的誇讚。
撒謊成性,冒用身份,虛榮善妒。
是誘墨的A面。
但劇集也通過許多細節的描摹,
讓我們窺探到了這位「惡女」的B面——
來到陌生城市,第一個與誘墨搭話的學姐,與她有著相似的處境。
她對這份友誼的上心也並非虛假。
多年未見,學姐早已將誘墨從通訊錄刪除,她卻還保留著對方的號碼;
自己爬到頂端,也沒有因此對學姐趾高氣揚,或是斷絕來往;
時常請對方出入高檔餐廳,與對方真誠地交談(除了坦白身份);
又因為體會過自尊受傷的感覺,當服務員將高額帳單擺在兩人中間時,會不動聲色地將帳單拿到自己這邊。
劇里母親是聾啞人的設定也十分巧妙。
一來用手語代替了大段台詞,更具感染力,也避免了韓劇過度煽情的通病。
二來,手語也給誘墨提供了一個情感的出口。
在與老師的戀情曝光後,父親將誘墨送去首爾。
出租屋裡,父親駝著背整理行李,放心不下地叮囑著女兒。
誘墨態度生硬地叫爸爸快走,逞強說自己一個人可以解決。
誘墨態度生硬地叫爸爸快走,逞強說自己一個人可以解決。
等父親發動車子,誘墨又追出門,
隔著車窗,誘墨用手語對父親比划著:對不起。
自尊心作祟讓她無法說出口的歉疚,手語替她說了。
第二集,一場慈善晚會上。
聾啞學生代表致辭環節,手語翻譯遲遲未到。
站在後台的聾啞女孩,緊張無助,無人在意。
通曉手語的誘墨決定臨時充當翻譯。
先是溫柔地安慰小女孩:
「沒事,你再怎麼表現不好,除了我沒人能知道。
不信你看。」
接著面向全場,優雅地比劃了一句「你們是連手語都不懂的笨蛋。」
戲弄了在場的名流們,卻得到了他們熱烈的掌聲。
她和女孩相視一笑,小女孩也因此褪去了緊張,不羞不怯地完成了致辭。
手語是誘墨層層粉飾下的本心,也是她對虛偽的上層社會的嘲弄。
現實生活中,一個謊話連篇的人自然不值得同情與吹捧。
但《安娜》與經典電影《天才雷普利》、《寄生蟲》等有著相似的內核——
謊言編織的巨網背後,是無奈的社會規則,
以及既定規則所催生的,畸形的個人價值觀。
小學時,誘墨便開始有意識地隱瞞自己的家境,
可再往前看,是周圍同學在背後說三道四、歧視議論在先。
她的虛榮,並非她一個人的錯。
真正的安娜用金錢堆砌起閃閃發光的文憑,卻完全不具備相匹的實力;
虛假的安娜,雖然撒下彌天大謊,冒用身份,卻努力工作,真實投入。
也是對現實的一記辛辣諷刺。
作為竊取他人生活的「小偷」,她可惡,也可憐。
劇集通過細緻的鏡頭語言,將誘墨的每一步轉變,都交代得清清楚楚。
情緒一點點積攢,直至爆發。
雖然在劇情方面,存在一些語焉不詳、交代不明的瑕疵,
但精準傳達的不甘與委屈,能夠輕易引得每個曾被生活揉捏過的平凡人共情。
所以觀眾會不自覺地代入誘墨視角,替她懸著心,生怕她被拆穿。
在最新一集末尾,真假安娜在封閉的電梯內相遇,將緊張的氛圍推至高潮。
接下來的危機將被如何化解,我們尚且不得而知。
但可以預料的是,誘墨終將被內心的慾望黑洞吞噬。
而這個深不見底的黑洞,不只是她一個人的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