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分還在漲,這麼敢拍,不愧是韓片

2023-04-01     電影鋪子

原標題:評分還在漲,這麼敢拍,不愧是韓片

最近,有一部韓影上線之後熱度和評分都不斷攀升。

原因在於,它用一個花季少女的死,

赤裸裸地撕開了當代東亞社會的最大暗瘡之一,

狠狠刺痛了每一個打工人的心——

《下一個素熙》

01

女主素熙,是一名職業高中的高三學生。

影片開頭就通過幾個鏡頭交代了她的性格:

練舞室里揮汗如雨、拼盡全力,不小心跌倒了,馬上起身再跳。

好姐妹被陌生人碎嘴,她直接衝上去和對方干仗。

許久不見的老友,一見面就大開大合地尬舞。

大大咧咧、活力滿滿,很有正義感。

這天,班主任激動不已地到班上通知素熙,她幸運地得到了一個去大公司實習的機會,在一個大的電信企業當客服

在眾人羨慕的目光下,素熙一筆一划地簽下了合同。

雖然心裡知道,此後可能再也沒時間拾起她最愛的舞蹈了,但她還是對未來滿懷憧憬:

「我以後可是辦公室女白領了!」

然而入職第一天,素熙就傻了眼,這份工作完全不是想像中的那般光鮮——

不大的屋子裡,擠滿了跟她年紀相仿的實習生。

把頭埋進一個個格子間,沒有感情地對著電話的另一頭重複著同一套說辭。

表面上是替客戶解決問題,實際卻是使出渾身解數阻止對方解約

把違約金往高了說,把解約步驟往複雜了說,給點卡券返點的小恩小惠,盡 可能拖延設備的拆機時間,直到——

小部分客戶真的被唬住了,放棄解約;

更多的客戶,則被糾纏得失去了耐心,開始破口大罵:

「你們到底想幹什麼!?」

「媽的,臭婊子!」

帶著熱情上崗的素熙,第一通電話就被罵得找不著北。

就算適應了挨罵的常態,時不時還會遭到猥瑣男的性騷擾。

就不能給想解約的客戶直接辦理嗎?

沒那麼簡單。

這份工作名為客服,實為銷售。

每一通電話,都有領導都在後台實時監聽,時刻敲打。

從員工個人,到各個客服中心的業績,每周都要排名公示。

墊底的,社長親自教(P)做(U)人(A):

「你這組全是廢物嗎!?」

「就不能招點會幹活的人嗎??」

「他媽的像個二傻子一樣!」

終於艱難地挨到了發薪日,一看工資表,跟合同上寫的完全不一樣。

素熙追問組長,對方眼神閃躲,指著合同上一行不起眼的小字說:

「工資會根據實際情況有所浮動。」

素熙的組長,其實還算照顧下屬。

員工惹怒了客戶,他會馬上接過電話替對方挨罵兜底,之後還不忘安撫員工的情緒;

遇見惡意騷擾的客戶,還會忍不住打抱不平。

但作為基層管理者的他,為了在這樣畸形的系統里生存下去,難免被同化

一面執行著公司的種種潛規則,一面被巨大的業績壓力逼得喘不過氣。

最終,在又一個沒有完成KPI的夜晚,不堪內心煎熬的組長,在車裡燒炭自殺……

02

組長的死,並沒有掀起什麼波瀾。

公司為了息事寧人,對員工宣稱他是意外猝死,還心虛地不許員工出席他的葬禮。

諾大的靈堂,只有素熙一個同事到場。

不僅如此,公司還制定了一份保密協議,半哄半逼大家簽署。

所有人都簽了,唯獨素熙不肯。

新任的上司給她做思想工作,無非就那幾句:

「你也得為其他員工考慮啊。」

「不要再意氣用事了。」

「你不也一直因為這件事很痛苦嗎?咱們向前看好不好?」

看似是勸說,其實根本沒有選擇的餘地。

最終,素熙不得不妥協。

既然什麼都做不了,就讓這事儘快翻篇吧。

在那之後,素熙像是變了一個人。

在短時間內從銷售菜鳥一躍成為業績冠軍。

休息時間裡對同事滿口經驗談:

「60、70歲的最好忽悠,是是是的態度好點,直接放棄解約。」

「如果繼續糾纏,就開始變相威脅,因為還沒到期,違約金可不少呢。」

素熙身上的「人味兒」,似乎正在漸漸消失。

片中有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片段:

又是一個加班的晚上,一個男人打來電話要求解約。

素熙操著專業的語調,輸出那一套防止解約的話術,完全沒有發覺對方的聲音里的顫抖。

再三拒絕的男人忽然抽泣起來:

「我的孩子死了,所以不再需要了,麻煩你解約吧。」

素熙聽到只是愣了一下,隨後繼續步步緊逼:

「顧客,您這樣太虧了。」

恰巧這時一條朋友催促她下班去聚餐的簡訊彈出來,還沒有完成當日指標的素熙竟然直接發起攻勢:

「顧客,我們公司還推出了一款集合最近最流行的頻道並有復看功能的iptv商品……」

對方倒吸一口氣,掛斷了電話。

剩下素熙在冰冷的電話忙音里坐了很久。

某些她曾經一直堅守的東西好像被扔下了。

從前那個有血有肉有稜角的少女,如今終於被打磨成一台沒有感情的工作機器。

儘管已經閹割自我、喪失底線地拚命工作,到了發薪日,金額依舊不對。

一問領導,得到的回覆理直氣壯:「你不是實習生嗎?那個是正式員工的薪資。」

提成也不是當月發,理由是「實習生不穩定。」

素熙質問:「如果不幹了,錢就不能要了嗎?」

卻被對方反問:「你為什麼這麼執著於還未發生的事?你好好穩定地幹下去不就行了。就當是在銀行存了筆錢。」

從早到晚死命幹活,到頭來只是在為上司賺提成。

另一邊,因為素熙以一己之力卷高了辦公室的績效標準,也得罪了不少同事。

「都是因為你,搞得大家這麼累。」

變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里外不是人,錢也沒拿到手。

素熙乾脆開始擺爛。

這天,一位顧客要求解約。

素熙沒有再糾纏對方,直接同意了。

螢幕上立刻瘋狂彈出上司的消息:

「給我清醒點!」

「你瘋了嗎?」

「趕緊掛斷!」

還沒等她掛了電話,上司就衝到她面前,一把將她的耳機扯掉。

兩人爭執起來。

上司玩得好一手矛盾轉移:

「別人因為你提成也沒了,業績墊底。就因為你我們整個團隊毀了!」

被素熙冷笑著拆穿「是你自己的提成沒了吧」之後,她又開始拿起領導架子:

「不想干可以滾蛋,又沒人逼你。」

最後還要趾高氣昂地踐踏素熙的尊嚴 :

「窮酸樣,你就這麼缺錢嗎?」

雖然她自己才是因為獎金少了而先惱羞成怒的那個。

這場爭執以素熙揮向上司的拳頭收場。

素熙也因此被停薪留職。

屈辱又無助。

她試圖割腕自殺、被及時救了回來。

在從醫院回家的路上,她告訴父母自己不想繼續做這份工作了。

得到的卻是他們的裝聾作啞。

她找到班主任傾訴,對方卻只是一味的指責和道德綁架:

「我真的對你很失望。」

「你怎麼可以那麼魯莽?」

「你知道你的行為是在砸學弟學妹的飯碗嗎?」

而之前要好的朋友們,也都正在為各自的生活壓力焦頭爛額。

連約頓飯湊不齊人。

在返崗前一天,素熙絕望地走向冰冷的湖水中,結束了自己十八歲的生命……

03

影片的後半段,視角轉換。

裴斗娜飾演的警察宥真,試圖一步步揭開素熙死亡的真正原因。

一起在司法上毫無爭議的自殺案件背後,卻密密麻麻地布滿了「他殺」的痕跡——

宥真走訪素熙的父母。

白髮人送黑髮人,二老哭得昏天黑地,不停控訴黑心公司害死了女兒:

「從進公司開始就沒見過她六點下班。每天說加班的很晚。我大晚上去接她不止幾十次。」

「聽說那公司之前還死過人。」

「我若早知道絕不會讓她去那家公司、那所學校。」

可就在幾天前,自殺未遂的素熙還曾試探性地問父母自己能不能辭職回家。

在明知道女兒被壓榨到尋死的情況下,他們還是選擇了無視

傳喚企業高層到派出所問話。

他們對陰陽合同的事避而不談,被問及有無壓榨員工,則聲稱「他們都是自願的」。

不然「她可以辭職啊,又沒人逼她。」

說得好像實習生們的選擇權都在自己手中一樣。

然而,即使不論當下社會中這些家境一般的孩子們所背負的生存壓力,

另一個赤裸裸的事實是:他們確實受到了來自校方的逼迫。

因為為了儘可能保住學校的就業率,老師會給離職返校的學生戴上紅色名牌,罰他們打掃廁所等,對他們百般羞辱。

於是宥真來到學校,質問素熙的年級主任:

「你知道她的工作內容嗎?」

正常情況下,安排就業的老師應該先去體驗企業的工作環境,了解工作內容,才可以把學生送進去,之後還要定期檢查各項指標。

而素熙生前所在的公司,總共600多個崗位,卻一年就有600多人離職,相當於每年換一批新人,明擺著就是收割廉價勞動力的無良企業

為什麼要把學生往這種地方送?

這話一出,油滑老道的年級主任竟然也委屈上了:

「這就是現實。

不這麼做就沒有就業率。

我們只能通過評估才能獲得各種教育資源及認可。

這樣老師才能拿到工資,學校才能繼續開下去。你以為我們想啊?」

再往上追溯,教育廳的工作人員也各個理直氣壯——

「我們只是通過數據來管理,其他的就由學校自行管理。」

可笑的是,連地方教育廳也是通過就業率來績效。

就業率低下,便會被削減教育撥款,還會連累當地學校破產,讓本不富裕的教育條件雪上加霜……

宥真的調查,逐漸演變成了對整個社會的層層拷問。

到這裡,故事似乎走進了一個無解的困局

一個孩子死了,似乎每一環都出了差錯,但又似乎每個人都很無辜。

到頭來,走上絕路的責任,還是被全權推給了素熙本人:

「那位員工性子本來就比較急躁,平時也看得出她對錢的慾望尤為突出。因為她公司名譽受到了多大的損害?」

「現在出了這種晦氣的事,學校更加困難了。她根本就不是省油的燈!」

「把那樣自身問題很多的學生送進企業,企業真是倒霉。」

被公司潑髒水,被老師埋怨,被教育廳官員定論。

規則如此,怎麼別人都能適應,就你不行呢?

另一邊,因為執著於追查真相而捅出不少「簍子」的宥真,自己的生活也變得岌岌可危。

警局領導無不滿於她的深挖,上演起又一出職場霸凌:

「一個十八歲的小姑娘自殺為什麼非得雞飛狗跳找狗屁的動機?」

「要每個案件都像你這麼查,你這部門就得癱瘓!」

又是工作績效。

沒有什麼平民英雄撬動不公系統的爽文情節,兜了一大圈,宥真還是在結案報告上籤了名字。

在案件調查的尾聲,宥真打開了素熙留下的手機。

所有信息已經被刪除一空,只留下了入職前一天,她在練習室里跳舞的一小段視頻。

視頻里,剛完成了一支高難度舞蹈的素熙看起來青春洋溢,充滿活力與自信。

在影片的上下兩個章節之間,導演為兩位女主設置了一個巧妙的「搭扣」——

素熙最後一次出現在練舞室的那天,宥真剛好也在。

一個退出,一個加入,就像一場接力。

誰都有可能是下一個素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4f8ae387cf323d3fa41e1134ffb1f2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