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適電影撲街,流量可以錦上添花但很難雪中送炭?

2024-07-14   圍剿白日夢

前有18年吳磊草草收兵的《阿修羅》,後有19年鹿晗落荒而逃的《上海堡壘》。

當斯文看到同樣作為流量的於適,帶著他首部單扛挑大樑的作品《歡迎來到我身邊》走進暑期檔時,出於應激反應,我莫名有些慌張。

結果,竟然真的應驗了。

暑期檔+上映前三天(周五、周六、周日)+20%排片。在這樣天時地利人和的情況下,這部電影首日票房占比僅有11.8%,第二天排片占比持續增加,可票房占比卻持續下跌,只剩下了5.8%。

上映前三天,票房呈倒掛趨勢,一路走低直至觸底。

昨天斯文在首頁刷到這電影竟然出現了「逆跌」趨勢,我尋思,嚯?難道是後勁兒大?結果一搜,也就比前一天多了一點點吧,情況依然不容樂觀。

不過多了就是多了,咱也不能選擇性失明。只不過,多的這一點點在後面幾天又補了回來,最近這兩天的日票房已經跌到了個位數。

目前這部電影上映快一周了,於適又是各地路演、又是直播營業,他倒是沒偷懶,整天忙得很。只可惜,截至目前,總票房仍未過5千萬,而票房預測也從最初的過億降到了6千萬。

基本已經是被迫宣判提前「交卷」了。

在電影圈,數據是最直觀、也是最能體現主演號召力的時尚單品。於適這次的表現,無疑是撲了個大的,被不少網友嘲諷是「史詩級倒掛撲街」,並且在線辣評:他是占著茅坑不拉屎……

多角度、全方位的撲街記錄,讓《歡迎來到我身邊》在刷新影史新低的路上,一去不復返。

斯文也很感慨,流量明星們還是別輕易闖暑假檔了,這波紅利還真不是誰都能吃上的。

作為一部夾雜著些許奇幻元素本質上依舊是愛情片的作品,我個人覺得,說不定放在情人節或者七夕能有比現在更體面的成績單。畢竟大家是去電影院談戀愛的,看什麼並不重要。

主要是還應景。

於適在片中飾演的陳小舟,在失戀後遭遇了一場意外,導致他患上了「幻視症」,只要他看到黃色的東西,周圍無論是人還是物就會瞬間變成「大黃鴨」,說起話來嘎嘎叫。(斯文看到有網友說這是可可愛愛的大黃鴨此生被黑最慘的一次hhhh

他很無奈,醫生也沒有辦法。

結果他有次去參加一檔美食節目的錄製,遇見了王影璐飾演的美食博主馮佳楠,他發現,自己只要跟馮佳楠在一起,他的「幻視症」就會立馬治好,恢復正常生活。

一個有病,一個有藥,時間久了,很難不走到一起吧。

作為一個純原創的劇本,既沒有大IP的保駕護航,導演宋灝霖的過往作品也不是特別亮眼,女主角王影璐也是去年和彭昱暢演了《異人之下》才稍稍有了姓名。

整部電影最能拿得出手的,也就「於適」這兩個字了。

從《封神》的「質子團」火速出圈竄紅,立刻在95後流量小生中站穩腳跟,無論是商業價值還是影視資源,於適無疑是這哥幾個裡面,後勁兒最大的那個。

再到今年的《我的阿勒泰》再次以貼臉角色的打開方式,各種霸屏,不誇張地說,斯文家裡已經有好幾個妹妹為於適神魂顛倒了。

顏值+身材+環境,這與生俱來的氛圍感著實是太強烈了。

一部電影豆瓣7.8分,一部電視劇豆瓣8.9分,每一次都是有效刷臉,可是隨著於適的流量越大,大家對他的期待相對也更高。

大家急切地想看看脫離了《封神》濾鏡,離開角色光環加成的於適,到底能不能扛起大梁?

斯文個人覺得《歡迎來到我身邊》對於適還挺重要的,因為這是他大爆之後第一次向觀眾證明自己的機會。而第一印象對路人來說,往往就會有「定生死」的作用。

可惜他並沒有把握住,我相信這肯定不是於適自己的問題,但矛頭指向他倒也在我的意料之中,畢竟作為男一番,好的時候可以吃遍作品紅利,不好的時候也要和作品患難與共。

關於於適,全網隨之而來的負面評價確實很刺耳。

有人說《封神》之所以會爆並不是因為於適,他能火只是沾到了好作品的光,蹭到姬發這個無敵炸裂的人設光環大家對他有了濾鏡;而《我的阿勒泰》會出圈也是因為原著足夠出彩,原著作者太會寫,大家去看是因為馬伊琍,因為周依然,而不是三番於適。

於適的兩次霸屏,不是因為他演的有多好,而是因為他運氣好。

甚至有看過電影的觀眾表示,說他離開烏爾善導演之後就原形畢露,飾演正常的平凡小角色就短板暴露無疑,五官亂飛,情緒表達也不夠細膩,很難打動觀眾。

特別是片中一些比較關鍵的情感爆發戲份,也略顯得用力過猛,讓觀眾比較難以帶入,令人在電影院坐立難安。

哭,感受不到痛苦;笑,感受不到開心。

冰冷的數據、觀眾的差評,以及在電影剛上映,就出現了#於適電影 撲街#這樣的熱搜,著實有點趕客。既然有更好的選擇,誰也不願意花錢買難受是吧?

於適本人看到這樣的成績肯定是著急的,但他又不能表現得太在乎,那只有粉絲出馬了。

一部分粉絲在線闢謠我們哥哥可不屬於流量明星,我們從來沒把哥哥當成流量,所以現在收貨這樣的票房成績,對一個初出茅廬的新人來說已經很厲害了……啊?這個邏輯?可以這樣說啊?

斯文吃瓜吃得兩眼一黑,這話術著實不像出自一個成年人之口。電影撲街前你們哥哥是可以獨當一面的流量大明星,電影撲街後他就成了涉世未深的小男孩,高高掛起?不關他事??

說個冷笑話,這部電影全網粉絲最高的竟然是up主拉宏桑,笑得我哈哈哈哈。(按照粉絲的說法送拉宏桑出去挨罵好像才是合理的hhhh

甚至有些不太理智的粉絲已經全方位無差別攻擊了,就連導演也遭受了無妄之災,電影上映前導演選於適當男主可以配享太廟,比上一部作品進步太多,此生對導演罵不出一句。

電影上映後,導演請退圈,嘲諷導演原來糊才是最好的保護色。

這是一部分在內訌的粉絲,還有另一部分在外禦敵。

另一部分粉絲認為電影才剛上映就被帶節奏唱衰是有小人惡意搞事,怕於適因為這部電影又火一次,擋了自己的路,所以才會給於適買黑熱搜。

然後,王一博就成了於適粉絲心目中的那個天選「假想敵」。

要不是粉絲提醒,我都忘了於適和王一博竟然是《長空之王》的前同事。去年的於適還在給王一博作配,今年的於適就可以當男主了,仿佛坐了火箭般的飛升速度,怎麼不算是一種「我哥超出息」的體現。

當粉絲帶上濾鏡,他們就會陷入盲目自信的漩渦。斯文看到部分於適粉絲認為之前的《長空之王》和《封神》都足以說明於適的票房號召力,未來他也有大把機會證明自己,現在撲了一部又有什麼關係。

額,有沒有一種可能~《長空之王》那會衝著王一博去的比較多,大家還不太認識誰是於適,《封神》出圈是導演、群像、以及神話IP的加持,好像證明不太了於適有什麼號召力?

在觀眾眼裡,反倒現在的《歡迎來到我身邊》才證明了於適並沒有什麼號召力。

這種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操作,怎麼看都算不上高明,甚至還拉了與王一博粉絲的仇恨,說王一博的票房看著高,但投資、宣發、買水的成本更高,投入產出比差距太大,賠的更多。

咱就是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斯文雖然平時不怎麼關注飯圈動向,但我也清楚,王一博粉絲還真不是誰都敢惹的。

王一博粉絲可能覺得這種沾邊比較「晦氣」,我並沒有看到有很多王一博粉絲出來迎戰,更多粉絲秉持著「莫挨老子」的態度,到讓於適粉絲有點「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覺。

我非常認同一部電影市場反饋不好是多方面的原因,單純甩鍋給於適一人不扛票房的說法有些片面,但於適粉絲總結的撲街原因未免過於荒誕,包括但不限於以下:

一是天氣不好,現在南方一直在下雨,大家出不了門去不了電影院;二是觀眾看短視頻太多了,沒耐心坐在電影院品一部好電影。

三是沒有信仰,四是排片太多,五是粉沖預售,六是正在舉辦奧運會。

七是片方宣發不給力,官微官抖露出的都是於適醜醜的物料,把觀眾提前嚇跑了。

於適粉絲為這部電影撲街找了很多原因,愣是沒找自己的原因。無奈之下,不少網友開始為粉絲提供新思路,客觀評價了一些電影撲街的問題所在,但粉絲卻表示捂緊耳朵,不聽不聽是差評。

甚至有博主在線支援片方,實在不行,就說自己是一部文藝片吧。(多筍吶hhhh

我理解粉絲想要維護自己偶像的心情,但有時候聽聽不好的聲音,對自己偶像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盲目自信,一不小心就容易把自己事業搞沒了。

據說於適新電影撲街的後續是,下一個餅也撤資提前跑路了,如果是真的,那於適在業內的口碑一時半會單憑靠粉絲吹捧,怕是很難再有起色了。資本再捧,也要考慮投資回報比例。

流量明星勇闖電影圈,於適之前,有太多太多前輩了。

早些年,流量的加入,對一部電影來說確實對票房有一定的保底作用,畢竟只要有流量就不愁有追隨他的粉絲買單,甚至不止買一單。

但是隨著大家對流量明星的祛魅,流量明星對票房的作用已經微乎其微,吳磊的《阿修羅》原本抱著30億的期待,結果三天就緊急撤檔,收割了不到5千萬票房就提前交卷,投資也打了水漂。

越來越多的資本認為,流量明星已經從「票房靈藥」變成「票房毒藥」。

普通觀眾只要看到有流量明星參演的電影,下意識就蓋棺定論是爛片,很難先買票去電影院看了再審判。

當然也不是沒有正面案例,比如王一博去年的三部電影《無名》《長空之王》《熱烈》預售全部過億,而朱一龍《消失的她》也交出了將近35億的成績,張藝興擔任一番男主的《孤注一擲》更是拿下38.48億的票房。

流量,好像也不是毒藥?流量明星用得好,就是事半功倍;用得不好,就很可能兩敗俱傷。

我們從這些作品裡不難發現,這些流量確實是承擔了票房責任,但這些爆火出圈的電影並不全靠他們的顏值在撐著,有的人靠演技,有的人靠搭檔,有的人靠題材,有的人靠導演。

流量明星可以錦上添花,但卻很難雪中送炭。

所以於適的新電影除了他自己以外,如果再沒有其他任何讓觀眾走進電影院的慾望,撲街是在所難免的。

再加上流量明星的粉絲本就以女友粉居多,讓粉絲花錢去看自己哥哥談戀愛,簡直比把粉絲架在火上銬還難受。

易烊千璽《少年的你》雖然也主打青春愛情,但卻不僅僅有青春愛情。它包容的元素更廣,有敏感的校園霸0,有底層小人物的互相救贖,也有善與惡的博弈,更容易引起大眾討論,也更容易讓粉絲買單。

如果一部電影靠粉絲買單,前期造勢或許還行,但後期發力,還是取決於普通觀眾「捧場」。

不過於適這次新片撲街也證明了,並不是所有粉絲都會為偶像買單。

有些流量明星平時看著被粉絲圍著水泄不通,各種花式應援,數據也嘎嘎好,可一旦涉及到真金白銀自掏腰包的時候,大家難免謹慎起來。花時間可以,但花錢????

至於網際網路上一些刺耳的聲音,於適早點聽聽也不見得是什麼壞事,粉絲捂嘴,只會讓他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持續下墜。孰輕孰重,相信為他好的粉絲都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