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只要是聊到蘇軾與王弗的話題,主持人一般都會先把《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這首詞深情地讀一遍——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為什麼很多講蘇軾與王弗的節目都要以這首詞開頭?因為,只要好好地把這首詞朗誦一遍,就可以讓百分之九十的觀眾落淚,甚至陷入悲情中無法自拔,所以這首詞也被譽為是唯一一首可以反覆把人聽哭的宋詞。
蘇軾的這首《江城子》,哪怕時隔千年,哪怕你並不知道這首詞背後的故事,只要你認真聽一遍,就會升起一種莫名的傷感與悲戚。
蘇軾
我聽過很多關於蘇軾的愛情故事,最常被人津津樂道的,是他與王朝雲的故事,雖然蘇軾的一生有過多段感情,但是我覺得,唯有他跟第一任妻子王弗的愛情,最不平凡!
很多人講蘇軾的愛情故事,只喜歡說他與王朝雲,而不太講與王弗的故事,因為他們覺得,蘇軾與王弗之間只是很平凡的愛情,既沒有跌宕起伏也沒有轟轟烈烈,更不如才子歌伎西湖相遇那樣的橋段有談資俗趣。但是我認為,蘇軾與王弗的愛情故事,最平凡,也最深情!
的確,蘇軾與王弗從一開始就顯得比較平淡。蘇軾,當時是眉州名士王方的學生,這位老師對年輕的蘇軾非常欣賞,再加上兩個家庭原本就門當戶對,於是在長輩們的操持之下,蘇軾迎娶了老師王方的女兒王弗。
王弗
這是一樁很典型的傳統姻緣,雙方結合的時候根本不存在所謂的愛情,兩個人彼此間壓根就沒任何了解。
但是很快蘇軾就發現,王弗不但端莊賢惠,而且有著超凡的見地和學識,甚至有時候,蘇軾都要向妻子請教一些學術上的問題,更厲害的是,王弗非常善於識人,凡是來過家裡的客人,只要王弗聽他說過幾句話,就能準確地把這個人的性格和品行分析給蘇軾聽。
王弗的這些學識見地還有才華,在婚後逐漸地向蘇軾一一展現了出來,也讓蘇軾一點一點地愛上了王弗,他們的愛情,是典型的先成婚再相識,然後再相愛的模式,但正是在這種細水長流的平淡相處過程中,蘇軾與王弗彼此都在付出著真心與深情。
蘇軾
我想,當時他們應該也如普通的夫妻一樣,會打打鬧鬧拌嘴慪氣,也會有花前月下耳鬢廝磨浪漫之時,但這平凡而真摯的婚姻生活,卻在十年後,隨著王弗的驟然離世永遠定格在「小軒窗,正梳妝」的畫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在妻子去世十年之後,蘇軾,也已年近四十。他在熙寧八年正月二十的這個夜晚,重複做著這樣一個夢——他夢到了在家鄉和王弗在一起生活的場景,夢中的王弗還是那樣溫婉動人……
蘇軾
她靜靜地坐在窗前對著鏡子梳妝打扮,蘇軾不敢出聲打擾,但王弗似乎感應到蘇軾的歸來,她轉過頭來望向蘇軾,兩人四目相對,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千言萬語,都只化為兩行清淚……
其實在王弗去世之後,蘇軾一直努力避免自己去思念她,因為只要一想到王弗,蘇軾的心就會痛,所以他說「不思量」,就是忍住不去想念,但你越是不想,其實越是難忘,白天你可以忍住不想,但到了晚上,卻會在睡夢中去想,所以蘇軾的這首詞,是在夢中想起了王弗,想起了遠在千里之外亡妻的墳墓,也在夢中見到了自己的、一生最愛。
那麼整首詞最讓我感動的就是這句「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蘇軾很害怕,害怕什麼呢?
蘇軾
蘇軾害怕的是,即使再見到王弗,她恐怕也認不出自己,因為經歷了這麼多變故以後,蘇軾已經「塵滿面,鬢如霜」不再是從前的那個少年,而王弗的生命卻永遠停留在二十七歲。
如果相見以後,他不知道王弗是不是還能認出自己,因為王弗看到的,只是自己曾經風華正茂的模樣,但是現在,十年已過,一切物是人非,縱使相逢應不識!我想,這大概就是愛情用情至深的最高境界了吧!蘇軾和王弗的愛情告訴我們:平凡的愛情,也可以很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