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種是進入夏季的第三個節氣,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裡面也有說過,「芒種,五月節,謂有芒之種穀可稼種矣」,這大概的意思就是說,到了這個時節,小麥、大麥等有芒作物就已經開始成熟,農家需要趕快的收割,由於這個時候同樣也是晚谷等作物的播種時間,農家既要收割,又要播種,忙得不可開交,於是就被稱為「芒種」。
芒種有三候,首先是「螳螂生」,古時候,人們認為螳螂可以順著陰氣生長,由於在深秋產子,到了芒種的時候才會破殼而出,其實這種小球在經過炮製之後,也是中醫裡面的一味妙藥,被稱為桑螵蛸,功效上則是具有固精縮尿、補腎助陽的作用。
這第二候就是「鵙始鳴」,鵙,俗稱屠夫鳥,又名伯勞或博勞,一作百勞。這是中國古典詩詞里一個很常見的意象,在曹植的《惡鳥論》裡面也有說過,「百勞以五月鳴,其聲鵙鵙然」,可見這是一種以叫聲來命名的鳥。
芒種的第三候,就是「反舌無聲」,不同的學者對這一認識不同,有人說這是在說百舌鳥,也有人說這反舌其實就是蛤蟆,總之古人認為這百舌是一種順應陽氣生長的動物,這跟伯勞恰好相反。
一提到芒種,你會想到什麼?有的人會說,「青梅煮酒」啊!也有人會說,「祭祀花神」啊!還有人說,「搶收麥子」呀!當然,還有人會說,「一想到你我就wuwuwu……」呃,不好意思,跑調了!言歸正傳,芒種很忙,健康養生一點也不能耽誤。
理解了古人對於芒種的認識,在這個繁忙的時節,氣候也是逐漸的炎熱,內心想必也就會多了一些煩躁和不安,我們身體也是隨著陽氣的浮越開始感到疲憊,所以在這樣的節氣裡面,我們尤其需要養護自身的健康,那麼,究竟該怎麼做呢?做好這3點其實就足夠了。
1.切勿盲目貪涼和飲冷
《黃帝內經》裡面說過,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在夏季的時候,我們身體裡面的陽氣會浮越於外,外在的環境也是一片溫熱之象,所以這個時候,人們會習慣性的貪涼,這樣身體內部就會很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襲,由於天氣的炎熱,不管是吹空調還是吃冰冷的食物,到了第二天就容易出現脾胃不適,這是脾胃受寒的典型表現,如果不加以重視,極易出現胃腸型感冒。
這樣看來,炎熱的夏天就不能喝冷飲了嗎?當然不是,我們還得根據自身的情況區別對待,如果是肚子一受涼就出現腹痛、腹瀉,甚至還會出現痛經的人來說,的確是不太適合食用冰鎮的水果喝冷飲,還有老人、小孩和孕婦,以及體質虛弱的人群,不適宜吃喝冰冷飲食。
當然,夏季除了冷飲、冰鎮水果之外,最大的寒邪來源就是空調,現代科技帶來的好處雖多,但也要注意,不然會很容易引起空調病。首先是空調的溫度不能調得太低,其次就是風向也不能對準頭部、腹部以及腰部一直吹,這要是受寒了,會很容易耗損脾胃陽氣,頭部受寒則會出現頭痛鼻塞。
不過,在室外工作的朋友,一定要注意身體水分的補充,避免因為大量的出汗,從而造成氣隨津脫,畢竟中醫認為「津能載氣」,身體裡面的津液不足,自然氣機的運行也就會很容易出現異常。
2.注意午睡
芒種時節,氣溫比較高,容易消耗身體裡面的能量,常常會出現精神不濟,所以適量的午睡很重要,不過要注意的是,午睡的時候要「小憩」,不是那種一睡就是幾個小時的那種,午睡時間在半小時作用即可,睡得太多,反而會讓身體越發沉重,下午的精神也就會更差。
3.清暑利濕
芒種時節,雨水也會逐漸充沛,濕邪和熱邪錯雜,就會很容易出現濕熱,平時脾胃不好的人,稍微吃一點油膩食物,就會出現腹脹、口臭,而且大便黏滯,身體也會感覺睏倦,此時可以從飲食調節入手,適量的食用薏苡仁、苦瓜等清熱利濕的食物,可以將身體裡面的濕熱化解。
芒種,寓意著播種與收穫,送走五月花叢的芬芳,迎來六月桃李的時光,剛好此時,也是高考在即,祝願每個考生都能收穫美好,播種新的希望!畢竟經歷了三年的「芒種」、十年的「寒窗」,此時最為期待的是,人生四大喜事之一的「金榜題名時」。所有高考學子,加油!
【本圖文由「金蘭中醫學社」新媒體獨家原創出品。作者周淺,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