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叫我總監》播放指數登頂背後,是對都市劇的創作融合和價值思考

2022-05-08     深度文娛

原標題:《請叫我總監》播放指數登頂背後,是對都市劇的創作融合和價值思考

隨著今年第二季度劇集市場拉開帷幕,更多類型多樣的劇集紛紛定檔排播。4月29日,由優酷、新有靈犀、新麗電視出品,黃瀾擔任製片人,姚婷婷執導,林更新、譚松韻領銜主演(以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的都市清甜喜劇《請叫我總監》開播。

劇集改編自晉江文學城人氣作者紅九的同名小說,原著曾入選中國作家協會評選的「2017年中國網絡小說排行榜」,並榮獲第二屆網絡文學大會IP交易峰會重點推薦十佳作品之一。不僅原著具有美譽度,此番更吸引了曾操刀《辣媽正傳》《大丈夫》《虎媽貓爸》《我的前半生》《如懿傳》等爆款劇集的製片人黃瀾,攜手曾執導《匆匆那年》《誰的青春不迷茫》等話題影視作品的導演姚婷婷執導。女性班底的主創陣容,讓《請叫我總監》的影視化改編和台網同播更具有高期待值。

開播當晚,劇集就排名酷雲衛視黃金時段收視率第二。目前,隨著劇集播出漸入佳境,據Vlinkage數據顯示,劇集在電視劇播放指數中已連續多日登頂第一,同時,優酷站內熱度破9800,燈塔全網正片播放市占率日冠,關注熱度和討論度居高不下。

既是職場劇又是清新甜喜劇,在描繪當代職場眾生相的劇作層出不窮的今天,更具網感、年輕化的《請叫我總監》如何能在同類型劇集中脫穎而出?拓寬都市劇邊界,正是主創團隊在細節之處融入的創作巧思。

輕喜劇打底

打開霸總與秘書的酸甜記事

比起戀愛發糖,《請叫我總監》首先架構起職場劇的敘事框架,既呈現一位一心想成為投資人的總裁秘書寧檬,如何在職場歷練中一步步實現夢想的過程,又展現出表面脾氣火爆實則嘴硬心軟的霸總陸既明,如何打破冰冷麵具,學會珍視尊重身邊人的成長弧光。

譚松韻曾將這兩個角色的關係形容為「小暴龍和馴獸師」,劇集為二者的火花碰撞帶來的諸多戲劇衝突融入喜劇色彩,這便為《請叫我總監》奠定下輕鬆活潑的都市喜劇基調。

陸既明是一位在職場上非常能給他人帶來壓迫感的老闆,不僅讓人摸不准脾氣,還時常陰晴不定。本是面試投資部,卻陰差陽錯給陸既明做了三年秘書的寧檬調侃自己就是老闆的「老媽子」,手機不敢關機,全天候待命的寧檬吃盡了被老闆「折磨」的苦頭,面面俱到的「陸總使用說明書」,可見打工人的心酸。

劇集的喜劇之處在於,不管在人物刻畫、演員表演方法、台詞等方面,始終沒有刻意放大職場上的苦和累,而是選擇抓取人物身上的可愛之處,去展現人們面對職場難題的樂觀態度,這種明亮的色彩就讓劇集的清甜感溢出螢屏,讓觀眾感同身受的同時,又獲得輕鬆的追劇效果。

寧檬性格樂觀,自嘲能屈能伸,表面態度和善、氣憤之下吐槽老闆的情緒發泄,卻又像極了當代打工人的真實職場心態。入職新公司後,新老闆石英對其照顧有加,在石總的鼓勵下,寧檬更有自信地開啟人生轉變。而在後續繼續與陸既明對接工作的過程中,陸既明火爆脾氣背後「以人為本」的投資原則和做事邏輯,也在逐漸影響著寧檬。

「互懟二人組」的言語過招既有職場上下級關係的分寸感,又透露著年輕人打破職場層級邊界的工作氛圍,呈現職場百態的同時又傳遞出生活中的善意和可愛,在群像人物設置中,劇集也流露出諸多溫暖。例如小揚與寧檬的同事情誼,呆萌性格的小揚自帶的靈動感,就收穫不少觀眾的肯定,同時,陸既明好友曾宇航則擔當著「助攻」身份,白富美許思恬也具有大大咧咧的一面,這對副線CP,也為劇集調和著輕鬆的敘事節奏。

勵志向主題為引

在職場劇中呈現雙向奔赴的情感關係

呈現職場圖景在前,情感故事發糖在後,對於原著改編,劇集就在職場描繪上更貼近戲劇表達,從而讓正向的主題和生活能量真實落地。

黃瀾曾在創作特輯中分享:「好的職場劇不是只打著職場作為賣點,這部劇講了非常多的投資案例,希望能把投資行業用深入淺出的方式讓觀眾理解,也是在謳歌一種商業精神。」據介紹,原著中涉及很多投資行業的案例,職場描寫很紮實。但這些案例中不少跟影視行業相關,在影視化改編中,為了呈現一個可以拉近觀眾生活距離的故事,編劇們用心地把這些案例領域替換為快消品和環保品類。

編劇胡斐子是北京電影學院03級導演系研究生,曾編劇《家的N次方》等作品,其現實主義的創作風格也延續到此次創作中;編劇陳澍玲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05級導演系、編劇周遊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05級戲文系,兩位曾共同創作《潛夢追兇》《NANA》兩部作品,善於組織戲劇構架和編織複雜又有條理的人物關係;編劇仲寧是北京電影學院15級文學系研究生,曾創作《誰的青春不迷茫》《放學別走》兩部青春氣息濃厚的影視劇,擅長在戲劇衝突和現實中尋求交界點,增強人物的寫實感和趣味性。

劇集正式開機前,劇組和眾主創深入投行做調研、邀請投資行業專家嚴格把關、反覆推敲案例和細節,從大眾日常生活出發,故事中,寧檬在淘汰一年多的項目里找到了加熱水杯項目,從大眾消費視角出發的投資故事,不僅是《請叫我總監》在敘事策略上的接地氣之舉,也與主人公的投資人夢想初衷形成呼應。

「不讓有價值的創業者在起飛前就被剪斷翅膀」,寧檬的投資夢想來源於兒時父親的一次創業失敗經歷,在寧檬看來,她的優勢就是「普通」,「更了解普通人的想法,更會站在大眾消費者的立場思考問題」,想要深耕消費品類的寧檬,將她對於生活的關懷融入到幫助創業者實現夢想之中,這種初衷的傳遞,就帶著溫暖和治癒的色彩。

另一邊,陸既明身上同樣有值得學習的地方,不追求利益最大化,而是站在「人」的角度和社會效益方面思考投資的長遠性,在寧檬剛剛起步學習項目投資時,陸既明就時常人間清醒般對其側面點撥。在最新播出的鳳凰紡織廠實地調研情節中,二人就用各自不同的方式,對紡織廠提出了發展意見。

正如導演姚婷婷所說:「不管面臨多大困難或多大質疑,又重新站起來,對自己的夢想那麼勇敢地去追求,這個動力是非常強大的,一定會讓觀眾感同身受。」80後女性導演的細膩筆觸為劇集帶來情感上的柔軟,當敘事更具網感、故事推進節奏加快,主人公在職場上的一路打拚自帶爽感又十分真實可信,在展現職場生存法則的過程中,這一段雙向奔赴的情感關係,就在喚起觀眾共鳴之餘,為觀眾帶來情感撫慰。

思考女性價值

在深耕輕熟女性受眾中拓寬都市劇邊界

對比同類型劇集,在都市劇範疇中,《請叫我總監》做到了清新自然的情感關係建立,而在職場劇類型中,劇集又深入淺出描繪著職場中的喜和憂。對於製片人黃瀾來說,《請叫我總監》不僅是一部拓寬製片類型的劇集,對於都市題材的探索,她和導演姚婷婷等主創團隊也做出了一次「清新脫俗」式的劇集創新,真實展現著當代都市年輕人對愛情和事業的態度。

在黃瀾過往操盤的劇集項目中,《我的前半生》《虎媽貓爸》《辣媽正傳》是引發大眾共鳴的普世性作品,《大丈夫》《小丈夫》是充滿趣味的生活情感流作品,古裝劇《如懿傳》則是展現了擁有獨立思想的女性如何一步步走出束縛……過去幾年中,這些爆款劇集頻頻引發公眾討論,其中的女性話題、社會話題、家庭教育、職場價值觀、自我邊界的探索等內容十分具有啟發性和討論度。

製片人黃瀾

另據百度數據顯示,在《請叫我總監》的收看人群中,25-34歲年齡人群占比44.46%,劇集對於輕熟女性圈層的擊中顯而易見。黃瀾曾在採訪中提到,「我一直在做女性追求自我主題的劇。我發現,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渴望更多自我價值的實現,而不再是追求完美愛情和婚姻。她們從『討好』走向了『悅己』。」

而關於夢想的實現,導演姚婷婷也像劇中女主人公寧檬一樣,經歷過不小的波折。從把報考導演系作為高考目標,告訴家人時遭到的不解和反對,到大學和研究生階段的刻苦求學,其中經歷過低谷時的自卑,也有著不服輸的堅韌,再到作品被認可收穫到的肯定與鼓勵帶來的欣喜和奮進……追尋夢想的路上從來不是一片坦途,在姚婷婷看來「夢想和白日夢之間,隔著的也不是天賦和運氣,而是努力和堅持。」

再聯想到《請叫我總監》中堅定初心、想要獲得更多職業發展空間的寧檬,這些截然不同的人生軌跡給觀眾帶來不同維度的啟發,其中多元女性觀的呈現都有著主創團隊對於生活的思考,同時,這又與近些年劇集市場中女性題材創作熱潮形成呼應。洞悉並引領創作風向的製片人思維,細膩真摯的導演鏡頭語言,細微之處見真章,這些也足見主創們對於市場的精準預判和對內容的品質把控。

做「有趣」又「有用」的劇,讓觀眾與主角一起收穫真實的成長,對於類型創新和女性生活的關注,《請叫我總監》不失為一次有意義的劇集探索,在後續播出中,期待《請叫我總監》的持續霸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74ecdcab63fc99304c26b006a394f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