腌制、祛腥、清蒸、煎烤……烹魚的這些妙招你知道了嗎?

2023-05-05     紅廚

原標題:腌制、祛腥、清蒸、煎烤……烹魚的這些妙招你知道了嗎?

春末夏初,萬物生長,魚鮮肥美。民諺有雲,無魚不成宴,那麼如何將各類魚烹飪得更鮮美更入味?在用不同的烹飪方法燒魚時又有什麼妙招?趕緊跟著紅廚網一起來看看大廚的分享吧!

題圖:圖蟲·創意

作者:林林七

編輯:長樂未央

給魚祛腥有妙招

魚類何以會有腥味呢?

這是因為魚體內負責調節滲透壓的「氧化三甲胺」會在微生物和生物酶的作用下降解產生三甲胺和二甲胺,這兩種物質恰好就帶有腥臭味。另外,魚體表面的黏液含有氨基戊酸、氨基戊醛等物質,會進一步加重腥臭味。

倘若魚開始腐敗,那就更災難了。因為在魚腐敗的過程中,胺基酸會開始降解,產生丁二胺、戊二胺(又叫「屍胺」)等揮發性生物胺,這會叫腥臭味更濃烈。另外,多不飽和脂肪酸(比如DHA、EPA)氧化降解產生的多種烯醛類物質也是腥味的來源。

圖片來源:Pixabay

民間有不少魚類祛腥的小竅門,比如去除魚腹內的黑膜,有說法稱,這層黑膜彙集了魚身上的各種毒素,也是魚身上最腥的部位。事實上,這層黑膜學名叫腹膜髒層,存在於魚腹壁和內臟之間,是為了包裹大部分腹腔內的器官,起到吸收撞擊、保護內臟的效果,此外也能分泌黏液來潤濕臟器的表面,減輕臟器間的摩擦,是正常的生理結構。也就是說,這層膜和魚的腥味之間並沒有什麼必然的聯繫,自然也不存在什麼毒素。

一般來說,魚的腥味主要集中在魚鱗、魚鰓和附著的黏液上,因此想要祛除腥味,首先要去掉魚鰓、魚鱗,再仔細地用水沖洗魚身。

廣州錦和尚品中菜館行政總廚陳國勛在接受紅廚網的採訪時提到,想要祛除魚腥味,最關鍵的就是殺魚時要放乾淨血,而且魚血也會使得魚肉不夠爽滑。放乾淨血的魚,魚肉也會更加潔白。接著就要用少許鹽搓掉魚身上的黏液,在烹飪的時候,除了常用的姜和胡椒粉,還可以加入少許的麻油和花生油。這樣做不只祛腥,還可以增添香味。

淡水魚怎麼烹飪

解決了魚腥味的問題,接下來該講講魚的烹飪了。

首先是江河魚,又叫淡水魚,例如鯽魚、鯉魚、鯿魚、草魚、大頭鰱等等。淡水魚口感綿軟,一般會帶有土腥味,因此在烹飪時多搭配醬汁,或者較重的香辛料調味,有時也使用油炸的方式,以祛除魚身上的土腥味。

中國烹飪大師朱菊還透露了另外一個方法,河魚因生長環境等因素,會帶有泥腥味,這個時候可以利用流動過濾的水吊養幾天,就能有效祛除泥腥味。所謂的吊養,指的是在魚成長到成魚之後,用清水養殖,期間不投喂飼料、青草或其他餌料,也不投魚藥,這樣能降低魚類肌肉的脂肪含量,肉質更緊實,最重要的是減輕腥味。

魚最常見的做法就是清蒸了。據陳國勛介紹,一般餐廳清蒸魚的銷量也是最好的。那清蒸魚有什麼技巧呢?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陳國勛認為,想要做出好吃的清蒸魚,首先就是要放乾淨血。接著用鹽搓洗掉魚身上的黏液,然後洗凈上鍋蒸。蒸之前,可以用少許鹽塗抹在魚身上,這樣魚肉會更緊緻。蒸完的魚可以加少許胡椒粉、蔥絲、麻油、花生油以及蒸魚豉油,不止祛腥,也可以增加鮮甜味。另外,在蒸魚的時候,最好用筷子將魚架起來,這樣魚熟得更快。此外,也可以在魚的背部划上幾刀,這樣能讓魚熟得更均勻。

清蒸不是淡水魚的專利,反而鹹水魚在此技法中大放異彩。在接受紅廚網採訪時,朱菊也談到,在他們店裡賣得最好的魚,是橄欖油香草蒸銀鱈魚。做法很簡單,選用法國深海銀鱈魚,取中段無刺處80克,用橄欖油、迷迭香和玫瑰鹽腌制10分鐘,之後在底部鋪上木耳絲、小番茄,蘆筍丁,白玉菇丁,再放上銀鱈魚,在魚上面加少許橄欖菜,蒸6分鐘即可。魚肉吃起來油潤豐美,又有迷迭香的香味,怪不得是食客們的心頭好。

圖片來源:受訪人供圖

煮魚湯也受到不少人的喜愛,奶白色的魚湯叫人見之胃口大開。想要煮出奶白色的魚湯,先要煎魚,但是不用煎得太久,兩面微微金黃即可,之後沖入開水、加薑片大火沖煮,可放入白酒、胡椒、麻油來調味祛腥。

朱菊一般還會加入少許的花雕酒,待魚湯翻滾,再加入少許胡椒粉和香菜,這樣便能得到一鍋奶白鮮香的魚湯了。

鹹水魚怎麼烹飪?

海魚又叫鹹水魚,常見的魚種有金槍魚、石斑魚、鱈魚、鰻魚、秋刀魚、帶魚、鮁魚、黃魚、鰈魚等等。海魚的肉質緊實,鮮美奪人,腥味較小,略有韌勁兒。

陳國勛介紹,一般鹹水魚的做法比淡水魚更多,因鹹水魚更多用於刺身、撈起等做法,雖一部分淡水魚亦有此類做法,但他並不建議,因河水污染較多,所以並不建議生吃淡水魚。

圖片來源:Pixabay

關於鹹水魚的烹飪,朱菊也有相似的看法。他認為因海水帶有鹽分,水質純凈,所以在鹹水魚的烹飪上,越簡單越能凸顯海魚的鮮美,清蒸、生焗、雞湯過橋、刺身都是不錯的選擇。

陳國勛強調,在祛腥處理上,鹹水魚在放完血之外,必定要用鹽搓洗魚身,因海魚身上的黏液比河魚更多,容易產生腥味。

如果是做烤魚的話,除了用常見的蔥、姜、胡椒粉祛腥,還可以添加少許孜然、芹菜葉、香菜根、胡蘿蔔等蔬菜,吸干水分再烤,能最大程度地祛除腥味。

圖片來源:Pixabay

因為烤魚的口味相對較重,所以提前腌制很重要,在腌制過程中也需要加入更多的香料來碰撞出不同的風味。朱菊介紹,像泰式烤魚,祛腥增香的關鍵就在於添加鮮香茅、檸檬葉、小青桔、泰椒、蒜頭等提前腌制半小時,烤香之後調製一個醬汁搭配食用,這樣腥味去無蹤,有的只是酸爽與鮮香。

煎魚則更簡單,放乾淨血之後,腌製片刻,之後便是吸干水分上鍋煎制。關於煎魚,陳國勛還分享了自己的一個小妙招,在魚將要出鍋的時候,可以淋入少許的生抽,這樣魚就帶有豉香味,吃起來更可口。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對於煎魚,朱菊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那就是巧用蔥姜酒和少許的香芹。先起鍋燒熱,放入吸干水分的魚,煎至六成熟,之後加少許黃油中火煎至熟透。接著放蔥段和香芹,再加入一點白蘭地,這個時候會產生火焰。在火的高溫之下,香味飄逸而出,腥味也在高溫之下消弭。

結語

春天走過,初夏來臨,河魚、江魚、海魚紛紛躍出水面,來到人們的餐桌,此時正是大快朵頤的好時節。各位大廚在烹飪魚的時候又有什么小妙招呢?一起說說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6dab1d4a82b6d604e8cec9843027fe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