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收縮壓120~124最佳

2023-06-15     保健時報

原標題:糖友收縮壓120~124最佳

糖尿病合併高血壓使大血管與微血管併發症的發生和進展風險明顯增加,也使患者死亡風險增加。反之,控制高血壓可顯著降低糖尿病併發症和心血管事件發生的風險。近期,上海瑞金醫院王衛慶、畢宇芳、徐瑜等發表在《高血壓》雜誌上的一項系統綜述和Meta分析提示,對於2型糖尿病患者,收縮壓控制在120~124毫米汞柱時,主要心血管事件發生風險最低。

糖友血壓控制在140以下

死亡風險低

01

分析指出,與收縮壓為130~134、140~144、≥150毫米汞柱的患者相比,收縮壓控制在120~124毫米汞柱的患者發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風險分別降低27%、40%、59%,心血管病各組分包括中風、心梗、心衰、心血管死亡風險均顯著降低。

當2型糖尿病患者收縮壓控制在140毫米汞柱以下時,全因死亡風險顯著降低,但收縮壓進一步降低並未帶來額外的生存獲益。

作者指出,此前包含2015年以前發表的研究、採用傳統成對比較的Meta分析並不支持糖尿病患者強化降壓,這項新的Meta分析納入了多個資料庫的相關隨機對照研究,採用網絡Meta分析法獲得收縮壓每降低5毫米汞柱對主要心血管事件風險影響的直接和間接比較結果,其結果支持2型糖尿病患者採用強化降壓策略來預防主要心血管事件。

該研究共納入30項隨機對照研究,共包含近6萬名2型糖尿病患者,在接受降壓治療的各組患者中,平均收縮壓控制在117~144毫米汞柱之間。這些研究共報告7799例主要心血管事件和4130例死亡。

糖尿病與高血壓

常常「狼狽為奸」

02

糖尿病、高血壓經常「狼狽為奸」,不但危害心腦血管,而且特別容易傷腎、傷眼等。高血壓合併糖尿病可以加速以上臟器病變的進程,兩者的同時存在所產生的危害性遠遠超出了1+1的後果。

此外,糖尿病和高血壓還相互拖累——2型糖尿病可誘發或加重高血壓。數據顯示,超過60%的糖尿病患者患有高血壓,在一些研究中,高血壓的發生率甚至超過75%。原因可能在於,長期慢性高血糖會刺激血管平滑肌收縮,血流阻力變大,導致血壓升高;又因為血糖濃度升高促進腎小管對鈉的重吸收,引起水鈉瀦留、血容量增加,從而增加了高血壓的患病風險。而高血壓也可加重2型糖尿病病程進展。在高血壓患者中,肥胖體型十分常見,肥胖也可導致胰島素抵抗,即胰島素的降糖效率降低,而這正是2型糖尿病的危險因素之一。

然而,更值得關注的是,糖尿病合併高血壓的患者,病情通常發展快,後果十分嚴重。因此,同時發生糖尿病和高血壓時,應選擇合適的降壓藥,讓血壓保持達標狀態尤為重要。

糖尿病合併高血壓患者

必須堅持服藥

03

由此可見,同時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壓的人應該更加重視。河北省人民醫院副院長、老年病科主任郭藝芳表示,第一,要強調健康的生活習慣,例如要合理飲食(不要吃太多、不要吃含糖量太多的食物、不要吃太咸、不要吃太肥膩的食物、多吃蔬菜等)、增加運動、把體重控制在理想範圍(肥胖的人更容易發生高血壓和糖尿病以及心腦血管病)、不要大量喝酒、努力戒煙等。這是降低血壓和血糖的安全有效的措施。

第二,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好好控制血壓。該用藥時就要用藥,並且要長期堅持服用降壓藥物,不要因為擔心降壓藥的副作用而拒絕用藥,更不要等著心臟、腦和腎臟都出了問題才想起去吃降壓藥。降壓藥應該重用普利類或沙坦類降壓藥,這兩類藥物能夠有效降壓、保護心腦腎,並且還可能對血糖產生有益的影響。

第三,在醫生指導下好好控制血糖,既要治療高血糖,又要預防低血糖。

第四,血液中膽固醇水平越高,就越容易發生心腦血管病。所以糖尿病合併高血壓的人要定期去醫院檢測血脂,如果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超過1.8毫摩爾/升就應服用他汀,努力把膽固醇降得更低一些。

轉載請註明來源保健時報微信公眾號

本文封面圖片及文內圖片來自版權圖庫

記者||董超

編輯 || 顏紅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6c58f941b4a1726bc273ea4053740b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