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了,就想吃點熱的。
很久沒吃火鍋了,本來打算跟波妹他們今天下班去吃火鍋的。
可偶然間看到的一條消息,讓奔奔瞬間打消了這個念頭。
為降低成本,火鍋店回收湯底熬制老油循環使用。
看到這個標題,奔奔腦子裡不僅有畫面,還已經有味道了。
再點進去細看,差點yue了。
這是四川長寧縣新開的一家火鍋店。
為了節省成本,火鍋店老闆特地跑去重慶磁器口另一家火鍋店學習熬老油。
何為「老油」?
就是客人吃剩下的火鍋底料,裡面的紅油。
所謂的「老油熬制技術」,也就是把客人吃剩下的紅油,回收起來,重新回爐「煉一下」,
然後把煉好的老油,添加到新油中,供顧客食用。
也就是說,吃了添加了老油的火鍋底料,你相當於吃了前面無數客人的「剩飯」。
不知道被回收了多少遍,放了多長時間,留有多少人口水的「剩飯」。
看到這裡,奔奔瞬間不餓了。
更可惡的是,為了不讓客人嘗出店裡用的是老油,
火鍋店老闆還特地學習了添加比例。
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
老闆這樣做的目的也很簡單,
為了節省成本。
這個火鍋店是7月開業,8月被查。
這期間用的全是「老油」。
只開業了20多天,銷售金額就已經達到了29萬。
熬制火鍋底料的成本,節約了10多萬。
說實話,第一次聽說這種明目張胆的「餐飲回收」,奔奔已經夠震驚的了。
但奔奔在評論區卻發現,有些網友早就已經「習以為常」了。
他們說,「老油回鍋」,是餐飲界「公開的秘密」。
照著他們的說法,奔奔去網上查了一下,發現「老油回鍋」翻車的店,這個果然不是第一家。
兩年前,某全國知名連鎖火鍋品牌,就曾因為使用老油而翻車。
有人暗訪了這個火鍋品牌的某家分店後廚,發現了驚人的秘密。
廚房裡放置著從客人桌子上回收回來的,攙著剩菜的「老油」。
他們用一根管子狀的東西將油單獨過濾出來,然後準備回爐重造。
這些老油被裝在黑色的「垃圾袋」中,然後放到骯髒的垃圾桶里,隨意丟在廚房,蓋都不蓋一下。
這件事發生在5月份,天還沒完全熱起來。
要是再往後一兩個月,奔奔都能想像那個蒼蠅亂飛的場景了。
諷刺的是,店家一邊嘴裡喊著「我們的定位很簡單,就是世界XX」。
一邊將摻雜著老油的火鍋端上桌,供顧客食用。
毫不知情的顧客們,為了吃上這家「知名火鍋」,可能要排隊排上幾個小時。
卻不知道,店家給他們端上桌的,其實是別人的「剩飯」。
沒有誇張,這家火鍋店除了回收火鍋底料,
別的桌吃剩下的菜品,他們也會回收利用,重新擺盤賣給另一桌客人。
回收的火鍋底料跟菜品有沒有殺菌消毒,不得而知。
不過看他們甚至把客人喝水用的杯子跟拖把放在一個盆里洗,
估計給「老油」殺菌的可能性小之又小。
先不討論什麼口味不口味的,
食用老油對人體肯定是有潛在危害的。
如果老油沒有接受滅菌處理,可能攜帶大量微生物,破壞人體腸道健康。
高頻率回收的老油,還可能酸值超標,引起急性中毒。
所以《食品安全法》明確規定:
顧客食用過的油,是不允許進行再加工、生產、銷售的。
但這些在店家眼裡,這些都抵不過「成本」二字。
其實餐飲行業「回收亂象」,不止發生在火鍋店裡。
奔奔還聽說過,有些「自助餐廳」,也難以倖免。
石家莊某自助餐廳,客人問服務員,桌上吃剩的食物一般怎麼處理,
服務員說,你們看不見,放回去也行。
沒烤的生肉,放回冷櫃,奔奔勉強還可以理解,
但吃剩的熟食,竟然也要回收。
那些稍微昂貴一點的海鮮和肉類,被服務員放在了餐桌的隔板上,
進入後廚後,餐桌再被推出來,食物已經不見了。
老闆娘還跟你介紹,「我們的菜品都是當天現做的」。
其實他們這些東西,還不知道在冷櫃里放了幾天沒賣出去了。
不要覺得這種事情只會發生在「低端」的自助烤肉店,
其實高端一點的餐廳,也沒能好到哪裡去。
北京某高檔餐廳,把客人吃剩下的米飯,又重新倒回了鍋里。
一旦上一桌客人有個什麼傳染性疾病,
那後面這批客人豈不是也要遭殃。
或許有人跟奔奔一樣,很想問這些店家,這一點米飯到底能省多少錢。
奔奔覺得,可能在這些店家眼裡,
「省多少錢無所謂」,「坑人」已經成了一種習慣。
在省錢這件事上,只有你想不到,沒有餐飲店家做不到。
大家都知道,景點或者商業街的垃圾桶里,總是會插滿各種串串的簽子。
每每看見的時候,奔奔都在想,這些東西最後要怎麼處理。
今天,奔奔也已經找到了答案。
連這玩意,都有人會將其回收利用。
在一次突擊檢查中,
蘇州衛生部門造訪了當地的兩家串串店。
發現店裡的串串簽子都是回收回來的。
回收就回收吧,
讓人生氣的是,店家對這些簽子的應付處理肉眼可見。
店裡根本沒有任何消毒設備,
簽子甚至連洗都沒洗乾淨。
發霉,發黑隨處可見。
不止一家串串店這樣做,
有的串串店老闆坦白說,
通常一根新竹籤用兩三回就發黑了,
也就是用水洗洗而已,
曬乾了接著重複使用。
這些發霉發黑的串串簽子,
在店家眼裡可能再乾淨不過了。
因為他們眼裡,只能看得到「錢」,容不下別的東西。
說句實話,
每次奔奔看到食品安全類的新聞,
心痛大過憤怒。
因為魚丸們都知道,
奔奔作為一個吃貨,
對「食物」是很重視的。
為了吃到好吃的東西,
奔奔不在乎要拍多久的隊,
真的好吃,
奔奔甚至還會真心給朋友們推薦。
但換來的是什麼呢?
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奔奔雖然不知道還有多少店家,正在昧著良心干這種「蠢事」,
但奔奔知道,做餐飲的,一旦丟掉了「食品安全」的初心。
最終也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圖片來源網絡
如有侵權問題,請後台聯繫我們
公號轉載請後台回復【轉載】看須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5f0lHUB2uKmW_kO266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