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智造|華為、騰訊、阿里入局青島 兩隻獨角獸誕生

2020-04-17     青島新聞網

華為騰訊阿里入場兩隻獨角獸誕生

青島一季度企業股權融資報告

青報全媒體記者 王偉

新冠肺炎疫情給一季度經濟發展蒙上陰影。動盪的市場環境中,機構投資決策更加趨于謹慎,企業募資也更「來之不易」。經過公開信息搜集及梳理,一季度青島共有16家企業獲得股權投資,在動盪加劇中獲得外部資本賦能。這裡的股權融資指的是機構投資,包括創投基金和產業資本,不包括個人投資和大企業內部孵化母公司投資的情況。

綜觀這些企業,在日益趨緊的募投環境下,強者恆強的「馬太效應」正逐步塑造投資邏輯。能在融資市場分到一杯羹的企業,或者有核心科研及產品創新能力之「強」,或者是聚焦某一產業領域、專心布局的深耕強者。

我們梳理髮現,16家企業中,有14家企業都是10年內成立的新公司,其中10家都是2014年(含)後成立的。

生物醫藥和智能硬體成為一季度最受資本關注的領域,共有十家獲得股權融資的企業集中在這兩個領域。其他投資熱門領域也包括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基建」領域。

華為、騰訊、阿里等產業巨頭紛紛入局,外地一線投資機構亦開始青睞青島本土創新企業,這些分量十足的外部力量介入,攪動青島創投行業「一池春水」。

一季度「投」出兩隻獨角獸

業內對「獨角獸」一詞的基本界定——成立時間不超10年,尚未上市估值超10億美金的企業,「獨角獸」的成長除了內生動力,也需要外部資金「加持」。一季度,青島接連出現兩隻獨角獸企業。

先是特銳德子公司特來電新能源有限公司,在一月份完成13.5億元的A輪融資,正式成為「獨角獸」,國調基金、國新資本、鼎暉投資等國內知名基金紛紛入場,這也有助於特來電繼續鞏固其在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領域的布局優勢。

3月31日,海爾智家控股子公司卡奧斯物聯生態科技有限公司宣布獲得9.5億元融資,同樣是由國調基金領投,上海城投旗下誠鼎基金、招商致遠資本、投控東海、同創偉業等跟投。這一融資規劃創工業網際網路平台A輪融資規模之最,卡奧斯也一舉成為工業網際網路「獨角獸」企業。

國調基金全稱是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是經國務院批准,受國務院國資委委託,由中國誠通控股集團作為主發起人,聯合有關央企、國企及社會資本共同發起設立的,投放側重國家重點扶持產業。

產業巨頭入局青島

一季度,華為、騰訊、阿里等產業巨頭紛紛布局青島,強度和密度前所未有。

3月底,華為投資青島中電科儀器儀表有限公司,一石激起千層浪。此次投資,華為認繳出資額6606萬元,持股比例為8%,此舉被業界解讀為華為布局5G產業發展的戰略投資。

而這一消息公布前五天,騰訊也在青島落子。3月26日,深圳市騰訊產業創投有限公司與青島海信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發起成立了數字青島建設有限公司,該公司是數字青島計劃、政務數字化的建設依託單位。據企查查數據,騰訊產業創投為第三大股東,持股比例為15%。

應用場景精準的青島易觸科技有限公司也於近期獲得阿里旗下螞蟻金服參投,持股5.47%。易觸科技是一家自動販賣機運營商,為用戶提供飲料機、綜合機、售奶機、盒飯機等自動販賣機產品。

可以看出,華為、騰訊、阿里等產業巨頭在青島的布局與其發展戰略密切相關。華為看重青島中電科儀器儀表有限公司在微波毫米波、光電、通信、基礎測量領域的核心技術,為其搶占5G產業高地儲備技術能量。而騰訊與海信發起成立的數字青島建設有限公司則屬於大數據領域。可見,5G、大數據、物聯網等「風口」行業是這些產業巨頭的發力方向。

生物醫藥和智能硬體行業受青睞

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讓更多投資者重新審視生物醫藥行業。我們梳理髮現,一季度生物醫藥行業中有5家企業獲得機構投資,占比31%。「很多行業受到疫情影響,也有一些企業逆勢獲得機構青睞,比如我關注到的海華生物。」科創資本董事總經理李振偉說,青島海華生物醫藥技術公司在疫情期間開發出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快速檢測試劑,並在前不久取得《臨床基因擴增檢驗實驗室技術審核合格證》,這也意味著海華生物具備了進行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的能力和資質。

專注益生菌製劑和乳酸菌生物發酵等高新技術的青島諾森生物技術有限責任公司獲得了山東省科創新動能創業投資基金4000萬元股權投資。青島海智源生命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產DHA藻油、金槍魚油等產品,一季度獲得樂通資本數千萬元的A輪融資。

智能硬體行業同樣有5家企業獲得「青睞」,占比31%,主要包括自助收銀系統、智能照明、電子元器件等產品。其中,專注智能照明行業的青島億聯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在3月完成了2億元的C輪融資,投資方包括中信金石和光大控股,以及凱輝基金、藍圖資本、順為基金、GIC基金,多為國內知名機構。

其他投資熱門領域主要集中於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基建」領域。這一領域也是投資機構關注的「風口」。

「在青島目前我們主要關注軌道交通、先進位造和新能源等領域的項目。」山東鐵路發展基金有限公司鐵發投資部投資總監王修波說。山東開來資本總裁王志華近期也正在關注新能源領域及海工裝備等領域的投資項目。多位受訪投資人表示,軌道交通、智能製造、新材料等行業是其投資關注的重點方向。

三家公司獲得天使投資

16家企業中只有3家獲得天使輪融資,分別是青島諾森生物、青島第五元素科技有限公司、數字青島建設有限公司。

天使投資人通常是行業的深入觀察者,對所投企業的核心技術、團隊建設、行業潛力要求更高。「投資青島第五元素是看好了企業團隊的產品創新能力和行業聚焦優勢,企業去年成立時就立志做智能化的消毒電子產品,而不是因疫情而追風口而生。」青島里程碑砥礪創投資總經理蓋洪波一直關注這家企業的成長。企業成立於2019年5月,致力於研發生產銷售殺菌、消毒和清潔的智能化硬體產品,團隊創始人馬安祥曾任職於比亞迪、華為、小米、海信等公司。

青島諾森生物則擁有自主篩選培育菌株技術和發酵培養技術,能保證菌種穩定高密度生長。在投資人看來,這種核心技術優勢能保證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主動位置。華耀資本是山東省科創新動能創業投資基金髮起方之一,華耀資本創始人劉理勇認為,青島諾森生物通過技術、人才優勢構建了行業發展的壁壘,「在這個節點選擇向諾森生物投資4000萬,是出於對市場前景、企業技術和核心團隊的高度認可。」

8家企業所獲投資來自外地機構

在2019年我們梳理髮布的《青島初創企業股權融資報告(2010年—2019年)》中,近九成初創企業融資依賴本土機構。而從一季度16家獲得股權融資的企業來看,有8家企業所獲投資來自青島以外機構或企業,占比50%。

完全由本土企業投資的8家企業中有5家為生物醫藥企業,占比62.5%。包括青島諾森生物、海大生物、青島海智源、青島易複診、青島海華生物。

藉助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各類推介會及青島創投風投大會的推介,國內一線創投機構的目光開始越來越多地聚集青島。「尤其是技術驅動型的硬科技公司,得到了國內一線投資機構的加持。這些項目通常在應用場景上較為精準,產品已經基本成型並且基本完成市場驗證,想像空間和成長基本面都有了一定支撐。」李振偉說。

3月,青島慧拓智能機器有限公司完成過億元人民幣的A2輪融資,這是礦區無人化運輸領域迄今最大金額的單輪融資。此次融資由凱輝基金旗下汽車基金領投,凱輝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是首家通過法國金融市場管理局(AMF)認證的中法私募股權基金。專注自助收銀系統的青島創捷中雲科技有限公司也於近期獲投數千萬人民幣A輪融資,該輪融資由上海弘信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資。

投資特來電的鼎暉投資是中國最大的另類資產管理機構之一,投資海爾卡奧斯的誠鼎基金是上海城投控股旗下專業基金公司。多位投資人認為,一線投資機構在資本市場具有極強的號召力,通過產業投資的協同,能給公司運營帶來諸多資源支持。

嶗山區為青島股權融資高地

從分布區域來看,5家企業註冊地在嶗山區,高新區企業勢頭向好,共3家企業獲得股權融資。西海岸新區和城陽區分別有2家企業獲得融資,市北區、李滄區、即墨區、平度市各有1家企業獲得股權融資。

特來電和卡奧斯總數達23億元的融資規模,也使得嶗山區的融資規模遠超其他區市。綜合融資企業數量和融資規模來看,嶗山區作為「國字號」青島市財富管理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核心區駐地,也是青島市股權融資的高地。

按照各區市獲得融資企業所在的行業來看,嶗山區獲得融資的5家企業集中在智能硬體、生物醫藥、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等領域,符合其近年來打造的智慧產業、智能製造、虛擬現實、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微電子產業以及高端生產性服務業「6+1」新興產業體系布局。高新區獲得股權融資的3家企業集中於智能硬體、人工智慧、生物醫藥領域。即墨區和平度市一季度都在生物醫藥領域有所突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5VkhXEBnkjnB-0zaKZ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