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華辰:專注輸配電及控制設備研發,加碼智能電網領域助力國家能源結構優化

2022-05-12     梧桐樹下V

原標題:江蘇華辰:專注輸配電及控制設備研發,加碼智能電網領域助力國家能源結構優化

電力系統由五大環節構成,依次為發電、輸電、變電、配電及用電。其中,輸電、變電及配電,合稱輸配電系統,在整個電力系統中起到在發電廠與用電用戶之間的輸送、調節及分配電能的作用,是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用電需求和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的增長,輸配電及控制設備行業保持著良好的發展態勢,相關企業也迎來廣闊的發展空間。5月12日,國內專業從事輸配電及控制設備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的江蘇華辰變壓器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03097 簡稱:江蘇華辰)成功登陸上交所A股市場,公司深耕輸配電及控制設備行業十餘年,本次上市將幫助公司在未來發展中更好地把握住市場機遇,向著節能、環保、智能型的現代化大企業邁進。

聚焦輸配電及控制設備,

技術儲備深厚產品性能優異

江蘇華辰成立於2007年,公司主要產品包括乾式變壓器、油浸式變壓器、箱式變電站及電氣成套設備等。2019年至2021年,以上產品銷售收入合計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分別為99.69%、99.81%和99.75%。

輸配電及控制設備行業屬於技術密集型行業,尤其是隨著國家大力推進電網智能化,對輸配電設備技術要求又上了一個新的台階。江蘇華辰作為國內專業從事輸配電及控制設備的企業,建立了一支專業素養高、行業經驗豐富、創新能力強的研發設計團隊。公司中高層管理人員具有多年的行業技術積累和豐富的管理經驗,截至目前公司擁有技術人員98人,占總人數的13.65%。

在此基礎上,江蘇華辰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自主研發出了一系列變電設備與智能電網領域的新技術和新產品,同時以「生產一代、儲備一代、研發一代」為總體思路推進新產品研發和新技術的儲備。

目前,公司在變電領域、智能配電領域已形成了涵蓋整個生產過程的自主智慧財產權體系,擁有8項自主研發的核心生產技術,已獲得涵蓋公司設計、生產、檢測等各個環節共計101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6項,實用新型專利95項,另有2項計算機軟體著作。公司多個型號產品被江蘇省科學技術廳評為高新技術產品,其中,2020年,公司SCB13-500/10系列乾式變壓器等18個型號產品榮獲江蘇省科學技術廳「高新技術產品認定證書」;SCB-1000/10-NX2等11個型號乾式變壓器及S-M-1000/10-NX2等9個型號油浸式變壓器入選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工信部節能產品惠民工程高效節能配電變壓器推廣目錄。

此外,公司產品暢銷國內市場,獲多省市電網公司及陽光電源等客戶認可。2017年,公司被中國南方電網認定為「2017年度優質供應商」;2020年,公司SCB14型乾式配電變壓器榮獲中國質量認證中心「江蘇精品」稱號。

項目經驗豐富贏得行業認可,

下游需求旺盛助力業績穩增

深厚的技術儲備以及優質可靠的品質讓江蘇華辰的產品被廣泛應用到電力電網、新能源(風、光、儲)、軌道交通、電動汽車充電樁、工業製造、基礎建設、房產建築等行業項目中。2019年至2021年,公司合計新增訂單共16,921個,對應各期訂單總金額(不含稅)分別約6.07 億、7.28億和9.24億,其中不乏武漢火神山醫院、北京冬奧會場延慶賽區、雄安新區商務服務中心等全國矚目的重大項目。

豐富的項目經驗幫助江蘇華辰在行業內樹立起了良好的品牌形象,也幫助公司獲得行業及社會的認可。公司先後參與制定了國家標準GB/T17468-2019《電力變壓器選用導則》、行業標準JB/T501-2020《電力變壓器試驗導則》和江蘇省質量協會團體標準T/JSQA004-2020《6kV~10kV級800kVA、2500kVA乾式配電變壓器》;成為江蘇省機械行業協會理事單位、徐州市人工智慧行業協會副會長單位。

近年來,在社會用電需求持續增長的拉動下,中國的發電量呈逐年增長的態勢,但由於前期一直存在缺電局面,導致電力行業的建設偏重電源建設,呈現「重發、輕供、不管用」的局面。隨著電源方面的持續投資,我國發電能力已經達到了較高水平,能夠滿足經濟發展所需,電力投資逐漸從偏重電源投資逐步轉向電網投資。根據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電網工程投資額增長至4,951億元,復合增長率為3.20%。輸配電系統作為其中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輸配電及控制設備行業也因此獲得了長足的發展。

但目前國內配電市場領域中小企業仍占大多數,各企業生產能力和技術水平差異較大,大部分企業主要生產中低端產品,難以滿足客戶的中高端需求。相應的,以江蘇華辰為代表的擁有研發創新能力及豐富項目經驗的規模較大的企業在行業加速發展中獲得了更高的盈利空間。

據招股書披露,2019年至2021年,江蘇華辰分別實現營業收入63,185.61萬元、68,146.46萬元、87,105.08萬元,年復合增長率為17.41%;凈利潤分別為6,885.74萬元、8,273.75萬元和7,841.66萬元,年復合增長率為6.72%,整體發展穩中有升,在行業持續向好發展的過程中,手握核心技術、優質產品、項目經驗、可靠服務等多項優勢,江蘇華辰的盈利能力將進一步得到釋放。

碳中和下政策紅利加速釋放,

把握機遇加碼新能源領域布局

配電網作為電能輸送給用戶的最後一環,是保證供電質量、提高運行效率、創新用戶服務的關鍵環節。隨著我國新型城鎮化、工業轉型升級、農業現代化的持續推進以及我國電力改革步伐的持續加快,新能源、智能電網、智慧城市、物聯網、分布式能源、電動汽車和儲能裝置都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終端用電負荷呈現出增長快、變化大、多樣化的新趨勢,從而導致加快配電網改造升級的任務愈發緊迫。

尤其是在碳中和及雙碳經濟的國家發展戰略驅動下,光伏、風電、儲能等新能源領域加速建設,「十二五」以來,西部地區的風電、光伏裝機量驟增,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中國光伏產業發展路線圖》(2021年版)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新增光伏併網裝機容量54.88GW,同比上升13.9%。累計光伏併網裝機容量達到308GW,新增和累計裝機容量均為全球第一。

然而由於前期電力行業偏重電源建設而忽視輸電通道建設,我國電力系統長期一直存在「兩頭薄弱」的問題。

要根本解決新能源送出、消納問題,還要依託特高壓以及建立在特高壓網架基礎上的智能電網。智能電網具有堅強、自愈、兼容、經濟、集成和優化等特徵,同時具有信息化、自動化和互動化等技術特徵。智能化輸配電及控制設備與智能電網相結合,必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電化學儲能應用於風電、光伏發電能夠平滑功率輸出波動,降低其對電力系統的衝擊,提高電站的跟蹤計劃處理的能力,減少棄風棄光。

與此同時,我國電力系統建設的投資也在不斷向電網側傾斜,「十三五」期間,我國電力投資與建設規模降中有升,根據國務院下發的《裝備製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和國家發改委等九部委聯合下發的《關於貫徹落實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決策部署進一步加強工程建設招標投標監管工作的意見》等文件精神,在重大項目建設上優先使用國內自主品牌產品,為電網一次與二次設備製造商帶來難得的發展機遇。

作為國內專業從事輸配電及控制設備的高新技術企業,江蘇華辰自2020年起對公司箱式變電站業務進行戰略調整,積極拓展新能源業務,將資源向新能源箱式變電站等高價值產品上轉移。截至目前,公司已經累積了豐富的新能源領域項目經驗,且項目涉及到光伏、風電、儲能等具體子項;同時,公司還與陽光電源等新能源行業龍頭建立了合作關係。

伴隨著國家能源結構調整及新能源發電的逐漸增長,新能源領域的配電設備需求不斷擴大,為了更好地把握住這次歷史機遇,江蘇華辰本次募投項目將進一步加碼新能源智能箱式變電站產能建設,項目建成後,公司新能源智能箱式變電站和智能電氣成套設備的生產能力將得到大幅提高。

未來新能源發電作為可持續發展的必要途徑,能源結構的必然發展趨勢,在國家政策的有利導向和支持下,市場需求不斷增長。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成為輸配電及控制設備行業的迫切需要。江蘇華辰深耕行業十餘年,隨著公司產能規模不斷擴大、產品結構持續優化,公司將進一步向節能、環保及智能化方向發展,實現自身良好發展的同時助力國家能源結構優化升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2af42ab9f0a67c59fd613838c402a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