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既缺乏做壞人的能力,又缺乏做好人的智慧

2023-12-14     中外概覽

原標題:中國人既缺乏做壞人的能力,又缺乏做好人的智慧

中國人缺乏智慧、更準確地說,缺乏能力做壞人。

實際上,做壞人不需要智慧,也不需要能力,順著本性而為即可。我所說的壞人,是指體面的壞人,優雅的壞人,堂堂正正的壞人,真正有能力、有魅力、有水平的壞人。中國這樣的壞人不多。

相反,他們看上去多是蠅營狗苟,猥猥瑣瑣,急功近利,鼠目寸光。很粗鄙的樣子,很庸俗的樣子,很土氣的樣子,一種沒有出息、不成大器的樣子。

也就是說,壞人不少,但像樣的壞人不多,拿得出手的壞人不多。因此,我稱他們沒有智慧做壞人,也沒有能力做壞人。

既然做不了壞人,為何不選擇做好人呢?同樣的道理,他們也沒有智慧做好人。

做壞人難,做好人也不易。不是好人難做,而是他們欠缺做好人的智慧。做好人,也需要見識和認知能力。道德與智慧是不可分離的,善良不僅是一種品質,也是一種智慧。

中國人難道不聰明嗎?其史也久,其人也多。他們很聰明,但他們的聰明只是一種小聰明,只局限於互害和利益的爭奪,他們缺乏真正的聰明和智慧。人們常常感慨好人不多,問題的根源就這這裡。

中國的文化和傳統不是特彆強調仁義道德嗎?要害在於,中國人雖然強調道德,但他們並不知道實現道德的路徑。在這種情況下,道德非但沒有實現,反而成為一種為害和愚民的工具,甚至成為罪惡累累的邪惡。所以,道德和邪惡是不分家的,邪惡就是道德,道德就是邪惡。

一個社會如果缺乏對真理的認知,而又強烈地追求道德,只能造就兩個後果,一是盛產偽君子,一是盛產恐怖分子,前者以儒家社會代表,後者以某教社會為代表。儒家社會之所以成為虛偽而非恐怖的社會,一是好在人們的道德追求本質上是虛偽的,主要是為了教化他人有道德,二是好在人們膽子小,缺乏烈士精神,所以就出產了偽君子。

中國社會難有好人的第二大原因,還在於中國文化,不論是儒家還是佛教文化,都讓人變得自義。人人自認為善良,自以為是好人,這是很可怕的。人性善和人人皆可成佛的論調,為自義文化奠定了理論基礎。在一個自義的社會,在自以為是而缺乏自省的社會,從根本上來說是不可能有好人的。

最後的問題是,做不了壞人,做不了好人,那他們是什麼人?不好不壞的人嗎?非也。不是好人,不是壞人,只剩下一條出路,成為了蠢人。

做蠢人並不意味著壞事,做蠢人往往預示著繁榮昌盛和名聲顯赫。不信,看看那些大V,大致跑不了這個規律,越蠢的粉絲越多,越蠢的名聲越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1de4555da0f17f78768614629f93f8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