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父母最大的卑微,就是孩子到了青春期!李玫瑾教授曾經講過:孩子放學一進屋,喊,媽我回來了,那不是青春期,一進屋甩掉鞋,直接砰地一下關上門,那就是青春期。
在《成長的秘密生活,最是少年時》紀錄片中講到,以前的孩子13歲才慢慢進入青春期,但現在的孩子飲食條件好,9歲就可能進入身體快速發育期。
有位媽媽說:
我的兒子11歲青春初期,我都不知道怎麼跟他相處,每天小心翼翼地和他說話,一不小心惹到他就不高興。我和老公兩個人每天活得像孫子一樣……
父母效能的戈登說過:青春期孩子叛逆的不是父母,其實他們深愛著父母,他們叛逆的是父母錯誤的教育方式。
02、李玫瑾教授在圓桌派中提到4點和青春期孩子相處的方式:
1.溝通時要學會認同孩子
叛逆期不可怕,可怕的是孩子拒絕和你溝通。
有位少年在我的文章下留言說:有些話,寧肯爛在肚子裡,也不願意告訴父母。
青春期的孩子為什麼都喜歡和朋友在一起,因為朋友並不會一個勁兒地否定他。只有被認可被信任的感覺,孩子才會同你說心裡話。
2.在輕鬆環境中聊天
李玫瑾教授和初中女兒溝通時,並不會一本正經地和孩子去交流。而是選擇在非常放鬆的環境中,比如遛彎時,去超市購物時。
我很喜歡在接孩子放學時,一邊開車一邊聽孩子講一些學校里的事情,這時候的孩子經過一天的疲憊,在車裡是非常開心放鬆的狀態。
3.要學會幽默的與孩子溝通。
李玫瑾教授說,當孩子受委屈後,父母第一時間可以用幽默的方式來化解孩子的情緒問題,當孩子被說樂了,然後再去提建議,孩子就容易接受了。
兒子有時候在學校里被批評了,明顯不開心時,我就會逗他說:來來來,咱倆眼睛對著眼睛,誰先笑誰就輸。因為兒子平時很愛笑,所以我倆對視他基本都會笑起來。
4.不接招,反而助陣
孩子進入青春期後,會覺得一切都不對勁,總想反著來,沒關係,不要和他針鋒相對,相反去幫助他。
姐姐家兒子進入青春期時,有一天和一群朋友準備出去打群架,姐夫不敢不讓他去,而是說:你們自己去還得坐公交,太累了,我開車送你們去。
到了地方之後,姐夫對兒子說:我肯定不能任由別人打壞你,我一定會沖在前面,如果爸爸出問題了,你要好好照顧媽媽。
小外甥在那一瞬間,原來冒火的眼神變得難受了,他拽住了爸爸。回到家後,姐夫才和孩子好好聊了聊打群架的危險性。
安然度過了青春期,現在小外甥已經就讀於一所名校,開始每天快樂地大學生活了。
與青春期孩子相處,一定是需要智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