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好像是有點「標題黨」的嫌疑了,但下文可完全不是胡謅,也和「科學」確實沾得上關係,且聽我娓娓道來。
從青年隊單場9球,到歐冠小組賽6場8球,到如今德甲3場136分鐘狂轟7球,再到如今歐冠面對巴黎梅開二度,質疑哈蘭德虐菜的聲音已經越來越少,而更多的都已經為這名19歲的青年才俊所嘆服。然而,哈蘭德到底強在哪兒呢?
看官們一定會說,他賊快!
是的,他相當快,他也特別清楚自己很快這個優點,在進入大家視線的第一年中,速度就是他最大的武器。
這樣的場景幾乎每場有哈蘭德的比賽都會發生十次,甚至二十次。無論是在薩爾茨堡紅牛,還是多特蒙德,哈蘭德都會利用自己的速度切入兩名後衛的間隙中,來攻擊對方防線的身後。對手們無疑都了解他的特點,但對此都無能為力只能任其宰割,說到底還是他太快,194cm的身高一點不笨重,跑起來還虎虎生威,能和他在大空間下比拼速度的中後衛鮮有所見。這也是他選擇多特蒙德的原因之一,德甲豪強歷來強調快節奏的進攻,集團式的反擊和身後空間的利用可謂招牌,身後的桑喬、羅伊斯、小阿扎爾和布蘭特等人都具備為他送出精準直塞,任其肆意狂奔的能力。那麼,哈蘭德為什麼那麼快呢?
頭幾回看哈蘭德的比賽,我就一直覺得這小伙子跑步姿勢怪怪的,好像有點駝背,直到找到這張圖,請原諒我不厚道地笑了。。。
這挺著脖子的樣,不就是一隻鵝嗎。。。
玩笑歸玩笑,這圖確實體現了哈蘭德的一個特點:【重心控制】。
以下內容節選自連結,看官們如果有時間可以花幾分鐘細讀一下。
人體重心,即整個人體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點,是運動生理學中非常關注的一個點,在姿勢體態做出變化的情況下,人體重心也會發生變化,這和運動下身體的前傾角度息息相關。如上圖所示,前傾角度為腳掌最後離開地面前的點與臀部連成的直線,與垂直於地面的鉛直線所形成的夾角,前傾角度越大,體態越向前傾斜,重心前傾,實際上能夠創造更大的水平動力,腳步會由此加快,步伐也會加長,這不就是跑得更快了嗎?
用一句話簡單總結上面這段就是:愈大的前傾角度+愈快的步伐=跑得更快。
由此,哈蘭德跟個鵝似的探著腦袋衝刺的姿勢也就不難理解了:他在加大前傾角度,以此獲得更大的速度。
在哈蘭德出場的比賽中,細心的你會發現,在衝刺啟動時,他會非常有意地壓低上半身,甚至把腦袋探出來,使得重心前傾,以此如上文所說實現更高的速度。
這一個回合的動態圖+靜態截圖的組合,就可以更清晰地觀察到這一點,在隊友送出直塞瞬間,處在和對方兩名後衛平行位置的哈蘭德遜色壓低並前傾上半身,整個背部呈現出一道弧線(你還說你不駝背?),在重心前傾的情況下迅速甩開兩名後衛,完成進球。然而,全世界只有哈蘭德會這招麼?顯然不是,只不過前傾角度增加時,不僅落地的衝擊會跟著加大,未經訓練的步頻也會使你的腳步跟不上前傾所造成的失衡狀態(看官們如果不信可以試試看跑到開闊地前傾探著腦袋跑跑看,不過可千萬別在水泥路面上哦),因此這一招式並沒有那麼容易掌握,哈蘭德強悍的腿部力量和身體控制能力可以讓他駕輕就熟,換做別人就不同了。
哈蘭德加盟多特蒙德後的新隊友中,也有阿什拉夫這樣速度堪稱變態的選手。本賽季歐冠小組賽中,身處死亡之組的布拉格斯拉維亞讓巴薩、多特蒙德和國米三隊都吃了苦頭,而多特蒙德正是依靠阿什拉夫的兩次全速半場衝刺拿到了寶貴的勝利。從上圖可見,阿什拉夫起速時的跑步姿態,便和哈蘭德不同,也更接近於常人,上半身會稍作前傾來提速,但仍然保持相對筆直,遠不會像哈蘭德那樣直接呈現出較為誇張的圓弧形。
所以,雖然自身天賦上確有出眾之處,但哈蘭德藉此進一步發揮了優勢環節,來直接作用於比賽場上,這不可就是「科學」學得好嗎?
哈蘭德的這一技巧不僅體現在直線衝刺,在其他環節也能夠加以利用。
身高194cm,體重接近90kg的哈蘭德毫無疑問是個接近完美的中鋒胚子,其靜態素質的優異絲毫不下於動態素質,只不過在薩爾茨堡紅牛的球風下沒有去充分利用。而在加盟多特蒙德後,雖然球隊整體風格也更偏向於快速突擊,但哈蘭德作為中鋒的戰術作用也得到了體現,他的回撤接應明顯多過薩爾茨堡紅牛時期,而且從上兩張圖中可以看到,由於非常善於通過前傾重心來提高瞬間速度,哈蘭德可以在背身狀態下壓低上身來做轉身動作,以最快速度完成背身回接+反插身後的全套工作,甩開貼身的防守。
除了大空間下衝擊防線身後,門前吃餅也是哈蘭德非常擅長的破門手段,這一看似簡單的技能其實大有學問。
比如這個回合中的哈蘭德,首先他極其機敏的補射意識,讓他在桑喬剛擺腿做射門動作之時,就已經做好了向前補射的準備,而兩名中後衛則幾乎毫無防備;其次,哈蘭德在做出啟動動作時,有意向後斜踩了一步,使得體態呈現出前傾狀,由此可以藉助蹬地後(相當類似於短跑啟動姿勢)的瞬間高速度切入後衛之間搶占身位,小小的補射毫無疑問也有著大學問。
說哈蘭德「科學」學得好,其實也是一種調侃。作為職業球員,從孩童時期一路成長至今,其天資之強絕非秘密,青訓時期的教練和他本人自然都會根據其特點來科學地量身定做最適合他的路數。而也正是基於合理運用自身特長,造就了如今未滿20歲便已大殺四方的哈蘭德,不斷在高層次平台展現價值的他,沒準會讓我們了解到更多這樣的小「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