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寺,位於湖北省襄陽市棗陽城南20公里處,座落於獅子山上,是為紀念漢光武帝劉秀而新建的祠宇。整座寺廟殿堂古樸典雅,雕塑精美,保持了原有的建築格調;寺內古木參天,門前石階壯觀,充滿著濃郁的梵宇氣息,白水寺為襄陽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棗陽縣誌》載:「鄉人祀漢光武,明宣德中,僧真隆改以正殿供佛,以西偏三楹祀漢光武,旁列雲台諸將木主。」清嘉慶年間和1941年兩次重修。1985年縣人民政府成立修復白水寺領導小組,撥專款全面修繕。該寺廟堂古樸,樹木蔥蓖,環境幽靜。歷代文人墨客多來此遊覽賦詩。李白《游南陽白水登石激作》雲:"朝涉白水源,暫與俗人疏,島嶼佳境色,江天涵清虛,目送去海雲,心閒遊川魚,長歌盡落日,乘月歸田廬。"景區分為白水寺古文化遊覽區、白水湖水上遊樂區、香龍山風景遊覽區、山莊度假區等四大遊覽區。
景區看點;白水碑廊;坐落於獅子山南坳,占地3000餘平方米,建築面積1000餘平方米,建築凝重端莊,飛檐長廊,錯落有效。廊內有四幢複製古碑,400餘通鐫刻(中國書法家協會會頁作品200餘幅),集當代書家名流之華翰,江古今騷人墨客之詩賦,得楚天雕工刻匠之精藝,詩文書法,珠聯璧合,成為光武故里一大文化景觀。
麗華花;緊靠白水碑廊西側,以劉秀夫人陰麗華的名字命名,占地40餘畝,以牡丹為主,彙集櫻花、桃花、梅花、桂花、杏花、杜鵑、銀杏等多種名貴花木,一年四季,綠樹常青,花香四溢。與氣勢恢宏的百龍壁,清新優雅的激閉館,玲城別致的回龍榭,巧奪天工的聖通橋,比翼雙飛的牡丹亭相映成趣。由光武大殿、二十八宿陳列配殿、山門、倒座等組成。
光武祠;位於獅子山東側,是為紀念漢光武帝劉秀而新建的祠宇,於1997年9月動工興建。整個建築為組群建築,占地面積3300平方米,建築面積1250平方米,總投資250餘萬元,由光武大殿、二十八宿陳列配殿、山門、倒座等組成。前臨陡崖,後依青山,依山就勢,高低錯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