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人資本控制美國,為何美國歷史上,卻沒出現一個猶太人總統?

2022-08-25   正衛說生活

原標題:猶太人資本控制美國,為何美國歷史上,卻沒出現一個猶太人總統?

猶太人是世界上最具有生存智慧的民族之一,由猶太人構成的社會精英在美國社會中擁有很強的影響力,如金融大鱷索羅斯、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洛克菲勒石油公司董事長洛克菲勒,甚至前總統特朗普的女婿庫什那也是猶太人。

但是讓公眾奇怪的就是美國至今都沒出現過猶太人總統,這又該如何解釋?

離開歐洲,猶太人逃向美國

提起猶太人,最讓人羨慕的就是他們的聰明和善於經商,但猶太人也有一段不堪回首的歷史,那就是在二戰時期納粹德國對他們進行了以種族滅絕為目的大屠殺,因此他們也是個可憐的民族。

納粹德國對猶太人的屠殺只不過是猶太人數千年來四處飄零悲慘命運的高潮,猶太人剛開始也有過輝煌燦爛的歷史。

2000多年前,猶太國王所羅門領導猶太民族在如今中東的巴勒斯坦地區建立了猶太王國,憑藉猶太人的聰明和勤勞,他們很快將王國發展到頂峰。

然而新巴比倫王國的興起為猶太王國帶來了災難。

公元前597年開始,該國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在60年內兩次征伐猶太王國,導致該國國民成為新巴比倫王國的奴隸。

到了公元前538年,新崛起的波斯帝國又輕而易舉的征服了新巴比倫王國,波斯帝國為新巴比倫王國帶來了和平和自由,解放了他們,還支持猶太民族在耶路撒冷建立聖城。

波斯帝國國王居魯士還將被新巴比倫掠奪的5400多件金銀器皿交還給猶太國王讓其帶回巴勒斯坦,接著他們又為羅馬帝國所征服,成為羅馬帝國的子民。

公元1世紀,不甘久居人下的猶太民族發動武裝起義,但被羅馬帝國殘酷鎮壓,起義失敗後,羅馬人占領了他們的聖城耶路撒冷,並將猶太人驅逐出羅馬帝國,從此,猶太民族就走上了流亡的道路,時間長達數千年。

幾千年的流浪並沒有讓猶太人銷聲匿跡,反而信奉猶太教,相信自己是上帝「天選之子」的猶太人堅強地活了下來,成為歷史上唯一沒有領土和國家卻能存活下來的民族。

但正是猶太人相信自己是上帝的天選之子,猶太教便具有了天然的排他性,這導致其被歐洲人所憎恨和厭惡,這也是自中世紀起歐洲反猶主義興起的根源。

經歷幾千年的磨難,使猶太人認為他們的生活習俗和所遵守的法律具有對歐洲人文化習慣的優越性,這種根深蒂固的思想使他們很難融入歐洲的社會,不被當地政府和民眾所接受。

中世紀時期的十字軍東征,就將猶太人作為掠奪的對象,而歐洲人所信奉的基督教教義更是指出耶穌是被猶太人所迫害,這種宗教上的敵視導致信奉基督教的眾多歐洲民眾對猶太人的仇恨不斷加深。

以借貸為例,基督教會規定放貸的人不得收取借款方的利息,但猶太民族卻將此規定作為經營致富的門道,他們湧入高利貸行業,將借貸生意越做越大,積累了巨額財富,近代歐洲的很多大銀行都是猶太人在後邊操盤控制,但是與此同時卻被歐洲人鄙視。

一戰後,戰敗國德國被迫簽署了苛刻的《凡爾賽條約》,國家被戰爭摧毀,百業待興,1929到1933年的經濟危機爆發,普通歐洲民眾就業困難,度日如年,猶太民族掌握大量財富卻不肯對民眾予以援助,導致德國國內民怨沸騰。

於是希特勒便借民族主義上台,利用歐洲流行的反猶主義熱潮,對國內的猶太民族進行系統性的種族清洗,掠奪猶太人的財富,用來作為發展軍工產業和武裝軍隊的資本,猶太人再次遭遇生存危機。

而此時的美國由於遠離戰場,成為很多猶太人生存的首選目的地,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就是其中之一。

二戰爆發前,納粹德國專門制定了屠殺猶太人的計劃,以蓋世太保和黨衛軍為首的德國恐怖機構,為區分所謂優秀人種和劣等人種,專門編制了描述人種特徵的專用手冊,以方便區分猶太人。

1936年,該清洗計劃的主要負責人阿道夫·艾希曼專門就清除猶太人向希特勒提交了一份報告,其認為德國當時對猶太人的既有政策過於厚道,其指出帝國應該把猶太人趕出歐洲,全部驅逐到巴勒斯坦地區,如果不這樣做,那麼猶太人必將成為德國強大的絆腳石。

因此當希特勒在歐洲對猶太民族進行摧殘時,倖存的猶太人出於憂患意識,及時逃向了遠離戰爭的美國。

猶太人推動美國繁榮

到達美國後,猶太人最初是被其他族群歧視的群體,但猶太人很快就超越了其他美國民眾,成為美國社會中的精英,這主要源於猶太人到了美國以後的生存觀念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

首先,猶太人非常重視教育。

重視後代的教育是猶太人持久不變的傳統。

以最粗俗的東歐猶太人為例,在來到美國之前,其族群中男性的1/2和女性的1/3都是識字的,這一比例遠超當時的華人和黑人。

遷移到美國之後,猶太民族並沒有忘記這一歷史傳統,猶太父母勤勞節儉,為的就是孩子能夠在猶太社區上學,儘管當時的學校教學資源緊張,常常一個教室能坐七八十個學生,但猶太學生勤奮好學,讓當時的愛爾蘭教師都讚不絕口。

在基礎教育的推動下,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猶太人的知識和科學素質成為美國科學人群中的頂尖存在。

第二,猶太人改變了自己的文化習俗,很快學會入鄉隨俗,融入美國社會。

猶太人數千年來都以特立獨行著稱,他們有自己的語言,有自己的生活習慣,因此在歐洲不受待見,遭受排擠和迫害,而到了美國,他們也學會了通過學習當地民眾的生活、語言、文化習慣靠攏美國社會。

他們拋棄了自己傳統的猶太服飾和語言,主動學習英語,有的猶太人改變的更為深徹,在宗教文化上改信基督教,放棄了猶太教。

猶太人與白人開始混居、通婚,降低了白人對他們的反感度。

猶太文化和美國主流文化的融合豐富了美國文化的多元性,給美國文化增添上了猶太色彩,讓猶太文化成為美國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第三,猶太人的勤勞和自律幫助他們發家致富。

猶太人善於經商早在歐洲時期就已人所共知,歐洲人把東歐猶太人的房屋稱作是血汗工廠,足見猶太人對自己有多狠。

猶太人是契約民族,他們在生活中不僅重視對時間的規劃,更是有613條關於自律的戒條用來約束自己,因此世人把猶太人稱為「律法的民族」。

而在現實生活中猶太人也做到了表里如一,據有去過中東以色列的我國學者反映,猶太人在沒有監督的情況下就會自覺執行戒律中規定的內容,比如:男孩生下來的8天內就要受割禮,在安息日只能呆在家裡,不幹凈的水產品不能吃,肉食和奶蛋不能混在一起食用等等。

但猶太人尊重戒律的同時又不失靈活,比如為了方便生活,他們在銷售肉類食品的餐廳,會提供一種不以牛奶為原料製作而成的冰淇淋,這樣他們就既能遵守戒律,又能享受新生活。

正是因為猶太人在生活態度上的良好基礎素質,使他們在美國的崛起過程中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工業化的起點都是從紡織業開始的,美國也不例外。

而猶太人很早就發現了紡織業是利潤可圖的產業。

德國猶太人當老闆,占美國猶太人總數最多的東歐猶太人當紡織工人,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最後東歐猶太人也成立工廠老闆。

賺到錢的猶太人將自己的子女送到最好的學校接受高等教育,從而在學識水平上超越美國的大多數階層,而畢業後他們就能進入美國的上層社會,成為社會精英。

1897年到1907年的10年間,曼哈頓各行各業中,成為高級白領的猶太人群增長了15%,而成為業主的則達到35%,而美國各族群的平均水平還不到猶太人指標的一半。

到了20世紀中期,美國猶太男子中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口就達到25%,而平均收入更是比美國整體平均水平高出36%。

目前,美國名牌大學中的猶太人教授占比超過1/3,常春藤名校中猶太學生的比例達到23%之多,而哈佛、賓夕法尼亞大學中這一比例早已突破30%,據傳,哈佛大學為限制猶太人的數量,設置了猶太學生不能超過40%的警戒線。

由於美國是資本驅動的國家,因此通過艱苦創業完成資本積累的猶太人掌握了大量的資本,並將這些資本大量的投入美國的工業、經濟、科學、娛樂媒體等領域,大大推動了美國的經濟繁榮和社會發展。

據統計數據,美國猶太人在美國總人口中僅占2.3%,但是他們卻對美國社會的方方面面產生了重要影響。

在科學領域,20多個諾貝爾化學獎,50多個諾貝爾物理獎,50多個諾貝爾醫學獎都是具有猶太血統的美國科學家摘取的。

具體到個人,提出相對論的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美國原子彈計劃的領導者物理學家奧本海默,精神分析學的創始人弗洛伊德,計算機之父馮·諾依曼等等。

這些猶太科學家創造的自然科學理論對美國成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領導者和成為軍事、科技上的大國都起到了奠基人的作用。

在金融領域,猶太集團的影響力更是如日中天。

現如今美國華爾街精英中的50%都是猶太血統的美國人,如花旗銀行董事長威爾、金融大鱷索羅斯、「股神」巴菲特、洛克菲勒、摩根等華爾街巨富都有猶太血統,連科技巨頭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谷歌創始人布林等都是猶太后裔。

在政界,猶太人也擁有重大影響力,美國政府主要領導部門中的猶太人比例超過10%,國會也是如此,有37名猶太裔議員,美聯儲連續三任掌門人格林斯潘、伯南克、耶倫,都是猶太人,憑藉美國對世界資源的調度運轉能力,猶太人能夠通過美國政府的政策維護自己的利益。

而在媒體娛樂領域,據統計,美國60%的媒體資源都被猶太人掌握,《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等三大報社的老闆都是猶太人;而CNN、哥倫比亞廣播公司、NBC等媒體的背後也是猶太財團在掌控;好萊塢多數影業巨頭,像派拉蒙影業公司、華納兄弟影業公司、20世紀福克斯、米高梅電影公司等著名公司都是猶太人的資本在後面支持。

猶太人的資本滲透了美國社會的方方面面,對美國社會的發展方向和盛衰有著重要影響,因此有人分析認為猶太資本已經控制了美國社會,最典型的例證就是自從1948年猶太人在美國的支持下在巴勒斯坦地區建國。

美國每年都會給以色列以大量的援助,而且美國對於以色列欺壓巴勒斯坦人也站在以色列一邊,因為以色列主要民族是猶太人,在特朗普執政時期,美國政府宣布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巴勒斯坦地區在2000多年前是猶太人建國的地方,因此現在猶太人又在該地區建國明顯是受美國國內猶太人集團的支持。

為什麼沒有猶太總統

猶太人以不到600萬的人口,卻以財團的形式影響了美國社會的經濟、科技、文化、外交等等,但是令人奇怪的是美國至今都沒有一個美國總統是猶太人,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美國族群構成問題。

美國雖然是個多元文化並存的移民國家,但在美國3.3億人口中,主體民族仍然是從歐洲來的白人,也就是著名的盎格魯-薩克遜民族,這個比例約占40%,而歐洲的其他後裔移民約占20%,拉美過來的占18.5%,非洲裔和亞裔各占13.4%和5.9%。

而猶太人僅占不到3%,雖然美國現在已經高度金融資本化,其能夠通過金錢來支持為猶太利益搖旗吶喊的參選政客,但其人口過少,這就使得其很難得到多數族裔的支持,從而難以推行其內外政策。

美國的選舉活動是政客與資本財團相互妥協的結果,而這些政客更多的是白人和歐洲裔,他們是美國民眾的多數,選擇白人是美國普通民眾的一貫做法,這一點是很難改變的。

另外就是美國的德裔才是美國的最大單一族群,雖然其不如英裔族群實際人口多。

如果猶太血統的人當上總統,勢必會造成德裔群體與猶太群體之間的對抗和衝突,因此猶太人不選擇去競選總統是個比較保險的選擇。

第二,猶太人喜歡經商,喜歡在幕後操作。

善於經商是猶太人的天賦,至今也已成為他們在美國社會中的主要生存方式,通過在背後使用大量資本來影響美國政府的對外政策。

他們雖然不競選總統,但候選人要想贏得總統選舉就必須花費巨額的競選資金,而猶太財團就是其拉攏的對象之一。

而且猶太人憑藉優秀的商業頭腦進入美國政界也照樣可以實現猶太人的利益,如美國前財長薩克斯、姆努欽都是猶太人,而美國國會的重量級參議院伯尼·桑德斯也是猶太人。

第三,基督教與猶太教的衝突。

美國當初建國鼓勵族群多元化,自然也崇尚宗教自由,在這種氛圍下,猶太人才能漂洋過海來到美國安居樂業。

但在現實生活中,猶太人和歐洲人之間在心理上總會有一種模模糊糊的隔閡,這使他們對對方的政治觀念產生牴觸是必然的。

猶太裔與歐洲裔之間的互相嘲諷是一種淺層次的對立,相比衝突對抗這種激烈的族群關係畢竟要好的多,如果猶太人再去競選總統,必然加深雙方在宗教層面的對立,雙方的社會精英對於這一點再清楚不過了。

因此,美國政壇至今沒有出現過猶太人總統是猶太人族群自己保持影響力的一種妥協,更是一種生存之道。

結語

猶太人歷經2000多年的磨難,終於在美國這個金錢至上的社會中立足腳跟,如今依靠財富滲透了美國社會的各個角落,而且還在中東建了以色列這個國家,在伊斯蘭世界環伺的逆境中成為「中東之鷹」,是猶太民族幾千年來生存發展的頂峰。

猶太民的經歷跟我們有相同之處,都是經歷大災大難的民族,又都經過努力之後迎來了新生,相比中國依靠人民建設自己的國家,猶太民族依靠資本維護自己的利益,但如今資本至上的美國在領導世界方面已經有心無力,那猶太民族是否應該又要換總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