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真正的幸福,不是賺錢多,也不是有人愛

2022-05-02     雪落無塵

原標題:一個人真正的幸福,不是賺錢多,也不是有人愛

文|雪落無塵

從小到大,我們總是活在比較的「陰影」下:

上學時,與同學比成績;工作時,與同事比業績;結婚後,與朋友比伴侶;到老了,與親戚比孩子。

比較而來的人生看似輝煌,殊不知,自身的幸福感卻在不知不覺中消磨殆盡。

正如作家梁文道在《常識》一書中寫道:

「有人說:幸福的人都沉默。百思不得其解,問一友人,對方淡然自若地答:因為幸福從不比較,若與人相比,只會覺得自己處境悲涼。」

說得多麼鞭辟入裡。

其實,一個人真正的幸福,不是賺錢多,也不是有人愛,而是不與他人比較。

01

不與他人比較物質

曾經看過一位網友,在網上分享自己的經歷。

她上學時,非常羨慕表姐,因為表姐從小到大就是「別人家的孩子」。

不僅成績出眾,長得更是楚楚動人,身邊總是少不了異性的示好。

大學時期,表姐和一個家境富裕的男生交往,收到的禮物不是名牌化妝品,就是大牌包包。

表姐得意洋洋,經常在她面前炫耀。

網友既羨慕又自卑,因為家境貧窮的她,手上根本沒什麼閒錢用來打扮自己。

後來,表姐和男生結婚,婚後生活更是過得有滋有味。每天不是去奢侈品店瘋狂購物,就是去吃高級料理。

可好景不長,男人不僅婚內背叛,還向表姐提出離婚。

這對於早已過慣奢靡生活的表姐來說,無疑是個巨大的打擊。現在的她,由於無法接受離婚後一貧如洗的生活,整日頹廢在家,意志消沉。

反觀網友,早已認清現實,不再嚮往表姐的生活。

從當初連零花錢都要靠走路省出來,一路拼搏到現在月入三萬,還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

現實中,有多少人像表姐一樣,因為他人的給予而沾沾自喜,卻不知道這一切的背後,都需要付出代價。

又有多少人像網友一樣,看清生活的真相,並通過自身的奮鬥,如願以償過上了想要的生活。

正如作家張皓宸所說:「生活有一百種過法,別人的故事再好,始終容不下你。活成什麼樣子,自己決定。」

是啊,別人再有錢,也不會為你花一分錢;別人花的錢再多,也不是你的錢。

所以,別再糾纏不屬於你的東西,別再牽扯與你無關的事物。

與其浪費時間關注別人,不如把握時間管理自己。

因為老天是公平的,它會讓你苦一陣子,但不會讓你苦一輩子。

唯有盡力朝前拼一把,才能收穫幸福美滿的人生,才會不負這一路的風風雨雨。

02

不與他人比較成就

朋友小愈跟我講過她的一個故事。

前段時間,小愈參加了高中同學聚會。

雖然已畢業多年,但大家相聚在一起,仍舊有說有笑,娓娓而談。

談到彼此的現狀時,小愈發現,當初同坐在一個教室的人,人生竟已有雲泥之別。

有的同學讀書時雖成績墊底,進入社會後卻各憑本事,賺得盆滿缽滿;有的同學讀書時成績優異,進入社會後更是大放異彩,成為各個行業的領頭羊。

只有小愈,當初的成績和現在的人生並無差別,同樣是那麼的平平無奇。

她在一家小公司做攝影師,拿著微薄的工資,每個月還要交房租。

看著昔日的同學過得比自己好,小愈沒有一絲嫉妒,也沒有覺得生活不體面。

在她看來,真正的成就,不是事業成功、大富大貴,而是能將平凡的人生過得滾燙而豐盈。

後來,由於小愈不斷精進攝影技術,作品風格變得愈發獨樹一幟。

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小愈的作品,小愈也因此在網上走紅,不僅收穫了一大批粉絲,還實現了財富自由。

作家孔枝泳說:「我們最大的錯誤就是一邊想讓自己的生活與眾不同,一邊卻用世俗的幸福標準衡量自己。」

深表贊同。

生活中,我們總會不由自主地羨慕身邊的人,不停地質問自己,和別人處於差不多的年紀,取得的成就卻和別人天差地別。

可這樣只會將自己囚禁在成就的牢籠里,終日鬱鬱寡歡。

最終,不再對生活抱有期待和熱忱,不再享受當下的美好和富足。

作家萊辛也曾說過:「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喪失目標,也比漫無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得快。」

真正的聰明人,不以別人優而羨,不以自己拙而悲。

他們深知,成就不靠比出來,而是靠拼出來。

只要堅定自己前進的步伐,終有一天會抵達嚮往的遠方。

03

不與他人比較孩子

在剛剛落下帷幕的冬奧會上,年僅18歲的谷愛凌一舉斬獲兩金一銀。

一時間,谷愛凌火遍全網,大眾紛紛稱她為「拿著爽文劇本的『天才少女』」。

更有段子這樣調侃道:「谷愛凌18歲,健將;我18歲,健在。

老天給我開了一扇門,真就只給我一扇門,還是全封閉、無死角、密不透風;老天給谷愛凌開了一扇門,再送一個360度全景天窗。」

是的,谷愛凌不僅在滑雪項目上做到了極致,還精通各項才藝,興趣愛好相當廣泛,鋼琴、芭蕾舞、話劇、攀岩、衝浪、騎馬、馬拉松、模特……

而且,她還在備戰冬奧會期間,提前一年高中畢業,以SAT1580的高分(滿分1600)成功考取世界名校——史丹福大學。

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她做不到。」

而這一切,少不了她的媽媽——谷燕,在背後的大力支持。

與其他父母不同,谷燕從不強迫谷愛凌做任何事,而是讓她自己探索喜歡的事物;

她也不會將谷愛凌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因為她覺得「人無完人,盡力就好」;

當谷愛凌一心只想考史丹福時,她也只是告訴女兒:「不一定非要上史丹福,不放棄學習就好。」

不得不說,正是因為谷燕在任何事情上,都給予女兒足夠的尊重和自由,才讓谷愛凌書寫了一段熠熠生輝的人生。

正如熊培雲說的那樣:「真心的教育不是壓迫,而是成全。」

很多時候,父母與孩子相處,不是不懂得疼愛,而是不懂得成全。

他們不知道,拿著別人的標準給孩子做參照物,只會一步一步地將孩子越推越遠。

而好的父母,眼中從來不會只有別人家的孩子。他們會適當遵循孩子的意願,讓孩子快樂成長。

因為,給孩子多一份尊重,孩子就會給你多一份信任;給孩子多一點自由,孩子就會給你多一點驚喜。

沒有比較,沒有壓迫。如此,孩子才能創造出更好的明天。

04

一個人,最聰明的活法,莫過於「不比較」

楊絳先生說:「上蒼不會讓幸福集中在某個人身上,得到愛情未必擁有金錢;擁有金錢未必得到快樂;得到快樂未必擁有健康;擁有健康未必一切都如願以償。」

這世間,既沒有完美的人生,也沒有圓滿的生活。

盲目與他人比較,只會徒增煩惱;學會珍惜現有的一切,才能擁有更多的美好。

不與他人比較物質,把握時間,奮力拚搏;不與他人比較成就,堅定步伐,勇往直前;不與他人比較孩子,給予充分的尊重和自由。

往後餘生,願你我都能在繁雜塵世中,守住內心寧靜,笑看雲淡風輕,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共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d8e9281fd412075b8a07403c2edad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