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底越發接近尾聲,11月起部分地方政府相繼發布了促進汽車消費的政策,又有比亞迪、領克、歐拉和零跑等多家車企接連推出限時優惠購車活動,再加上下旬廣州車展多款新車陸續上市,極大地帶動了消費者的購車熱情,進而使得終端市場成交量持續走高。
根據12月8日乘聯會發布的最新數據,11月國產狹義乘用車零售銷量攀升至208.0萬輛,在去年同期僅售出165.0萬輛的基礎上,同比實現26%的大幅增長。
雖說,11月環比增幅只有2.4%,但這卻是我國零售汽車市場歷史上第3次9月起銷量連續保持在200萬輛以上,前兩次分別2016年和2017年,彼時這兩者均受到購置稅優惠政策即將退出的影響。
在接連三個月衝上200萬輛之後,今年前11個月國內車市的零售總銷量達到1934.5萬輛,同比增幅也繼續擴大至5.3%。由於去年12月的銷量為216.9萬輛,接下來的今年12月零售市場極有可能只大致與去年持平或微增,因此今年全年國內狹義乘用車零售市場大機率會以5%左右的同比增幅畫上句點。
與此同時,在國內經銷商積極為年底備貨和海外出口的共同推動下,11月國內狹義批發銷量高達254.9萬輛,同比增長25.3%。
乘聯會的數據顯示,11月乘用車出口(含整車與CKD)繼續保持在37.8萬輛的高位,同比增長50%,這也使得前11月累計出口量達到345萬輛,同比增長64%。
今年前11個月批發累計銷量則是同比增長8.9%至2281.9萬輛,由此推算今年全年批發總銷量或將達到2500萬輛以上,那麼就會取代2017年的2422.9萬輛成為歷史新紀錄。
車企十強合資僅剩大眾通用
11月零售與批發市場能有如此出色的表現,仍主要是依靠自主陣營,尤其是頭部車企的推動。
總體來看,11月自主品牌零售銷量為115萬輛,同比增長31%,明顯高於整體市場的市場26%,這讓自主的份額得以維持在55.3%高位,同比增加1.9個百分點,前11個月的累計份額則是創下52%的歷史新高,比去年同期增加4.7個百分點。這意味著,今年我國零售市場的自主份額極有可能首次超過50%。
同時,11月自主在批發市場中的份額也維持在59.7%的高水平,同比增加4.6個百分點。
具體而言,根據乘聯會發布的最新車企銷量十強排名,得益於月初旗下主銷的海洋網和王朝網相繼推出限時促銷優惠,11月比亞迪的零售與批發銷量再次刷新紀錄,分別達到26.3萬輛和30.1萬輛。
在連續11個月的節節攀升之後,今年比亞迪的乘用車批發總銷量已達到267.2萬輛,即只要12月銷量能達到32.8萬輛,其就可以達成300萬輛的年度目標。相信依靠海洋網和王朝網車型的繼續發力,已經開啟交付的全新車型方程豹豹5和仰望U8,以及即將上市的全新車型宋L,比亞迪應該能達成這一目標。
而且不僅是比亞迪,11月吉利汽車和奇瑞汽車也有不小的突破。
在零售榜單中,吉利以17.0萬輛的最好成績登上亞軍寶座,這是時隔一年之後其再次獲得該頭銜,奇瑞汽車雖僅排名第6,但9.4萬輛刷新它在國內的歷史最高紀錄,並且74%也是零售十強中的最大增幅。
在批發榜單中,憑藉著在海外市場的不斷擴張,11月奇瑞和吉利雙雙首次突破20萬輛,遠遠高於合資車企頭把交椅——一汽-大眾的17.9萬輛,因此這兩者和比亞迪再次聯手霸占著批發市場三強的席位。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官方公布的信息,11月奇瑞旗下共有8款車月銷超過萬輛,其中瑞虎7和瑞虎8分別達到2.6萬輛和2.5萬輛。
與之相呼應的是,合資陣營在榜單中的地位越發弱勢。儘管,在零售市場合資繼續占據著4個席位,但廣汽豐田和上汽通用都只處於後半部分,其中廣汽豐田的同比還下跌1.9%。而在批發榜單中,合資陣營的席位僅剩3個,在同比下跌的同時,通用還只排在末位。這讓人不禁好奇,12月上汽通用還能否繼續出現在批發十強之列?
新能源滲透率首次突破40%
再從細分市場來看,在政府和車企的共同推動之下,11月新能源的零售與批發也雙雙刷新歷史最高成績。
11月,新能源零售銷量同比增長39.8%至84.1萬輛,這讓當月的新能源滲透率首次突破40%的門檻達到40.4%,比去年同期增加4.0個百分點;批發銷量更是增加至96.2萬輛,新能源滲透率也創下37.7%的新高。
雖說,目前具體的車型銷量還沒出爐,但根據乘聯會的統計,11月共有26款車的批發銷量超過2萬輛,其中共有11款車來自新能源市場,數量略少於傳統燃油車,但銷量前五都是新能源車型,依次分別是比亞迪宋 61,694輛、特斯拉Model Y 58,433輛、比亞迪海鷗 44,603輛、比亞迪秦 42,440輛和比亞迪元 42,323輛。
燃油車的前兩名日產軒逸和大眾速騰則分別為38,554輛和33,142輛,僅排名第6和第8。
從新能源的兩大細分領域純電和插混(含增程式)而言,由於對比基數較高,11月純電的零售與批發同比增幅繼續收窄,分別為26.1%和15.2%,而插混市場則在比亞迪、吉利和奇瑞等車企的帶動下,尤其是以理想和長安深藍為代表的增程式車型的大力支撐下,同比增幅繼續保持70%以上。
今年前11個月國內新能源零售和批發累計銷量已分別達到680.9萬輛和777.7萬輛,由此可知今年全年前者將達到760萬輛以上,後者更是可能會沖高至880萬輛左右,超過大家預期中的850萬輛。
而從以車身形式區分的傳統三大細分領域來看,由於傳統燃油轎車損失的體量大於新能源轎車創造的增量,11月轎車在零售和批發市場也分別增長22.3%和17.5%,這讓其今年的零售同比跌幅進一步收窄至0.1%,批發同比直接由負轉正至0.3%,因此今年全年轎車在兩個市場中應該都能保持微增。
相比之下,由於越來越受到國內和海外消費者的喜愛,SUV的零售和批發銷量繼續領先於轎車,增幅也明顯高於整體乘用車市場。而且因11月批發銷量高達134.5萬輛,前11個月SUV的累計同比增幅還擴大至16.9%,已超過MPV的15.3%成為今年乘用車市場增長最大的細分領域。
還令人欣喜的是,在去年跌破百萬輛之後,依靠豐田賽那、豐田格瑞維亞、騰勢D9和極氪009等高端產品帶來的巨大增量,今年前11個月MPV的零售與批發銷量均已超過99萬輛,這表示全年該細分市場的總銷量肯定能重回100萬輛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