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香鼻祖掉隊,五糧液反而後來居上,宜賓酒靠什麼贏了瀘州酒?

原標題:濃香鼻祖掉隊,五糧液反而後來居上,宜賓酒靠什麼贏了瀘州酒?

技術支持:北京東方黃埔白酒技術研究院

要說濃香白酒的地位有多高,我們就看濃香在整個白酒市場的占比就知道了,任憑醬香茅台如何"飛天",整個白酒市場始終濃香型白酒占據了7成,也就是說每當有10杯白酒下肚,其中有7杯都是濃香型白酒。

像大家熟悉的瀘州老窖、五糧液、全興大曲、洋河大麴等等都是濃香型白酒代表,那麼其中名氣最大的瀘州老窖和五糧液到底誰才是真正的濃香老大呢?今天就跟著消費君一起來看看吧!

濃香型最早叫"瀘香型"

白酒十二香型大家都很了解,其中醬香和濃香可以說是十二大香型裡面混的最好的,然而很多酒友都不知道的是其實最早濃香型叫"瀘香型",這是怎麼回事呢?

建國之初,百業待興,為鼓勵傳統工業發展,1952年由中國專賣事業總公司主辦的第一屆全國評酒會於北京舉行,誕生了中國最古老的四大名白酒——瀘州老窖、茅台、西鳳酒、汾酒。1979年的第三屆全國評酒會,確立了中國白酒的香型代表酒,分別是:

以瀘州老窖特曲酒為濃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被譽為"瀘型酒";

以山西汾酒為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被譽為"汾型酒";

以貴州茅台酒為醬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譽為"茅型酒";

其他白酒也就以此開始紛紛站隊,這才有了醬香、濃香、清香三大巨頭鼎立之勢。

而瀘州老窖更是紅極一時坐上了中國白酒的頭把交椅,哪怕是民酒"汾老大"甚至後來的茅台上位,也沒能撼動整個白酒市場對於濃香白酒的江湖地位。

瀘州老窖如何掉隊第一陣營?

現如今不管是市場影響力還是價值體現,五糧液都確實比瀘州老窖高了一些,白酒陣營前三大家認可的也是"茅五劍",為什麼濃香鼻祖現如今連第一陣營的前三都進不去了呢?

這是因為進入新世紀過後,瀘州老窖極速擴張,出現了很多貼牌酒,根據當時的相關媒體報道,瀘州老窖的貼牌高峰產品達到了7000左右。

貼牌的好處和弊端,現如今我們都比較清楚了,雖然對於品牌而言可以短期出現業績大增的現象,但是長期的品牌過度消費,消費者喝到了品質不一的酒質以後,就會失去對瀘州老窖的信任感。

甚至有的消費者評論瀘州老窖的貼牌酒:不是撲街就是半死不活。

雖然後期瀘州老窖直接腰斬了很多貼牌產品,但是想要修復失去的消費者信任感不是短期就能做到的。

五糧液如何後來居上?

要說五糧液後來居上的,就不得不說五糧液的發展路線,在發展路線的問題上五糧液和茅台很像,都是走品牌化走高端走精品路線,這樣下來價格定位的距離自然而然就拉開了。

其次就是消費者在選擇的時候個人心裡偏差的問題,品牌名字就能直觀的有選擇區分。

雖然懂酒的酒友知道,現如今瀘州老窖也不僅僅是只用單糧釀造,但是從名字來看瀘州老窖的主打還是在"窖"上面,反觀五糧液的名字,就給人的直觀感受是五種糧食釀造的酒,符合現在消費者的消費價值觀,想喝糧食酒,也就存在選擇五糧液的人比瀘州老窖的人更多了。

不管是宜賓還是瀘州好酒都多

其實寫這篇文章,消費君沒有任何想要貶低瀘州酒或者抬高宜賓酒的想法,只是就這個現象做一個客觀的分析,不管是宜賓的五糧液還是瀘州的瀘州老窖,在發展過程中經歷的這些過程也值得我們消費者去了解,在選購的時候才知道要不要給個機會去嘗試一下。

宜賓除了五糧液我們能選擇的好酒也有很多比如:敘府酒、尖莊曲酒等等,大家有機會都可以試一試。

從整體看現在瀘州老窖正在通過自己的努力減少自己和白酒第一陣營的差距,如果瀘州老窖真的能重回前三,各位酒友認為誰會為瀘州老窖"讓位"呢?(文:KIKI哦咿呀)

以上評論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不代表本雜誌立場,圖片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