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暖,國際地緣政治,開始巨變

2019-12-09   博聞財經

文/潮哥

01

數百年來,航海家們想突破冰層,取道北冰洋的夢想,終於要實現了。

因為俄羅斯已經明確表示,未來十年將全力打造北極航道,讓它成為主力航路。中國方面也放出話來,表示積極參與俄北極航道開發。

上個月,俄羅斯遠東和北極發展部副部長亞歷山大·克魯季科夫對外明確表示:

未來10年俄將大力發展北極地區的石油天然氣產業,積極推進港口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將北極航道打造成「有競爭力的海路」,到2024年前將該航道的年貨運量提升至8000萬噸。

近日,中國石油集團則表示:

要認真總結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建設的成功經驗,打造油氣並舉、海陸兼顧的戰略通道,切實保障國家能源安全。要抓住中俄合作戰略機遇期,穩健推動中俄其他管道合作,積極參與俄北極航道開發,辦好中俄能源商務論壇,全面系統深入推進中俄能源合作。要進一步做優中亞俄羅斯地區,打造「資源、供應、效益、品牌」四位一體的「一帶一路」油氣核心合作區。

兩個大國紛紛表態,這意味著人類數百年來的航海路線,將會發生重大調整。

而隨著航海路線的調整,隨之而來的,則是全球地緣格局的重塑。

其中,占據航線主要長度的俄羅斯,將是最大受益者。

02

自歐洲人掀起大航海時代以來,世界相互交流的主要通道,陸路主要是絲綢之路。海路則主要是藉助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歐洲人向西跨過大西洋到達美洲,向南繞道非洲好望角,穿越印度洋到達印度,再往前穿過馬六甲海峽,到達南中國海,進入中國。

馬六甲海峽,是歐洲、非洲進入東亞的咽喉要道。新加坡以此為依託,打造出了新加坡港,發展出了強大的轉口貿易,可以說是躺賺。

無論是北歐,還是北美,各大洲相互交流,大抵都是這個路線。當然,位於地中海沿岸的國家,不用繞道大西洋,穿過蘇伊士運河,直接進入紅海,轉入亞丁灣,再進入印度洋。

當時的航海家們很想在冰冷的北冰洋開闢一條航線,連接北歐到俄羅斯再到東亞的路線。

預計的路線是,從北歐出發,向東穿過北冰洋巴倫支海、喀拉海、拉普捷夫海、新西伯利亞海和楚科奇海五大海域直到白令海峽,進而進入太平洋。

這條路線一旦開通,可以大大縮短北歐與東亞、北美與東亞的貨運時間。

但苦於氣候原因,這個想法擊幾百年來,一直未能實現。

要知道,北冰洋地處北極,一年之中大多數時間都被厚厚的冰層冰封,無法航運。

工業革命以後,石油、煤炭等工業原料大量燃燒,尤其是最近幾十年,各國工業全速發展,過去上百萬年儲存在地底下的碳元素,被一股腦兒扎堆釋放到了大氣層中,為整個地球蓋上了一層厚厚的棉被,產生了較強的溫室效應。

溫度升高,導致許多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印尼還因為此,開啟了被迫遷都模式。

也正因為冰山融化,為北極航道的開通創造了可能性。

據美國《科學》雜誌的最新報告,全球氣候變暖已經逆轉了北極的自然冷卻趨勢,北極地區的溫度目前處於近2000年來的最高水平。

觀測表明,北極春季已提前到來,而且更加暖和;溫暖的秋季持續的時間延長;夏季海冰溫度平均每10年增加1.22度,海冰融化的季節每十年要提前10-17天。

在此背景下,俄羅斯積極推動北極航線建設,中國、日本、韓國、印度等國,也在參與推動。

一方面,是需要一條從北歐到東亞路程更多的通道,另一方面,北極的石油資源,也是各國爭搶的重點。

這才有了俄羅斯放言,10年後北極航道要成為有競爭力的航路。

03

俄羅斯之所以主導推動,因為它是北極航道開通的最大利好享受者。

此路一開,俄羅斯可以大力開發北極的石油資源,並通過北極航道輸送到中國、日本、印度等地區。

美國地質勘探局的數據顯示,北極地區蘊藏的油氣資源約占全球未開發油氣資源的五分之一。目前,該地區可開採的石油儲量預計為900億桶,其中俄羅斯最多,占北極地區石油儲量的52%,美國占20%,挪威占12%,格陵蘭島占11%,加拿大占5%。

俄羅斯不但可以賺取石油資源出口的收入,還可以效仿新加坡,全力打造轉口貿易產業,躺著賺錢。

馬六甲海峽成就了新加坡,北極航道將成就俄羅斯。

北極航道開通,北歐、北美到達東亞的時間,比傳統的航道要少12~15天,意味著只要北極航道成為了主力航道,北極航道將很大程度上取代傳統航道,這對於新加坡來說是個不小利空。

至於這條航路對中國的意義,則主要是能源安全方面。

以往,中國海上運送能源的通道,主要有四條:

第一條從大西洋出發途經印度洋、馬六甲海峽、南中國海;

第二條從地中海出發,途經蘇伊士運河、紅海、亞丁灣、阿拉伯海、印度洋、馬六甲海峽、南中國海;

第三條從波斯灣、阿曼灣、阿拉伯海、印度洋、馬六甲海峽、南中國海;

第四條從南美橫穿太平洋直達中國。

四條有三條需要經過馬六甲海峽。

馬六甲海峽是新加坡扼守,新加坡是親美派,這對於中國的石油安全始終是個隱患。

所以,我們中國一方面拓寬石油運送路線,並多渠道進口,以減小能源安全威脅。中國之所以表態要積極參與北極航道開發,原因就在於此。

另一方面,我們又與巴基斯坦合力打造瓜達爾港,與馬來西亞合力打造皇京港,以應對能源輸送危機。

北極航道開通,北歐和俄羅斯的石油就不用走馬六甲海峽,直接從北極航道運送到中國即可。中國的能源進口威脅,減小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