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陳曉紅:做「頂天立地」研究 為前沿技術應用建言

2020-05-22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

原標題:全國政協委員陳曉紅:做「頂天立地」研究 為前沿技術應用建言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唐朝昭

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慧、物聯網、5G建設……2018年以來,這些「科技范」十足的前沿熱詞,一直是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工商大學校長陳曉紅履職建言的「關鍵詞」。

為科研人員「代言」,為創新注入活力

去年全國兩會期間,陳曉紅圍繞「大數據與人工智慧」「生態環境保護」「智慧城市建設」「科技人員激勵機制建設」等領域提交了6份提案,獲得了廣泛關注。

其中,《關於優化科研經費管理體制機制的建議》呼籲更加重視智力成本的付出,賦予科研人員更多自主權。這份建議與國家推動科技創新的思路高度契合,得到了相關部委的重視與採納。一年來,廣東、江蘇、江西、安徽等不少省份出台相關政策,科研機構經費中智力成本支出提升,令陳曉紅感到欣喜。「科學研究是探索性的工作,要提供更良好的環境來吸引人才,讓他們安心研究。」

應對疫情,提出6份政策建議

「可以利用手機定位大數據提取人口流動去向,預測暴發風險,精確評估防疫政策效果。」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來襲,陳曉紅除了部署學校疫情防控工作以外,還向有關部門提交了6份政策建議。

她建議,應當依託智慧城市建設推進我國重大疫情下應急管理新模式,如完善重大疫情預警機制、對接智慧城市信息化平台等,都獲得了相關部門採納。

「我們也應該在『危中尋機』。」陳曉紅認為,疫情將倒逼我國經濟轉型升級,推動數字經濟大發展,以及社會公共衛生、城市應急體系建設,驅動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大提升。建議中,她還提出應積極實施結構化的產業扶持政策,將有效的短期性應急經濟政策轉化為長期性政策等。

研究要上接「天線」下接「地線」

「全國政協委員要有強烈使命感,更需要有實際的調研成果來支撐。」陳曉紅認為,作為一名學者型委員,要多做「頂天立地」的研究,既要上接「天線」符合國家需求,同時也要下接「地線」符合現實需要。這些年,她和她的科研團隊也不斷追蹤國家重大戰略布局和產業導向開展科研攻關。

陳曉紅說,今年全國兩會上,她計劃提交包括加強我國核心關鍵供應鏈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加快推進能源安全新戰略、打造「智能+生態銀行」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加快實施標準化戰略賦能數字經濟發展在內的多份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