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網顛覆性毀滅,間諜大量斷聯,中國如何讓中情局寸步難行?

2023-06-28     陳坤說歷史

原標題:情報網顛覆性毀滅,間諜大量斷聯,中國如何讓中情局寸步難行?

2017年5月20日,一條爆炸性的新聞登上了美國的《紐約時報》。

報紙上稱,在過去的十年間,美國中情局(CIA)遭受到了自建立以來的最大損失,因為中國幾乎搗毀了中情局在華的所有間諜網絡!更有人說,自從2010年年末開始,中情局安插在中國的多名線人紛紛斷聯,不知所蹤。

一來二去,整個線人情報網都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堪稱斬草又除根。

新聞一出,世界譁然,人們再次將目光轉向了這個神秘的東方國度。一時之間,議論四起,直到今天,各種猜測也是層出不窮。

事實的真相究竟如何?美國中情局到底有著怎樣的陰謀?面對重重挑戰,中國究竟做了什麼,讓間諜寸步難行?

這一切,還得從中情局的歷史說起。

一、蓄謀已久:「中情局」的累累劣跡

曾有人說,這世界上沒有哪一個機構能夠像美國中情局那樣既名揚四海,又臭名昭著。從伊朗人質危機,到轟轟烈烈的韓戰與中東戰爭,又或者是改變了國際格局的蘇聯解體,這些看似彼此間毫無關聯的事件,其實背後都有著中情局的影子。

而這個神秘組織的歷史,可以追溯至第二次世界大戰。

二戰打響之初,美國尚無情報機關,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了戰爭結束。這時,戰時「戰略情報局」的指揮官威廉·多諾萬向總統杜魯門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他告訴杜魯門,世界上各大國都擁有著歷史悠久的世界性情報機關,唯獨美國沒有。即便是戰爭結束後,美國也沒能組建一個完善的海外秘密情報機關,從長遠來說對國家極為不利。

在這種情況下,中情局應運而生。

而在這個機構誕生之初,它就作為最銳利而隱蔽的國家武器,與「罪惡」二字脫不開干係。

二戰結束後,世界局勢急速變化,美蘇兩極對峙,冷戰拉開帷幕。冷戰時期,中情局無所不用其極的滲透入蘇聯內部,獲取蘇聯機密。

在里根政府時期,中情局甚至啟動了第三世界任務。

蘇聯解體後,中情局加快了向世界各個國家滲透的步伐,在各項事件中渾水摸魚,攪亂視聽。小布希總統與他的政府更是以濫用中情局情報網聞名於世,這使得中情局成為了「國際警察」,不管哪個國家的事都要摻上一腳。

對於中情局的官員們來說,了解世界每個角落的所有「真相」,正是他們所謂的「追求」。實際上,中情局大搞情報網的背後,恰恰是美國妄圖干涉別國內政,在世界範圍內推行霸權主義的狼子野心。

伴隨著時代的變化,中國正走在和平崛起的大道上。對此,美國一直以來都頗有忌憚。相應地,中情局對於中國的「刻意關注」,也飽含著滿滿的惡意。

2021年10月7日,中情局局長威廉·伯恩斯宣布了一系列的機構改革計劃。其中,有一條改組意見格外顯眼:中情局決定,正式成立一個中國問題高層工作組,即「中國任務中心」。

此舉一出,引發了國際輿論的強烈關注。

——要知道,這是中情局目前唯一的國別任務中心。

在這之前,和中國有關的情報主要由「東亞-太平洋中心」負責,如今將中國單列出來,針對之意,昭然若揭。

威廉·伯恩斯大言不慚地表示,這個組織的任務就是搜集與中國相關的情報,並且進行所謂的「反情報」工作。

實際上,這並非中情局第一次針對中國,先前的幾十年間,中情局始終不遺餘力地試圖打入中國內部,甚至耗費了巨大的人力與物力,搭建出了一張周密的情報網。

然而,美國的如意算盤終將落空。

2017年,美國中情局的在華情報網顛覆性毀滅。

《紐約時報》曾爆出驚人消息,稱中情局的多位線人失蹤,聯繫網被破壞,這是中情局十年以來遭受到的最大損失。

這一消息令世界震撼,英國BBC也對此進行了跟蹤報道,甚至使用了「擊殺美國線人情報網」這樣驚悚的標題,來彰顯中情局在中國的失敗。

《紐約時報》的記者更向BBC表示,在這件事情中,最令人感到不安的是美國到現在還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才導致了中情局的慘敗。

此番,中情局高調成立「中國任務中心」,或許就是對過去十年情報網覆滅的一種「回擊」。

中國到底做了什麼?這是一個令全世界都感到好奇的問題。實際上,這個問題說複雜也複雜,說簡單卻也簡單。面對諜影重重,中國只把握住了兩個方面,便成功化解困局。

由大及小,由遠及近,法制二字,首先成為了保障反間諜工作最有力的後盾。

二、完善法制: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早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國便成立了國家安全部。

與美國的中情局不同,中國的國家安全部旨在維護本國的安全與利益,而非探聽他國的機密。不同的初衷,決定了兩個機構截然不同的性質。而在國安部成立後不久,立法問題便被提上了日程。

對於一個成熟的現代國家而言,法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彼時正擔任國安部部長的賈春旺就曾經明確表示,社會各界都普遍認為,制定一部與國家安全有關的法律是十分必要的。

於是,他們廣泛地徵求意見,形成了無數份草稿,最終在1990年的冬天,將草案上報給了國務院。

九十年代的中國正處在改革開放的關鍵時期,為了配合經濟的發展,國家安全成為了不可忽略的主題。

在立法之前,人們眼中的「國家安全」幾乎與「國內治安」畫上了等號,但隨著法律的不斷完善,越來越多人對「境外敵對勢力」有了認識。

普法的道路必定是艱難的,但普法的成果則是光明的。

賈春旺表示,當時大家的國家安全意識都比較薄弱,警惕性也有所鬆懈。不僅是人民群眾意識不到,就連很多單位都沒有反間諜的意識。

可與此同時,那正是中情局大規模滲透中國的年代,他們花招百出,迷惑性極強,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

好在一年之後,第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召開,會議上正式通過了這份國家安全法。從那時起,中國邁出了以法制打擊間諜行動的第一步。

遠在大洋彼岸的中情局工作人員並未意識到,中國已今時不同往日。社會推動法律,法律又反過來影響社會,他們自以為在中國布下了天羅地網,但殊不知,真正收網的人恰恰是我們。

法律的建立只是第一步,法制的不斷完善才是中國追求的目標。

——201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正式出台。

世界局勢不斷變化,中國耳聽六路,眼觀八方,不僅感受到了這種脈動,更是積極做出了回應。

伴隨著全球化程度的不斷加深,中情局一類機構會以更加靈活的方式滲透入中國社會,這是新的任務,也是新的挑戰。

這是一部醞釀了數年的法律,事實證明,它的出現堪稱一場「及時雨」。

原來,早在幾年前,澳大利亞人阿桑奇就在自己的獨立網站上陸續曝光了二十多萬份美國國務院與美國駐各國大使館之間的電文。

而在這些電文中,更是出現了一份「聯絡人」名單!不難猜測,這份名單背後,便是美國在中國所織出的情報網。

一年後,文件被破譯,結果更是令人大跌眼鏡。

這份線人名單堪稱「豐富」,不僅有著名的社會活動家,還有學者,乃至律師,可謂是涵蓋了社會的諸多方面,令人膽寒。

又過了兩年,著名的稜鏡門爆發。美國國防部外包商員工斯諾登向世人揭露了中情局的竊聽醜聞,舉世譁然。

與此同時,德國還率先曝光了美國在所有大使館裡安裝了高科技竊聽設備,他們將其偽裝成建築的一部分,架在房頂。

而在美國駐北京大使館的樓上,也有著滿懷罪惡的巨型白盒。

重重危機之下,反間諜法及時出現,將中國的反間諜法制工作推向了高潮。

要知道,這是我們國家第一次明確的對間諜行為進行了法律的認定。什麼是間諜,如何舉報,如何處理,如何保障實施,全都化身成為一條條清晰的法條,被銘刻在共和國法制的豐碑之上。

治標也要治本,有了法律作為後盾,所有的反間諜行為便有了十足的底氣。

在這樣的精心布置下,中情局想要在中國重建自己所謂的情報網與線人名單,簡直是難於登天。

然而,法制的完善也只是宏觀層面的事情,若是想要落實到微觀的生活之中,還得靠咱們中國另一樣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法寶」,那便是群眾路線。

千千萬萬的中國民眾,或許才是摧毀中情局情報網絡的最大功臣。

三、群眾路線:無處不在的「朝陽群眾」

說起這反間諜,中國人可謂是經驗豐富。

古代、近代、現代,江湖上都流傳著老百姓反間諜的傳說,他們的名字或許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有所不同,但內核精神卻不會改變。

早在新中國成立之初,就有無數老百姓自願投身進了反間諜的隊伍之中。

凡是發現了形跡可疑的人物,他們總是在第一時間就會向上彙報,由此揪出了不少潛伏在社會中的反革命分子。

中蘇關係破裂後,「朝陽群眾」也是戰果纍纍,還曾經抓獲過好幾名蘇聯間諜。

改革開放後,社會環境越發開放,中國與世界產生了越來越多的關聯,這一方面豐富了人們的眼界,另一方面也使得中情局等機構的間諜行為越發隱蔽。但是,聰明機智的中國人民,依然總能一眼識破這些陰謀。

比如,漁民便常常成為中國反間諜的民間主力。

我國海域遼闊,在捕魚的旺季時,有不少漁民都全副武裝,馳騁於風浪之中,進行漁業活動。這些漁民看似平平無奇,也並未受到過專業的反間諜訓練,但卻往往能立下奇功。

江蘇鹽城漁民王鎖就曾經在近海捕魚的時候,撈到過一樣奇怪的東西。

據他回憶,當時海上風浪正盛,他們一群人正在如往常一樣起網。可誰想到,起網起到一半的時候,王鎖卻發現網下面很沉。於是,他長了個心眼,覺得此事必有蹊蹺,便叫上身邊的人一起把東西撈了上來。

可等東西弄上來之後,王鎖卻更摸不著頭腦了。

這是一個他從沒見過的黑色物體,他仔細觀察了一會,發現那東西上面有著一塊太陽能板,看起來十分先進。不僅如此,後面還安裝了一個螺旋槳,而螺旋槳的兩邊,則長著兩個「翅膀」一樣的東西。

同行的人也沒見過這種古怪的東西,但大家都是在海上乾了一輩子的老漁民,警惕心已經刻入骨髓。

王鎖當即便報告了有關部門,而在有關部門沒有趕到之前,他始終守在那個黑色物體旁,寸步不離。

很快,王鎖的疑惑得到了解決,答案也讓在場的所有人大驚失色。

這個奇怪的小東西,正是國外投放到我國海域的間諜裝置!

原來,這是一種高科技的監測儀,叫波浪滑翔機。這個小東西不僅能夠監測我國的水文、溫度、濕度,甚至能夠了解到這片水域的污染情況。倘若漁民們沒有發現這樣東西,後果可謂是不堪設想。

曾有一些國家對中國漁民的「真實身份」表示出了高度的懷疑,他們口口聲聲說著這些漁民根本就是中國培養的海上「民兵」,其實這實在是低估了咱們中國老百姓真正的智慧。

而咱們更加熟悉的「朝陽群眾」,更是對抗中情局線人情報網的一把好手。

「朝陽群眾」們橫掃的可不止娛樂圈,他們無處不在。十三萬真正的「線人」,二十一萬條舉報消息,就是他們輝煌的戰績。

中情局的間諜尚且需要經過嚴格的培訓,也需要周密的聯絡系統,可中國的民眾卻都是自學成才,將反間諜的工作融入到了自己血液之中。如此一來,高下立判。

除此之外,近幾年來,反間諜的科普活動也在不斷開展。社區之中,往往能見到熱情宣傳的民警,那些最容易被間諜盯上的重點人群,也都接受了額外的教育。

科技的不斷發展,也縮小了中情局線人的生存空間。

不管是大數據定位,還是方便快捷的移動支付,都在彰顯我國科技實力的同時,為反間諜工作添磚加瓦。

與此同時,群眾的眼睛越來越「尖」,普通的間諜已經騙不了大家,據說,中情局在招募線人的時候,甚至在語言上都有了要求,不僅要會說普通話,還得會說方言。

成為線人已難上加難,更不必說中國還有著健全的法制與自覺性極高的民眾,重壓之下,中情局在中國的情報網最終走向覆滅,也就不足為奇。

但是,我們應當時刻牢記,這永遠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而它或許就發生在我們的身邊。因此,我們需要時刻擦亮眼睛,為國家安全貢獻出一份屬於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朱婕.中情局高調成立「中國任務中心」[J].世界知識,2021,(第23期).

2、韋納.透視美國中情局[J].全國新書目,2009,(第15期).

3、美中情局在華情報網被連根拔除,最完整內幕曝光,令人震驚! - 知乎 (zhihu.com)

4、於浩.中國制定首部反間諜法[J].中國人大,2014,(第22期).

5、新中國反間諜七十年 (baidu.com)

6、周鑫.沒有硝煙的戰事:一部關乎國家安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J].法治與社會,2015,(第2期).

7、一組圖,教你反間諜[J].中國信息安全,2020,(第10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9cc5eefc87cb85ed169adfdeb1d9c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