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溫來襲 醫生提醒防範呼吸系統疾病

2024-10-12     甬派

曹超坐診中。

隨著氣溫的下降以及晝夜溫差的增大,很多市民發現身邊的咳嗽聲越來越多。寧波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寧波市呼吸疾病研究重點實驗室主任曹超告訴記者,近期該院呼吸科接診的感冒、哮喘、老慢支、慢阻肺等患者有一定的增加趨勢,眼下正是呼吸系統疾病容易發作的季節,市民務必加強防範。

八旬老太咳得睡不著,原來是慢阻肺在「發難」

「咳咳咳……咳咳咳……」帶著一陣陣急促的咳嗽聲,80多歲的楊奶奶在兒女陪同下走進了曹超主任醫師的診室。「曹醫生,您幫忙看看我媽是不是氣管炎?」楊奶奶的兒子急切地問。

經過一番細緻問診,曹超了解到,近段時間隨著天氣轉涼,楊奶奶的活動量明顯下降,而且稍微動一動就會咳嗽氣急。兒女表示,從十多年前開始,老太太每到秋冬季節就會咳嗽氣急,近年情況越發嚴重,天冷的時候經常咳得睡不著覺,本來一個人住、生活完全能自理,後來病情加重只能與他們同住。

「根據老太太的症狀,我們給她安排了肺功能檢查,發現她是得了慢阻肺,而她家裡人還一直以為是普通的氣管炎,從來沒往慢阻肺的方向想過。一般人以為抽煙的人才會得慢阻肺,老太太又不抽煙,不會得這個病。」

曹超介紹,慢阻肺是一種具有氣流阻塞特徵的氣道炎症性疾病,慢阻肺患者由於氣道存在不同程度阻塞,一但受到冷空氣刺激,氣道會因收縮痙攣而進一步狹窄,咳嗽、氣急等症狀也會隨之出現或加重。此外,慢阻肺患者在秋冬季更容易合併上呼吸道感染,一旦合併上呼吸道感染,又可誘發慢阻肺加重。

事實上,慢阻肺的誘發因素有很多,除了吸煙這一頭號病因外,長期吸入燃料煙霧、接觸空氣污染或職業性粉塵、感染等都可引起慢阻肺。曹超表示,楊奶奶雖然沒有吸煙史,但以前在農村生活時經常燒柴火,難以避免吸入煙塵,這也可能是她發生慢阻肺的危險因素。

防範呼吸系統疾病,應做好這些

據了解,進入秋冬季後,由於氣溫下降、溫差變大、天乾物燥,哮喘、老慢支、慢阻肺等慢性呼吸系統疾病都更容易發作,因為有這些疾病的患者,他們的氣道對冷空氣和粉塵等的刺激會很敏感。曹超表示,對於這些患者,首先要規範治療,把呼吸系統疾病本身控制好;其次要在規範治療的基礎上,注意防範呼吸系統感染,因為感染可能誘發疾病急性發作。

「天冷後一旦著涼,抵抗力就會下降,容易給病原體可乘之機,從而引起呼吸道感染等問題。因此,平時要注意保暖,避免著涼,到人群密集的地方要戴好口罩,做好物理防禦,日常要勤洗手,居家時要勤通風。」曹超說。

除了從生活細節上預防,曹超還強調了接種疫苗的重要性,因為眼下其實已經到了接種肺炎疫苗、流感疫苗的時節。「按照往年的情況看,本地流感一般在11月到次年3月這個時間段比較高發,疫苗打了之後,要一個月才能建立起穩定的免疫,所以最好是在10月底前接種這些疫苗。」

新聞多一點

不同的咳嗽,往往提示著不同的問題

對於咳嗽,曹超曾做過詳細的科普直播。他介紹,咳嗽按照發病時間的長短,可分為急性咳嗽、亞急性咳嗽、慢性咳嗽,持續時間在3周以內的是急性咳嗽,在3周到8周的是亞急性咳嗽,在8周以上的是慢性咳嗽。除此之外,咳嗽還可分為乾咳和濕咳,如果每天咳痰量在10毫升以上,那就是濕咳;如果沒有痰或者咳痰量在10毫升以下,就是乾咳。

他表示,如果是明確的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以乾咳或者咳白痰為主,那麼這個咳嗽隨著時間的推移通常都能逐漸緩解,不需要過分擔心。但如果是長期的慢性咳嗽,特別是一些咳黃痰或者痰中帶血的咳嗽,以及一些有胸悶、氣急伴隨症狀的咳嗽,那麼可能是老慢支、慢阻肺等呼吸系統疾病的表現,務必儘早去醫院診治,千萬不要拖。

寧波晚報記者吳正彬 通訊員龐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95c2d2604df481238443a6507d3d4d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