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從「垃圾堆」里撿出3000件文物,政府獎勵4000元,他一分不要

2023-12-31     古今記實1

原標題:老人從「垃圾堆」里撿出3000件文物,政府獎勵4000元,他一分不要

"哎呀,老雷又來了!這次又有何寶貝撿到了?」當地文物部門的工作人員看著那位熟悉的身影,熱情地打起招呼。滿頭白髮的老人嘴角露出一絲笑容,從他那巨大的包里掏出幾件青銅器,交給工作人員,請他幫忙鑑定。接著,老人轉身離去。這位相貌平凡的老人,已經有著20多年撿「破爛」的經歷,累計找到了50餘噸的文物,其中包括5件國家一級文物、200餘件二級文物、3000餘件三級文物。他究竟是誰?為什麼能夠在「破爛堆」里發現如此多的國家級文物?而更為奇特的是,儘管國家獎勵了他4000塊,他卻毫不動心。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故事始於上個世紀50年代。這位老人名叫雷毓祺,是山西平遙人。20歲那年,雷毓祺參加了革命,新中國成立後,他進入了太原電解銅廠。憑藉著卓越的工作能力,雷毓祺逐漸升至副廠長職位,負責管理生產和調度工作。電解銅廠每年需要從全國各地收購大量的廢銅,然後進行統一處理。由於數量龐大,很難對每一件廢銅進行仔細檢查。

一次偶然的機會,雷毓祺閱讀了一篇《上海冶煉廠爐前揀選文物》的文章。文章中提到,由於工作人員缺乏文物知識,沒有在處理廢銅之前進行檢查,導致很多珍貴文物被誤認為破爛,造成了巨大的損失。雷毓祺深感震撼,因為他們的廠子同樣沒有對「廢銅」進行篩選檢查,萬一裡面也有文物,那不就造成了無法估量的損失了嗎?

雷毓祺迅速趕往廠子,但面對滿地的「廢銅」,他不知從何下手。由於他完全沒有文物相關知識,即便文物擺在他面前,也未必能辨認出來。於是,從那一天起,雷毓祺踏上了「自學文物常識」的征程。他借閱了大量相關書籍,利用一切空餘時間刻苦學習。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他還親自向當地文物部門的專家請教。雷毓祺的文物鑑賞能力顯著提升。

天助有心人,雷毓祺在回爐中真的找到了一把造型獨特的「小銅鏟」。他立即將其送去山西博物館進行鑑定,專家一見之下眼前一亮,告訴雷毓祺,這確實是一件文物。經過鑑定,這把「小銅鏟」來自西周時期,極為罕見。雷毓祺喜不自勝,立即將其捐贈給了博物館。

為了表揚雷毓祺的行為,《文物》雜誌專門為他撰寫了一篇報道。雖然這讓雷毓祺感到有些不好意思,但也感到非常開心。他更加努力地在「廢銅堆」里尋找文物,一找就是數小時。一些不明真相的人甚至跑去向上級部門舉報,稱雷毓祺「手腳不幹凈,偷拿廠里的東西」。因此,有關部門對雷毓祺展開了長達3個月的調查。當然,雷毓祺本白無辜,無所畏懼。調查結束後,雷毓祺恢復了原職。通過這一事件,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到了雷毓祺的事跡,紛紛加入了他的「尋寶」隊伍。於是,雷毓祺成立了「揀選文物小組」,帶領大家一同「撿破爛」。

20多年的努力之後,老雷和他的「揀選文物小組」總計找到了3000餘件國家級文物,文物總重量達到50餘噸。其中包括商代速父戊提梁卣、西周的原始幣、秦呂不韋少府戈等等文物,令世人震驚。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沒有老雷的努力,這些文物大部分可能都會被送去熔煉,永遠消失在這個世界上!

1985年,國家為表彰雷毓祺在文物保護方面的貢獻,公開獎勵了他4000元和一台黑白電視機。然而,雷毓祺卻沒有動心。他毫不猶豫地將獎金全部捐贈給了一家幼兒園,至於那台黑白電視機,他將其放在廠子裡,供員工們在閒暇時間一同觀看。

像老雷這樣的人,真是值得我們所有人敬佩!他不僅拯救了無數珍貴文物,也為後人樹立了榜樣。雷毓祺的堅持和無私奉獻,是對文物保護事業的巨大貢獻,更是對社會正能量的傳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8394cc96e05ef33464537f7e6903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