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全網打工人:你都在什麼地方加過班?
前段時間,她姐在網上看到個話題:「有哪些離譜但合理的加班地?」
圖源:網絡
點進去一看,果然各有各的ddl場所。
有人在按摩床上加班,剛躺上去準備接受技師服務,就被緊急call需求,只能一邊讓師傅使勁按頸椎,一邊忍著痛打字;
有人在寺廟裡加班,前腳跟菩薩佛祖求財,後腳就來了個項目,在寺廟角落找了個地方就近搬磚,真的,這菩薩還挺靈;
她姐自己最離譜的一次加班是在live house,喜歡的歌手好不容易來一趟北京,卻又趕上工作,只能背著電腦到二樓聽歌,一邊搖晃一邊打字,那酸爽,別提了。
前兩天看電視劇,還看到一個頂級加班牛人。
在親人的葬禮現場,掏出電腦辦公,遠程電話會議。
圖源:《裝腔啟示錄》
嗯......先給去世的親人磕個頭,再回來給客戶磕個頭,圓滿了。
天塌下來,也得是都市麗人
剛提到的這個情節,來自電視劇《裝腔啟示錄》。
說真的,看了八集下來,她姐已經被劇里真實的打工場景驚呆了。
確認過眼神,這回的編劇是上過班的人。
女主角唐影,是個新手律師。一邊被上司安排了各種各樣的雜事,一邊絞盡腦汁想要以正式律師的身份干項目。
在這個目標的驅動下,她任勞任怨,二十四小時加班無休。
進能給不開會的領導擦屁股,背著電腦一個人出差應付難纏客戶;
退能熬通宵趕合同,碰上錯處了自覺替上司擋槍做背鍋俠。
但就算是鐵打的人,在這樣的高強度連軸轉里也會發瘋。
終於,在上司輕飄飄丟下一句「我今晚就要」之後,唐影把手裡的文件一丟開始發瘋:我現在很累,我要休息!
圖源:《裝腔啟示錄》
然而,就在觀眾們以為要迎來「大女主」整頓職場的懸浮情節之後,鏡頭一轉,唐影已經唯唯諾諾地接下了文件,出門時還不忘給上司關上門。
我生氣了,我裝的。
我不幹了,我腦補的。
怎麼樣,是不是像極了每天腦內離職一萬遍但還是兢兢業業按時打卡從不遲到早退的我們?
也難怪觀眾們看完大呼:「我是來看劇的不是來照鏡子的。」
職場菜鳥在工作里磕磕絆絆,那麼,她眼中那個時刻保持戰鬥狀態的苛刻領導呢?
圖源:《裝腔啟示錄》
換個角度再看她,也不好過。
跟了老闆十年,始終沖在項目第一線,就算生病了躺在床上也得隨時隨地standby。
一直到後半段,才承認自己有糖尿病,就是因為長期晝夜顛倒,作息不規律。
圖源:《裝腔啟示錄》
但即便為工作燃燒了所有,她也還是會因為年紀大了、工作能力不如從前了,而被找個由頭裁掉。
唐影初出茅廬,還有點天真的熱切,對面的同事卻一語道出了本質:「我們在老闆眼裡,跟他的汽車電腦沒什麼區別。」
圖源:《裝腔啟示錄》
龐大光鮮的城市造出了無數光怪陸離的夢,人人都渴望進入其中,成就一番大事業。
但只有走進那座大廈,才會發現,摩天高樓里是一個又一個狹窄的格子間,格子間裡是一個又一個移動的小點,我們奔走其中,不過是維護社會運轉的齒輪。
齒輪不需要思想,不需要創新,只需要日復一日地飛轉輪迴,將自己嚴絲合縫地嵌入這套體系。
否則,隨時都可以被換掉。
看著離開的上司、燈火通明的大廈、還有光影背後忙碌不朽的重複的人,女主角唐影說出了最讓人心碎的獨白:
「我們只是被當作一個工具,是時代與社會默許的、千萬個運轉著的小小齒輪之一,昂貴又廉價的勞動力罷了。」
圖源:《裝腔啟示錄》
但即便意識到了又怎樣呢?
還是得像大王一樣,塗上口紅,換上戰袍,對著客戶露出笑臉。
「勞累與疾病,就像戰士身上的傷疤。它見證往昔,越是猙獰,越顯得敬業。」
圖源:《裝腔啟示錄》
所謂裝腔,不過是為了在甲方和老闆面前強撐體面。深夜的發瘋過後,第二天還是要整裝待發,看起來無堅不摧。
天塌下來也得回復個「好的收到」,是職場人必備的裝腔技能。
為了假裝工作沒問題,我們背地裡吃了多少苦,沒人看到。
被逼出的表演型人格
人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學會裝腔的?沒人知道。
但如今環顧四周,我們已然發現,不僅在職場上,而且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個縫隙、每一個氛圍里,都習慣了裝腔。
社交平台上,處處強調「出片率」、鏡頭感,被裝出來的濾鏡騙上賊船的人,沒有一千也有八百。
朋友圈裡,人人都在表演歲月靜好,今天打卡美食明天看風景,把自己活成完美無瑕的假人。
在老闆面前要裝成工作狂,每逢加班必然朋友圈打卡;下了班就要裝成成功人士,時時刻刻表演出體面人生。
面對陌生人,我們的第一反應也往往是裝出一副高冷不可侵犯的樣子,力圖營造一個高級感人設。
與其說是裝腔作勢,倒不如說,這是成年人在用面具保護自己。
似乎只有在面具背後,我們才是安全的。
劇里的唐影,毫無疑問就是個裝腔界的翹楚。
和男主角許子詮第一次見面,她就展示出了裝腔的高端段位。
明明坐的是經濟艙,但她頂著精緻妝容,十分做作地放下墨鏡咖啡,擦拭小桌板,還要在四周噴上香水。
最後,拿出一本英文原版書開始擺拍。
圖源:《裝腔啟示錄》
在她旁邊坐下的許子詮,也是個裝腔高手。
看出身邊女孩的裝腔之後,他很快開始了他的表演。
先是跟空姐談笑風生,彰顯自己是常年飛來飛去的高級旅客;等空姐主動提出幫他升艙,他又低調拒絕,展現自己的紳士風度。
到頭還不忘來一句:「偶爾一次經濟艙沒關係。」
圖源:《裝腔啟示錄》
電光火石間,男女主雖然還沒有對話,但已經能感受到兩個裝腔的人是如何暗自較量。
她裝體面,西裝外套下是弔帶裙,時時刻刻備著香水口紅,隨時都可以在酒吧容光煥發;
他裝紳士,飛機上要幫美女要毯子,開口就是對飛機頗有研究,力圖引起注意。
但一轉頭,到了比自己更能裝、更會裝的人面前,無論唐影是花孔雀還是大小姐,無論許子詮有多懂飛機,統統都會被「打回原形」,變成身不由己的社畜。
圖源:《裝腔啟示錄》
唐影要在甲方代表美玲姐面前伏低做小,配合她裝闊太太的腔;許子詮要在客戶負責人面前迎合低頭,配合他裝哲學論道。
很多時候,成人世界就是在這樣的裝腔作勢中一環扣一環,保持著表面的平靜,又在暗流涌動中互相博弈。
久而久之,臉上的面具撕不下,也拆不掉。
看這部劇時,她姐想到很久之前在網上看到的一段話:
「還記得你小的時候在蹦床上摔倒,但因為大家也都一直在跳所以你怎麼都爬不起來嗎?成年人的生活就是這種感覺。」
你不被允許摔倒,不被允許遲鈍,你必須將自己時時刻刻融入那個不知疲倦的蹦床,才能不被拋下。
我們已經習慣了把崩潰藏起來,時時刻刻表演體面,任何時候都可以抹一把眼淚露出笑臉。
但當夜深人靜時,我們都會明白,所謂的表演型人格,不過是打落牙齒和血吞。
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大城市活得更好一點。
裝腔過後,才是啟示
我們為什麼習慣於裝腔?
因為裝腔可以保護我們,融入場合。我們要熟知咖啡產地,才能在辦公室聊天裡不露怯;我們要穿上名牌套裝,才能在職場談判中不落下風。
那些偽裝出來的假面具,就像是我們在紛繁世界裡為自己打造的安全區。
必須嚴防死守,步步為營,才能保證在成人遊戲里通關順利。
圖源:《裝腔啟示錄》
職場上,我們或許都想過做無堅不摧的鬥士,都曾為別人眼中的世俗成功而活,但走完人生半場,才會意識到,什麼KPI什麼升職加薪,都沒有自己真正的夢想重要。
《裝腔啟示錄》里,最令她姐感動的就是唐影的上司大王。
曾經,她也是可以在病床上塗口紅開會的「裝腔」者。面對更裝的美玲姐,她也能穿上廚師服、甩出文藝片、做作地在家裡搞一場聲勢浩大的晚宴。
圖源:《裝腔啟示錄》
但當身體與職場都亮起紅燈,她意識到那些華麗背後的代價。
她告別了西裝革履,與一塵不染的CBD說再見,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另一種人生。
相比較大律師的title,美食博主聽起來太不體面了,也太不「裝」了。
但那又怎樣,聊起來這個夢想時,大王的眼睛裡,是閃著光的。
圖源:《裝腔啟示錄》
職場需要直面自己,愛情里也是。
剛剛提到的男女主,也在裝腔的一來一回中,碰撞出了真心。
一開始作為陌生人,兩個人都習慣性裝腔。
但吃過了一千多的下午茶,才發現二十六塊八的餛飩也不賴;走出燈火通明的辦公室,還是天台更適合互訴衷腸。
一次又一次的場景變換,不是消費降級,是兩顆真心在越靠越近。
圖源:《裝腔啟示錄》
裝腔,也許是我們每個人成長路上必然經歷的階段。
我們會在陌生環境里裝,努力將自己塞進那個不合適的殼子生怕露出破綻;我們也會想要面對親近的人裝,因為報喜不報憂,才是與他們相處的常態。
你總要看起來毫不費力,才能讓遠方的親人們相信,你真的過得很好,不必為你擔心。
久而久之,所有的心酸落寞只能被自己咽下去,裝著裝著,自己也相信了那套玩法。
總之,每一個在大城市獨自打拚的人,裝腔都成為一種本能。
但當歷經一切浮華,從那些裝腔作勢的假面具中逃脫之後,我們終將會發現:被撕開的真實裂縫,才是人生。
只有卸下偽裝後還能真誠相對的人,才是可以陪伴打拚的愛人。
當然,也只有經歷過裝腔,我們才能更好地認識自己。
到那時,我們或許可以大大方方地說一句:「就裝了,怎麼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