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之悲哀?15年高考釘子戶終消停!34歲唐尚珺稱是離開的時候了

2023-06-14     瑜說還休

原標題:誰之悲哀?15年高考釘子戶終消停!34歲唐尚珺稱是離開的時候了

2023高考結束後,在6月9日,來自廣西的34歲唐尚珺發布了幾張自己離開學校、寢室的照片,並寫下了一句話:「是離開的時候了」。

顯然,這不只是他本次高中復讀後離開學校,也是他向堅持了15次的高考說拜拜——他將不再堅持復讀,從此放棄「不上清華不罷休」的高考目標。

唐尚珺從第一次高考只考了上專科的372分,到慢慢能達到一本線,且年年高考成績在提升,到了2019年時,他考出了最好的成績——646分,他也先後被西南政法大學、吉林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廈門大學、重慶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多所名牌大學錄取,但唐尚珺年年都以不同的理由拒絕入學,其實,他的目標就只是一個:不到清華不罷休,不上清華非好漢!

從一個成績較差,到能將這麼多知名大學拿下,應該說在不少人眼裡,這是一個很勵志的故事,也是一個堅持不懈朝著目標追求的榜樣了——在恆心、意志方面,確實唐尚珺有值得為人稱道之處,但是,也僅此而已!

人生在世,當然都會想活得有意義一些;但在其中,不停地做重複性的工作,顯然也有其意義——比如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耕田種地,還有工廠里的流水線工作,對很多人來說,都是那麼的枯燥無味,但仍其意義。

像上學、考試也是如此,特別是迎接高考的學習,更甚的,當然是這樣重複知識學習的高考復讀,我們也不能說它完全沒有意義,畢竟,其復讀多年令知識的提升加固,讓他能遊刃有餘地年年能考上大學了,但是,也仍是僅此而已!

如果,這15年來,唐尚珺去讀了一所哪怕一般的大學,從此一邊工作,一邊用十餘年的時間繼續自學,或攻讀碩士、博士,或是用於研究學問、解決實際問題等,顯然,必然會比15年來一直重複學習高中知識,要有意義得太多了吧!

無論是唐尚珺太過固執,甚至是偏執;或者這是他自己認為的堅持精神、不達目標不罷休的理想追求,其實,基本上等於浪費了10餘年的時間,卻只耗在高中知識的反覆學習與迎考上,對其個人而言,仍然是一種悲哀!

但是,如果我們對唐尚珺15年復讀高考現象的反思,只覺得他這並不是真正的「精神可嘉」,而是「精神病可笑」的話,但也並未完全切中肯綮——這其實是我們的教育某種程度上的悲哀!

「上好的大學,才有好前途」之教育思維模式、教育思想的誤導下,才會有如此高考15年之「怪胎」的出現,不要說什麼「這正是高考目前來看最為公平之證明」的話,要想一想,我們的教育之目標是什麼?是選拔出更好的人才,而不是讓人才在15年里,如此年年復讀的高考中不停地內耗掉!

像2022年高考生中的復讀生,不完全統計達到190萬人——以這樣的復讀人數推算,恢復高考後,想想已有多少人次的復讀生了?這個數字可以說大得令人感覺可怕!這其中,又產生了多大的個人之人生的無意義重複式消耗?對社會和國家也產生了多少重複式的無意義之內耗?

只有改變我們的教育理念、教育體系、教育思想,才能改變年年復讀年年讀、年年高考年年考的超級龐大之教育內耗、浪費現象——唐尚珺其實代表的並非只是他一個人,而是「中國式高考復讀」之怪現象的最尷尬、最悲哀的一大縮影!【原創評論:瑜說還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7caa7e8229a7133ec0e6ee39dfad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