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壹娛觀察(ID: yiyuguancha),文/大娛樂家。
從開播時豆瓣的9.0分,隨著三條時間線上劇情不斷交織並進,到迎來最終大結局時逆勢向上,截至目前超過20萬人點評,分數已經來到了9.5。
騰訊視頻「X劇場」首部作品《漫長的季節》罕見地完成了過去兩三年間國產劇集難以做到的高開高走,並且最終給予觀眾一個心碎卻又足夠完滿的大結局。
事實上,《漫長的季節》幾乎從宣布立項就備受關注,《隱秘的角落》原班人馬的光環之外,加之范偉、秦昊與陳明昊等實力演員加盟,如何能夠滿足觀眾的期待值,同時如何能夠在當下懸疑類型的劇集創作脫穎而出,甚至達到新的突破,其重重壓力可想而知。
《漫長的季節》仍保留了諸多辛爽式的招牌懸疑類型元素,像是命運交織纏繞的多主角設置、每集集尾別有深意的片尾曲等等。從服化道、人物深度、視聽語言、配樂美術等各個維度看,《漫長的季節》都是今年國產懸疑劇里最風格化、最具製作新意的一部。
與此同時,這部劇又為過去幾年已經頗為成熟甚至有些套路化的國產懸疑類型加入更多創新,如全劇大膽採用暖色調的光影對比、使用特效化妝的秦昊足以以假亂真、大量致敬喜劇《馬大帥》東北笑料橋段貫穿始終。
可以說,辛爽並沒有重複自己,反而是為整個國產懸疑類型探出了一條新路。
在偶有佳句久無佳章的懸疑劇集賽道,《漫長的季節》無疑是一劑強心針。
同時,《漫長的季節》作為騰訊視頻「X劇場」的首部作品,也為這一充滿神秘色彩的劇場打開了局面。更重要的是,這部作品各個維度上的創造力,也證明了騰訊視頻鼓勵創新、開放表達和尊重創作者的態度,從這個角度出發,很難不對該劇場「華語精品短劇集群」的定位產生更多期待。
影像敘事,最大的懸疑由命運製造
從前三集的敘事節奏與細節刻畫就不難看出,《漫長的季節》的視角主要聚焦在人物狀態與時代風貌而非懸疑事件。
而論年代氛圍的營造和對人物生活細節還原,《漫長的季節》可以說是目前國產劇的標杆。
1997年、1998年和2016年,三條時間線與兩個時空被一樁未見真相的陳年舊案交織串聯在了起來。
一邊是失獨迷失的父親、死亡的戀人、重逢的老友,另一邊是多年來未曾獲得真相的碎屍案,還有失蹤的女孩,三條故事線穿插來回。以懸疑為外套,命運為內核,用三個不同的時空交織出一個複雜而引人入勝的劇情,讓觀眾在追尋真相的過程中,感受到人性的光明與陰暗,生活的苦難與溫情。
辛爽曾表示,相較於懸疑,這部劇其實是他對於命運和人生的思考,他想要探討的是,在一個漫長的季節里,人們如何面對自己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如何承擔自己的責任和選擇,如何在不完美的世界裡尋找到一絲希望和溫暖。
「懸疑是外套,命運是內核。我想用這個故事告訴大家,不管你經歷了什麼,不管你做了什麼,你都有機會重新開始,只要你有勇氣面對自己」,他說道。
開播之後,《漫長的季節》在社交網絡上引發的討論也隨著口碑提升越來越多。更罕見的是,一向對國產劇集相當嚴苛的觀眾都對這部劇給予了毫不吝嗇的讚譽。
毫無疑問,《漫長的季節》是一部值得一看再看的精品國產劇集,不單單是其完整的懸疑元素,還有著深刻感人的命運主題。它用真實而細膩的手法描繪了一群普通人在漫長而艱難的季節里所經歷的種種波折和變化,讓觀眾在沉浸於故事當中的同時,也能夠反思自己和生活。
騰訊視頻在4月26日正式宣布「X劇場」的誕生——華語精品短劇集群劇場。這一劇場將囊括現實懸疑、年代傳奇、古裝探案等多種題材的精品短劇。
不以類型元素切分,反而以短劇作為邊界。
這種不拘泥於特定類型表達,而是以類型+的創作形態,其實在「X劇場」首部作品——《漫長的季節》中展現的淋漓盡致。可以說利用類型元素,進一步強化創作者的表達需求,才是「X劇場」在當下劇場頻出的市場上再次實現創新的突破口。而這種嘗試,既要求創作者有足夠的個人表達與影像風格,同時必然也需要平台給予足夠的支持和耐心,畢竟不論是內容創作還是產品創新,從來都無法一蹴而就。
雕琢細節,創作者表達才是X因素
事實上,過去一年裡整個長視頻行業都在試圖將不同類型進行擴容,尤其是懸疑劇集,與其他近年來熱度較高的內容類型做元素融合幾乎成為了行業共識。
近一年行業推出和籌備的懸疑內容已達數十部,但破圈內容未出現如預期的增長,這似乎又是一個國產類型劇面臨盛極而衰的境遇。以過去十年做一觀察,國產劇集的熱門類型從古裝傳奇、民國諜戰、家庭倫理到古裝玄幻、甜寵等類型流變,內容衰變周期整體較短,一些類型的熱度期甚至只有兩到三年。
一大原因自然還是內容高度內卷所造成的內容飽和和同質化。相較於創新可能存在的風險,許多出品方更願意選擇在舒適區內進行創作,導致不斷追逐下一個熱門類型的「遊牧」式內容開發,最終留下了一片片啃過的內容「荒漠」。而這樣下去的結果,一方面導致觀眾審美疲勞和消費願望更低,另一方面在對內容消費注意力的爭奪上也越發弱勢。
從這個角度來看,過去一年多時間裡懸疑類型似乎也走上了老路。
但不同以往,整個行業似乎也在尋求轉變,今年出現的部分懸疑劇集中,類型元素呈現逐漸開始讓位於作者表達和影像風格,人物與時代的張力取代了懸疑事件的奇情。顯然內容創新的步伐最終並沒有像過去停步不前。
可以說在這個關鍵的轉折點上,騰訊視頻「X劇場」和《漫長的季節》的橫空出世,向整個行業證明了向這一方向持續探索的價值與意義。
隨著《漫長的季節》獲得超高的口碑為整個劇場類型創新和先鋒表達奠定了基調,顯然「X劇場」未來的表現更加值得行業期待。
從致敬《馬大帥》《計程車司機》《真探》等經典作品的橋段與敘事,再到劇中利用《鐵達尼號》《新橋戀人》等經典作品暗示人物命運的迷影手法,《漫長的季節》不斷鋪陳的伏筆與前後呼應的細節,最終構成了整部劇值得觀眾反覆回味,以及創作者與觀眾隔空互動的深度。
在《T Style》對辛爽的專訪中他也提到,這樣一部12集的短劇,前期劇本打磨了半年,12集的故事拍了107天,2021年10月殺青,光是剪輯5個版本又花了半年,後期,調色、錄音、配樂又花掉一個半年之後才得以準備上線。
《漫長的季節》花費的製作時間與規模堪比一部大成本電影,而這種慢工出細活與強調影像敘事的態度,共同構成了「X劇場」的長期主義與專業主義追求,也從側面證明了騰訊視頻「X劇場」有意願給予創作者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實現他們對於藝術創作和個人表達的追求。
以劇場化做內容開發的競爭力,在現階段其實不光只是體現在單一類型的連續突破上,更多需要的是多元且復合的類型融合,從而為類型化尋找到新的突破口。因此,騰訊視頻「X劇場」的精品化邏輯不是單一類型作品的堆疊,是以集中、連續的創新動作嘗試不同層面的類型突破,使得其創新經驗不斷累積,並最終實現創意流程復用化。
當然,從另一方面來看,創新是必然存在風險的,不論是21:9畫幅所呈現的電影感或是宛如一部電影時長的第11集,抑或是導演試圖利用光影變化或鏡頭語言設置得故意留白,以及劇終時留下的那一首詩,其實都是對現有觀劇體驗的全新挑戰,但這恰恰也是藝術創作所需要接納的冒險,也充分展現了「X劇場」的廠牌態度:尊重個人創作,創新先鋒表達。
與此同時,創新實驗不僅需要時間和資源,也更加考驗平台的耐心。因此,這些作品或許更值得行業和需要好內容的觀眾給予更多鼓勵,靠長線的投入與反饋積累經驗和教訓,最終不單單只是在懸疑這一類型上做更多擴容,今後也能進行更多類型+的嘗試。
最終,整個內容行業或將從騰訊視頻打造「X劇場」的種種嘗試里找到新的機遇。
從內容角度看,其打開了懸疑題材的生命力和長期價值,為內容供給的多元化、精品化提供了解決方案;而從行業角度看,結合類型劇強市場屬性的特點和創新,將更好地打開受眾廣度、觀眾需求、創造滿足感的更多思路,創造增長空間。
整個長視頻行業自然能從「X劇場」中看到更多的全新內容發展路徑,同時在國產內容創新和類型劇多元開發的道路,騰訊視頻的「X劇場」和《漫長的季節》共同構成了第一個,放眼未來,顯然只會有更多突破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