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愛情一共有五大層次,慾望吸引是最低的層次

2022-04-30     探索歷史的真相

原標題:心理學:愛情一共有五大層次,慾望吸引是最低的層次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這個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愛情,就算是神仙眷侶,也總有爭吵的時刻。真正飽滿的愛情除了讓你體驗到內在的變化以外,它還會讓你自覺自愿的感受著這份變化所帶來的痛苦。

你是否考慮過這個問題,到底哪個層次的愛情才最讓人幸福呢?有的人認為年輕時的轟轟烈烈就是最幸福的,因為在那一階段,彼此的愛衝動而熱烈,擁有著無限的熱情。

可也有人認為年老時的相濡以沫才是最欣慰的事,比起年輕時的莽撞,經歷了世事滄桑後的情感沉澱宛如一壇塵封的老酒,越喝越香醇。

愛情一共包含5個層次,看看你現在到達哪一個了?

第一個層次:慾望層次

慾望階段指的是一個人因性激素的分泌和性荷爾蒙的成熟,從而誕生出尋找性伴侶的想法。

再加上周圍的人都談了戀愛,成雙成對的出入,反觀自己一直是一個人的狀態,心中難免孤獨無聊。在這種情況下,人們會非常想談戀愛,與其說想找個人來愛,倒不如說喜歡的是愛情本身。

第二個層次:吸引層次

這一階段指的是你的身邊已經出現了條件合適的人,或是遇到了讓你一見傾心的對象,而恰好對方也正被你吸引著。

吸引階段也就是傳說中的熱戀期,陷入到熱戀中的伴侶雙方常常會認為對方就是為他量身打造的。

此時的慾望是想要變得特別,在這一階段將對方理想化是非常正常的情況。

理想化情人之所以出現,主要是因為我們從小到大有太多的需求沒有被滿足,當有一個人恰好出現,並且帶著愛與被愛的需求,那麼我們自然會認為熱戀中的另一方便是自己的天命之選。

戀愛開始的原因多種多樣,但總體而言,其背後隱藏的終究是個人的需求。

熱戀期並不是真正的愛情,因為被熱情所沖昏頭腦的人無法看清另一半的真實模樣,你只是將內心理想化情侶的標準投射在了對方的身上。

第三個層次:幻滅層次

在吸引階段的人們總是會表現出最完美的一面,因為大家都不想在對方面前暴露出缺點和小毛病。

然而隨著時間的慢慢推移,以及雙方關係的日漸親密,兩個人的氛圍不再像過去那樣緊繃了,而是會慢慢放鬆,在此情況下,真實的一面暴露出來也就不足為奇了。

幻滅階段也是權力鬥爭的階段,在這一時期,當我們發現對方並不符合理想伴侶的標準時,為了讓對方滿足我們的內在要求,我們則會通過各種手段去改造對方。

然而沒有人喜歡被改造,大家都希望對方做出改變,而非自己。

這一階段的戀愛雙方很容易因雞毛蒜皮的小事爭吵不休,例如沙發擺放的角度,亦或是聊天打字的態度等等。

無論雙方吵架的根源是什麼,共同點總在於其中一個人說了話以後,另一個人非要唱反調。

心理學提出戀愛關係的本質就是親子關係,我們對戀愛關係越是投入,就越會投射出越多的親子關係。

那些在童年尚未解決的矛盾和舊傷固然會隨著時間的變遷而慢慢淡化,但這種淡化只是表面上的,實際上內心的疤痕依舊存在,只是未曾提及罷了,一旦人們再次進入親密關係,那些塵封的傷口就會再次浮現。

可一旦戀愛關係超越了童年的舊傷,人們便會成功進入戀愛的下一階段,可若是重複錯誤的相處模式,戀愛關係便會到此結束。

第四個層次:內省層次

能夠進入到這一階段的戀愛關係是非常少見的,也唯有正式進入了這一區間內,真正的戀愛才算開始。

親密關係就像每個人的鏡子,它讓人們正視童年的舊傷,擺脫內心的陰影。當大家有了更高的理解能力和包容能力之時,我們也就能更加理解伴侶,並且接納他們的不同。

第五個層次:共生層次

真正的愛一個人需要接納他的脆弱和陰影,發自內心的疼惜他過去所經歷的一切。

這一階段是最幸福的階段,因為戀愛雙方都見證了彼此真正的模樣。縱使人性中有陰影存在,可它從來都不是人們尋找歸屬感的阻礙。

當你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意義,並且把對方看得和我們自身一樣重要之時,你便會獲得與眾不同的幸福。

- The End -

作者 | 湯米達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Jean Piaget Biographie. (2020, January 29).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52722ddc5f44425492b7675758e8d2b.html